第一百六十二章:挟天子以令诸侯!【求月票,求打赏】(2 / 2)

加入书签

胡惟庸的话,让李善长心中一惊。

显然,刚刚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过这些。

而刘伯温,却面色淡定。

这个原因,他其实也想到了。同时,他还知道这个事情不仅朱元璋、胡惟庸和他刘伯温想到,那将局势看透到如此程度的齐衡,又何尝不知。

只不过,他明白齐衡不会在众人面前说这样的话,不会在人前戳破朱元璋的心思。

刘伯温长长的叹口气,说道:“这才是朱元璋哪。”

可这话里,又何尝没有对齐衡的感叹。

瞧着此刻刘伯温脸上的淡定,李善长一眼便看出了他早已想到此节,而自己的徒弟胡惟庸,显然也想到了。

却唯独自己,没有想到。

大帅府。

齐衡在众人商议完后,便没有走,直接来到了后院,与马秀英一同为朱元璋准备送行。

在往后院走的路上,朱元璋一边走着,一边对身边的齐衡说道:“军涛啊,虽说我们将一切可能都差不多的料到了,可也防不住有什么万一,到时候,还得你想办法。”

齐衡听着这话,说道:“大哥放心,不过,大哥你此去也是凶险,毕竟那脱脱的手下可是有几十万的大军,大哥一定要注意自个儿的安全。”

“其实大哥你也不是非要自己去,你身为大帅,就该留在府中统帅,这一趟,不如就让我与常大哥去一趟吧。”

听着齐衡的话,朱元璋却说道:“军涛啊,咱们是一家人,我也就不瞒你了,刚刚你在堂上也说了那么多,既然咱已经决定了要去救小明王,自然是没有人比我更合适的,这一趟,咱去效果最好。”

朱元璋的话虽然没有说的太明白,但齐衡也听明白了话中的意思,只好点了点头。

随着他们走进院里,马秀英便开始为朱元璋准备开拔前的东西。

等一切准备好后,常遇春便早早的赶了过来。

瞧着常遇春,齐衡便郑重的嘱咐道:“常大哥,这一趟前去山东,危机重重,这一趟大哥非要亲自前往,我们都劝不住,不过,还要请常大哥一定照顾好大哥。”

常遇春明白齐衡的意思,点点头,道:“齐兄弟放心。”

齐衡点点头。

转眼间。

三日已过。

这三日内,齐衡一体节制境内军政。

不断的从前线收到各处的战况。

不过一切都还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下,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这一日,就当齐衡依旧如前几天一样,处理着各处传回的政务军务时。

他的大堂中,突然走进一个人来。

郑光祖!

看到他的一瞬间,齐衡心中一惊。

就是他自己,也许久未见郑光祖了。

一般暗卫的情报信息,都是由他身边的陈都负责传送的。

可今日郑光祖却在自己没有召他的情况下出现在了这里。

一时间,齐衡的心中隐隐升起某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

当那郑光祖来到齐衡的面前时,突然用前所未有的目光看向齐衡,说道:“大人,暗卫来报,山东犄角岭,是脱脱专门设下的圈套,他的五十三万大军,全部埋伏在四周,只要大帅踏入犄角岭,便是九死无生。”

听到这话,齐衡眼睛一眯。

“你说那是脱脱专门设下的埋伏?”

“是,那名逃出来报信的人,正是他故意放出来的,小明王身边本来也没有太多的兵力,被脱脱大军围困的他们,若不是脱脱授意,又如何能够坚守这么久。那脱脱似乎早就猜到朱元璋会亲自前来,所以故意攻而不破,就是在等大帅的到来。”

听着郑光祖的话,齐衡整个人在原地走动了起来。

脑海中不断的思索着当前的情况。

就在郑光祖等待时,齐衡突然问道:“大帅走了几天了?”

郑光祖道:“三天两夜了,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在一天内抵达犄角岭。”

听到这话,齐衡的眉头更加凝重了。

一天,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将消息传达到朱元璋的手中。

一旦朱元璋率领的两万兵马在犄角岭被围困,那可真的就是十死无生了。

就在齐衡思虑之际,郑光祖却突然开口道:“大人,既然局势如此,您是否该想想大帅阵亡的事情?”

随着郑光祖这话说出口的一瞬间,齐衡锐利的目光瞬间看向了他。

面对齐衡这锐利的目光。

郑光祖当即便跪在了地上。

“大人,您的才能绝不逊色于大帅,如今大帅遭难已然是注定了,既然如此,大人也不算是违背了兄弟情义,如今这天下已经乱了太久了,属下希望大人能以大局为重。”

郑光祖很清楚,按照齐衡的性格,绝对会在第一时间调集大军前往山东救援朱元璋。

可是,这样一来,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只要是稍微知晓一些军事的人都清楚。

前几次他们打败元军,都是靠了城池,算是守城战。

可如今呢,荒郊野外,面对元廷五十多万的大军,想要从包围当中救出深陷绝境的朱元璋,其难度可想而知。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就算齐衡倾尽境内所有兵力,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甚至可能自己也被拖住。

到时候,整个金陵府周围城池的兵力被抽调一空。

又该如何面对陈友谅的六十八万大军,如何面对正伺机而动的张士诚几十万大军。

一个不好,整个义军疆土将彻底被瓦解。

甚至连他们的根基,安丰路也难以保全。

没有了安丰路这个根基,他们又该如何跟这天下诸侯争锋,如何与元廷抗争。

所以,郑光祖哪怕极为了解齐衡,也清楚齐衡可能会因此而训斥甚至处罚他,却还是硬着头皮将这话说了出来。

看着此刻跪在自己面前的郑光祖,齐衡静静的站在原地。

心中反复思考着郑光祖的话。

郑光祖能够想到的事情,他又怎么会想不到。

可是,他能这么做嘛?

他能坐视朱元璋身死嘛?

哪怕明知道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可能救不回朱元璋。

就当齐衡在内心挣扎时,大堂外突然传来马秀英的声音。

“依然!标儿,快回来,你哥哥在里面忙事情呢!”

可依然和朱标却依旧闯进了大堂。

正在沉思的齐衡,此时的脸色有些不太好。

看到齐衡这个模样的依然,愣在了原地。

在她的印象中,每一次当她看到齐衡时,不管对方在做什么事情,那脸上都是带着笑容。

随着依然愣在了原地,一旁的朱标也跟在了依然的身边。

在他们的身上,马秀英急忙追了进来。

看着两个孩子站在原地,齐衡脸色难看时。

急忙便让身后的玉儿将他们带了下去。

看着走过来的齐衡,马秀英知道齐衡可能遇到什么事情,便笑着说道:“出什么事了嘛?”

齐衡勉强的笑了笑,说道:“没事,我能处理。”

闻言,马秀英点了点头。

随后小声的跟齐衡说道:“跟你说个事,我也是这两天才发觉的,你可能又要当舅舅了。”

思绪早不知道飞往哪里的齐衡,突然听到马秀英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姐,你的意思是说,有了?”

马秀英笑着点了点头,已经有过朱标的经历后,马秀英对于生孩子这件事已经不像是第一次那么的生疏害怕。

不过,马秀英还是有些遗憾的说道:“不过我也是这两天才发现的,要是你姐夫走之前告诉他就好了。”

听着马秀英的话,齐衡长长吐了口气,勉强的笑了笑。

可不是,朱标都三四岁了。

朱棣也是到了出生的时候了。

看着齐衡有些奇怪的脸色,马秀英不由的问道:“军涛,到底出什么事了,虽然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你也可以跟我说说。”

齐衡再次摇了摇头,说道:“姐,真没事,我能解决,既然有了,就不要再乱跑了,我等会儿让人再找几个丫鬟过来照顾你。”

闻言,马秀英却说道:“不用,有玉儿在就行了,不用了,又不是第一次了。”

“行了,你忙你的事情吧,我就先走了。”

随着齐衡点了点头,马秀英便离开了。

站在帅府大堂的门口,齐衡看着前面上去追依然和朱标的马秀英,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他实在不敢想象,当朱元璋死去的消息传回来时,她们会是怎样的反应。

想到这里,齐衡的心中似乎已经有了决断。

......................

山东地界。

望着眼前那一座座的山脉,身穿铠甲的朱元璋大手一抬,胯下的马匹渐渐停了下来,身后的大军也缓缓停了下来。

随着常遇春骑着马来到了他的身边,朱元璋说道:“四弟,犄角岭快到了吧?”

常遇春却皱着眉头说道:“这山怎么都一个模样啊。咱们还是派哨兵出去打探一下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嗯,好。”

随后又道:“命令全军,下马休息,咱们好好的吃一顿,好好的睡一觉,明天一大早行动。”

常遇春道:“好。”

随后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喊道:“下马!”

而伴随着全军停驻,一名士兵立马带着一包裹的肉来到了朱元璋和常遇春的面前放下。

常遇春立马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在那肉骨头上削下一块肉,放在了嘴里,说道:“大哥,我就不客气了。”

随着那肉进了嘴里,常遇春还从腰间掏出一小瓶的酒,美美的喝了一口。

看着常遇春将酒放下,然后又要拿刀割肉,朱元璋便皱着眉头说道:“不喝不喝,咱之前跟兄弟们承诺过,十年不喝酒。”

常遇春却说道:“没人请你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只能悻悻的拿起一块馍,一小块一小块的往嘴里送。

而又喝了一口的常遇春,顿时发出一阵美滋滋的声音。

“啊~~~”

朱元璋顿时说道:“四弟你啊什么啊,你躲远点行不行。”

可常遇春却说道:“怕啥也,经不起诱惑?你吃你的,我又没招惹你。”

说着便又是一小口。

瞧着常遇春这模样,朱元璋却突然一脸正色的说道:“四弟,明天凌晨,咱们就突袭元军大营,你挑几个可靠的将军,带人猛冲猛打,造成大乱,我就进入元军的包围,营救小明王。”

常遇春却再次滋了一口,美美的说道:“遵命。”

见此,朱元璋突然说道:“对了四弟,那张士诚的军旗跟军装都带上了吧,吃完饭后,就让兄弟们穿上张部的军装,打上张部的旗帜,好让脱脱以为偷袭他们的是张士诚的部下,然后让元军的锋芒转向张士诚。”

常遇春呵呵一笑,道:“哥呀,你就喜欢嫁祸于人,呵呵。”

可正当常遇春再次要喝酒时,朱元璋却急忙将他给拦了下来,说道:“别喝了,张士诚的军旗和军装到底带了没有?”

常遇春无奈的说道:“说过了,带上了......”

朱元璋却坚定的说道:“不行,你得亲自去检查一下,为将者,事必躬亲,不可大意,快去快去。”

见此,常遇春只好无奈的将酒壶放下,转身离去检查了。

瞧着常遇春离开,朱元璋一开始还掰着白馍吃,可瞧着常遇春走远,便一把将那酒壶给拿了起来。

妹妹的滋了一口。

一边喝着,还一边闭着眼品着。

美滋滋的说道:“天爷呀....真他娘的过瘾!”

说完,便又大口的满满饮了一嘴。

跟喝水似的咕咕往下咽。

可这才一口,那小小酒壶中便已经是见底了。

恰好看见一旁的常遇春又再次往回走来,急忙将那酒壶给放了回去。

然后背着身子掰白馍吃。

这时,常遇春缓缓走回来,然后笑着说道:“都检查过了,没问题。”

说完,也不等朱元璋说什么,便又坐下,准备再来上一口。

可随着他使劲将那酒壶往嘴里送,却发现里面早已空空如也。

常遇春一愣,瞧着面前的朱元璋,顿时明白了什么,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这谁干的?丑不丑啊?哼,还说十年不饮酒呢,还说天子无戏言呢,人刚一走,就偷人酒喝,丑不丑啊,丑死了!”

听着常遇春当面骂自己,朱元璋使劲咬着嘴里的白馍,朝着常遇春看去。

眼珠子死瞪着常遇春。

可常遇春却浑然不惧。

见此,朱元璋也是无奈。

皱着鼻子说道:“今儿我算栽在你手里了。”

说完,又好言相劝道:“四弟啊,你别给我说出去啊,我这是初犯。”

可常遇春却突然站了起来,说道:“一回和一百回有什么区别?啊?等回去,我就立马跟弟兄们说!”

朱元璋顿时也站了起来,威胁道:“你敢你!”

可这声音越是刻意压制着,生怕远处的将士们听到。

然后又嘱咐道:“不能说,这可不是小事!我发过重誓,十年不饮,咱,咱得讲信用,再说了,你当弟弟的,不得维护哥哥的尊严不是?”

纵然朱元璋再狡猾,可面对常遇春这憨大胆,也是没了脾气。

而听着朱元璋的话,常遇春想了想后,说道:“那行,我可以不告诉弟兄们,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见此,朱元璋也只好无奈的说道:“好好好,你说说看。”

常遇春似乎早就已经想好了,也似乎是早就惦记上了,直接说道:“打败陈友谅后,他的那批汗血宝马归我!我的骑兵营正好缺战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