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鄱阳湖大败!【求月票,求打赏】(2 / 2)

加入书签

随着吴总旗的话说完,场中顿时响起了一阵的笑声。

瞧着这场面,正中那陈友谅要的结果。

他笑看着下方的众人,笑着说道:“都听见了?鄱阳湖将变成个大围场啊!我们要将朱元璋那些战船,像开弓射雁那样,射猎干净!”

“兄弟们,可以放手一搏吧?”

“嗯?杀他个痛快!”

随着陈友谅的刻意调动,场中原本沉闷的气氛瞬间转变。

众将领们一个个的开怀大笑起来。

这时,陈友谅却突然对着下方另外一名将领说道:“宋将军。”

左边队列当中顿时走出一人,对着台上的陈友谅喊道:“末将在。”

“上前来。”

听着陈友谅的话,这位宋将军不由的心中胆寒。

之前他在攻城战中的表现,他自己心里清楚。

就是今日来之前也在害怕陈友谅会追究他的责任,一时间朝陈友谅走去的同时,拱起的双手都止不住的颤抖。

而台上的陈友谅,看着对方朝自己走来,缓缓说道:“在此次攻城之战中,你奋勇当先,一往无前,多次大破敌军。”

“朕,拜你为征西大元帅,晋武英阁大学士,封汉阳侯,赏银一万两,良田三千顷。”

听着这话的宋将军,实在没有想到陈友谅不仅没有追究于他,反而还对他大加封赏。

尤其是在亲眼看到自己手中的诏书时,终于相信了这一切。

顿时朝着陈友谅跪地而拜,道:“谢皇上!”

此刻沉浸在狂喜当中的他,压根没有想到,汉阳是什么地方。

又岂是随意可以封侯的地方。

可就在他退下去重归行列当中时,陈友谅继续说道:“吴将军。”

听到陈友谅的话,亲眼见过陈友谅封赏的吴将军,顿时面露狂喜的说道:“末将在!”

陈友谅道:“在此次的攻城战中,你孤军奋战,力劈顽敌,虽身负重伤,却能死战不退,朕历历在目啊,听旨!”

“朕,拜你为定西大元帅,晋少傅少保,赏银五千两,良田一千顷。”

看着端到自己面前的敕封文书,吴将军顿时感激的喊道:“末将就是粉身碎骨也必报皇上天恩!”

而陈友谅则直接起身对着众人说道:“今天举行庆功宴,千总以上的兄弟都来参加。”

说完,又对身边的儿子陈善说道:“陈善,传令内府,把船上所有的珍馐美酒统统拿来,朕,要与众兄弟们大快口腹,一醉方休!”

随着陈友谅的话说完,下面那些将领们虽然没有得到封赏,但也没有被追责,顿时一个个的高兴喊道:“谢皇上!”

洪都城。

一个寻常的农院内。

因为当初朱文正在守城的时候将民房全部扒了用于守城之用。

如今这城中寻间完整的屋子还真不容易。

此时的农院中,朱元璋与徐达李善长等一众兄弟们都聚在了一起。

正在商议着之后的对策。

此刻那徐达正在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情报。

“陈友谅将所有的舰船都进入到了鄱阳湖了,他们的用意是什么?很明显,他们是想把我们拖进湖里与他们决战。因为湖面远比江面要更宽广,有利于他们的巨舰。”

这时,刘伯温立马说道:“徐帅所言极是,我也到湖边去看了看,陈友谅的巨舰船船相接,排成了水上城堡,一旦开战,他们便可以居高临下。虽说我们的战船当中也有和他们一比的战舰,但数量少,大多数的都是一些灵活轻便的小船。”

说到这里,刘伯温轻笑道:“不过,他们如此布阵也有弱点,那就是呆板迟钝,行动不便,还有就是最外面的船挡住了最里面的船,真打起来时,只有最外面的船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作用,而最里面的船就给闷住了。”

听着刘伯温的话,徐达也是惊讶的说道:“对啊,这最后一条,咱可真没想到啊。”

这时,坐在椅子上听着的朱元璋,也开口了。

“说实在话,如果此战能够彻底解决陈友谅,那是最好不过了。否则的话,如果他班师回到了汉阳,那咱们就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跟他一战再战。那可真是有的打了,所以说呀,陈友谅如今进了鄱阳湖,咱是再高兴不过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还将桌面上的碗拿了起来,说道:“咱们只要把湖口给他封住了,他就进不了长江,进不了长江,他就跑不掉。”

众人听到这话,都是认同的点点头。

而一旁的常遇春,也在这个时候开口道:“鄱阳,共有两个出口,一是北面的泾江口,还有一个就是南面的南湖嘴,如果派两支重兵分别把守,就好像一把大锁,把湖面整个给封起来了。陈友谅的步兵如今已经垮了,如果水师上岸跟咱们交战,呵呵,下边的话我真是不好意思说了,所有的汗血马全在我这里,他现在连战马都没有了。”

听着常遇春自信的话,朱元璋急忙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好了好了。”

说完,又道:“那如今这封锁湖口的任务,咱们就交给常遇春了。”

而常遇春如今得了汗血马的好处后,正是高兴的时候,立马将这件差事给领了下来。

在说完后,朱元璋也是得意的说道:“其实啊,咱还有几十万的大军没用呢。”

听到朱元璋的话,众人全都一愣。

就在众人疑惑的看向朱元璋时,他才缓缓的说道:“那就是时间!”

“现在时间已经站到咱们这边来了,呵呵,这时间呐,可抵得上几十万的大军呐!”

“这陈友谅此次出行,只带了一百天的军粮,我想他现在已经快断粮了,所以说时间越往后推,汉军的军力就会越减,军心就会越乱!”

听着朱元璋的分析,众人再次认同的点点头。

而朱元璋也毫不犹豫,直接说道:“听令!”

“总体方略,决战鄱阳湖。此战,一定要彻底解决陈友谅!谁有异议,说话。”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没有一个说话。

见此,朱元璋直接说道:“徐达汤和,你们率水师各营与敌决战,你们要注意,各船要将火器和弓弩按层次分配好了,近敌时,先发火器,再发弓弩,一旦靠近后,人人要给咱登上敌船用长短兵器与其搏杀。有俘获敌大舰者,重赏!”

不过在这话说完后,朱元璋便又立刻瞧着每一个人的眼珠子,狠狠的说道:“如有谁敢临阵退缩,不敢登敌舰者,无论是谁,杀无赦!”

众将闻言,顿时拱手道:“遵命!”

不过在看了看身边的将领们后,朱元璋问道:“军涛呢?”

众人左右一瞧,纷纷摇了摇头。

见此,徐达问道:“大哥,要不我去将大将军喊过来?”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不用了,去做你们的事情吧。”

“是!”

转眼间便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随着常遇春所率领的大军集结在了泾江口和南湖嘴这两个出入鄱阳湖的入口后,整个陈友谅的大军便犹如困兽一般,只能龟缩在那鄱阳湖中。

原本时间就站在自己这一边,并且军备粮草都十分充足的朱元璋,更不是不会轻易的开战。

可在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朱元璋似乎觉得困的时间足够了,消耗的也足够了。

便开始命令大军与陈友谅的水师进行了大战。

这一场大战,双方共集结了大小一千多艘的战船,是整个华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

这一战,作为全军元帅的徐达,行驶在最前方,他所乘坐的便是齐衡当初建造出来的泰山二号。

全身由钢铁铸造的泰山号,在这湖面上正如其名一般,稳如泰山。

作为前军主帅的徐达,更是没有丝毫的惧意,作为主将却一马当先,对着身边的将士喊道:“冲!给我将他们的战船撞烂!!!”

“是!”

由蒸汽提供动能的泰山号,随着航行的距离越来越远,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面对敌方船连着船,犹如海上堡垒般的存在,却没有丝毫的胆怯。

如一条江中巨兽一般,朝着对方啃咬过去!

在泰山号的四周,则是其余的战船。

与平日里训练的方案相同,悍不畏死的朝着对方战船冲撞而去。

不过,在就要撞到对方的同时,徐达顿时高声喊道:“全队右转!炮队!开炮!”

因为战舰的炮架都在左右两侧,所以整个舰队的行动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会造成自身的队列错乱。

所以,为了配合整个舰队,同时也是为了执行朱元璋的克敌方略。

具备向正前方开炮能力的泰山号,也是与其它战船一样,执行了右转,将右侧面的炮台展露在了对方的面前。

嘭嘭嘭!

嘭嘭嘭!

凶猛的火炮,开始远距离进行射击。

同时,陈友谅的战船也开始对徐达的舰队进行炮击。

作为徐达主攻队伍的中坚,几乎所有齐衡安丰路制造的蒸汽战船都集中在了徐达中军的周围。

而那些李善长以及各地所监制改装的战船,则处于两翼。

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弓弩兵也开始了射击。

双方的弓弩互相射击,死伤无数的同时,距离也在逐渐的拉近。

直到抵达一个相对近的距离后,将士们纷纷拿出抓钩,朝着对方的战船上扔去。

同时,使劲的将自身的战船与对方的战船拉近。

以达到可以登陆作战的目的。

此刻中军后方的帅船上。

朱元璋看着湖面上的局势,眉头紧皱。

“这陈友谅的船炮,确实要比我们的厉害些。”

尤其是在看到两翼的战船在局面上已经被陈友谅的战船打的节节败退时,更是眉头紧皱。

不过,一旁的副将却在劝说道:“大帅,咱们的主力都集中在了中军,如今局面不敌是我们早就预想到的,只要徐帅能顺利的冲破敌方的防线,我们还是能打赢的。”

朱元璋听着这话,点了点头。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前军当中,徐达所率领的泰山二号已经冲撞到了敌军战舰当中,体形庞大且坚固的泰山号,因为速度极快,携带着强大的冲撞力。

只是一个瞬间,便将对方的木舰给装出一个大窟窿。

一整条混江龙,一整船的将士,瞬间便被击溃。

可是,随着他们在第一时间所取得的优势后,第一时间所形成的冲撞优势已经没有了。

并且,随着战舰们不断的靠近,将士们开始了近距离的战斗。

整个中军的优势彻底丧失。

而两翼的战舰们原本就没有半点的优势,如今随着开始登陆战,却发现自己的船只根本够不着对方的战舰高度。

想要登陆作战,还需要通过绳梯攀爬。

加上湖面上的摇晃,这登陆作战的难度甚至比攻城还要难。

而对方战船上的将士们,却可以通过弓箭对下面的将士进行射击,好像练习箭术一般的简单。

短短的时间内,整个大军左右两翼便彻底的败下阵来。

无数的将士们跳入湖中求生。

可落入湖中的他们,则越发成为了弓箭手的目标。

如今的局势,只能祈求中军可以打开局面。

然而,伴随着最初时战斗所取得的优势后,当陈友谅的大军对中军进行了近距离的登陆战后。

因为陈友谅所带领的水师大多都熟悉水战,常年都习惯了在江湖当中的战斗,一时之间,竟然连中军都呈现出了败迹。

徐达的泰山号虽然一马当先,冲进了敌方的深处。

可是,仗着甲板上的弩炮威力,根本无人能靠近泰山号的甲板。

每到危机时刻,弩炮的发射便能彻底扭转战局。

可是,弩炮的箭矢再多,也是有极限的。

见到这样的状况,还有四周纷纷陷入惨败的局面,徐达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就在这时,后方的朱元璋在观察到前军的溃败时,已经率先开始对着他们吹响了撤军的号角。

看到这一幕,徐达不敢再耽搁。

他很清楚,如果再耽搁下去,他们这些战船将全部落入到陈友谅的手中。

一旦没有了这些战船,他们就彻底丧失了对陈友谅进攻的能力。

想到这里,徐达立马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喊道:“快!传令,撤军!”

“是!!!”

随着徐达的将令开始朝着四周传下去,一声声的号角声,开始弥漫在整个前军阵营当中。

整个前军也开始了大撤军。

那些已经被打怕的将士们,更是仓惶的行动起来。

一声声的蒸汽响声在湖面上响起。

一艘艘的战船也开始了撤军。

汉军阵营当中,看到这一幕的陈友谅,与身边的太子陈善疯狂的大笑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