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百姓只能偷偷纪念的英雄(2 / 2)

加入书签

杨潇天点点头,他哭,不是因为家族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是明明他的家世也不错,却之前赶考的时候还被世家旁支学子鄙夷,还为此心生心魔需要回乡调理身心。

都说洛阳纸贵,又因家学渊源,文学界是世家子的天下。

寒门难出贵子,寒门学子难作锦绣文章。

他作为读书人,太懂其中的无奈了,他也曾经怨过的,他那么努力要是也有一家好家族,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优秀。

在外求学,杨潇天从来都报喜不报忧。

原来,他杨潇天也有一个好家世的啊,比任何人都好,才不是什么麻雀想变凤凰。

他本就是跌落泥潭的凤凰!

村人张大嘴巴,不甚明白两人在打什么哑谜,“这……”

身为杨家将后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杨果笑,乐得给大家解释,示意看向灵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位是杨精忠将军、杨报国将军和于小小将军,杨家族人的老祖宗。”

将军、将军、将军,这两个字在村人的脑海里盘旋。

“是俺们想的那三个将军么?不是同名同姓的将军?”

杨果点头,不意外地看到了村民更加呆愣的表情。

将军,不,这三位将军对村民们来说太熟悉了啊。往大里说,这三位将军在大周人心中都太重要了。

以前的大周,并不是像现在一般和平安定。

北夷南下,南蛮北上。

用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或许才能诠释当初的境况。

哀鸿遍野,千里无鸡鸣,百姓不仅吃不饱,还有被外族人奴役的可能。

拯救他们于危难的,是杨家将。

杨家将是中原第一武将世家了,可以说几乎每一代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

杨精忠杨报国将军是再上一代杨大元帅留下的遗腹子,相互扶持长大一点儿都没有长歪不说,还精通武学以一敌百。

那时北方一座一座城池沦陷的消息回传京都,那时候他两一个十八岁,一个才十五岁,大哥杨精忠作为老大,领了军令状提着长枪就北上了,仅仅三年,被北蛮侵占的六座城池夺了回来,还把北蛮王追击20里。

北蛮王阴险狡诈,杨精忠作为大哥,追击中,年仅二十一就战死大草原,留下仅十八的幼弟。

噩耗传回,举国哀悼,北方多少百姓为杨精忠将军偷偷立长生碑。

杨家威望一度超越当时的帝王。

当初那帝王是个嫉妒贤才的,不过也庆幸比他威望高的杨精忠死了,这也罢了,可事实是心中虽然庆幸,却对杨家将的态度越来越不好,克扣拖延军饷常有。

杨家将世代忠于帝王,杨报国不欲计较决定族中贴补军队。

十八的杨报国事业上忠于帝王,在感情上也有了喜欢的姑娘,那姑娘是于家的幼女于小小,两人都喜欢习武,相处出了感情想要成亲。

可没有帝王心的杨家将哪里是什么好人家,于家不同意,怎么都不同意,甚至不止一次懊悔让幼女当初学武结识了杨报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