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应急的接待方案(1 / 2)

加入书签

张东峰说道:“郑书记,纪乐家属经过机关长期的耳濡目染,是明白事理的,闹肯定不会闹,人死不能复生,如果有机会,可能会借机反映情况。”

“家属方面可以由治丧领导小组出面做做工作,还有,纪乐舅子的案子,我想,可以让公安部门出面压一压,让肇事者增加一些赔偿。”

郑冠华沉吟了一下:“在把纪乐逼上绝路的后面,我总感觉有一双看不见的黑手。我们都要小心一些。”

这句话让张东峰把最近发生的诸多事情联系在一起,回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莫非在这些事情后面,有一股看不见的势力在监视?

这股势力究竟是什么势力?追究得越深,张东峰感觉到头上的黑幕越来越重,仿佛自己也被罩在其中,无法摆脱。

如果能够借纪乐的案子撕裂这块黑幕,让谜案暴露出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郑冠华愿意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吗?张东峰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把握。

与其冒风险追究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如让时间洗去覆盖在真相上面的尘埃,到时候所有的真相都会暴露出来。

真相一定都会暴露吗?张东峰又冒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越来越缺乏自信,莫非是事业进入了瓶颈期、进入了低潮?

郑冠华不需要张东峰的答案,说道:“目前,最要紧的是快刀斩乱麻,而不是缠乱麻。”

张东峰点了点头,进行提议:“郑书记,省委副秘书长难得到江东县来,我们可以安排一个详细的接待方案。”

“等到副秘书长祭奠过死者,郑书记可以领着秘书长一行上清元山旅游前景,那里,现在应该已经初具规模了。”

郑冠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眼睛一亮,在张东峰的肩上拍了拍:“这个主意不错。”

郑冠华说办就办,拿起手机把情况向市委秘书长作了汇报,市委秘书长同意了郑冠华的安排。

打过电话,郑冠华把县委办主任叫过来,三人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详细研究了接待方案。

方案敲定后,办公室主任转身去进行落实。张东峰跟上前,又特意交代了一句:“要注意把握副秘书长与纪书记家属见面的时机,不能脱离现场气氛。”

追悼会定在上午十点。九点十五分,省委副秘书长、市委秘书长等一行来到,郑冠华等县里领导站在大门口迎接,把他们直接引到纪乐的灵柩前。

郑冠华主持了追悼会,欧阳明辉代表县委和县府念悼词,赞扬了一通死者的人生历程。

追悼会结束后,省、市领导一个个上了车,几辆轿车出城去了清元山。

离模特大赛越来越近,准备工作千头万绪,暴露出来的矛盾很多,最为严重是江东县的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组委会把所有的宾馆、招待所全部统筹掌握,统计下来的结果,只能满足目前报名的旅游团体。单位邀请和散客渠道到来的客人,根本就没有地方住。

组委会成员不得不进驻江东县府招待所,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地工作,尽最大可能解决暴露的矛盾。

清元山这边的接待能力更差,清江镇全部旅店只有三百张床位,以省内报名组团到南江旅游的人数六千人来计算,只能满足其中的二十分之一。

另外,来江东县的游客有很大部分在参加了主会场的活动以后,会慕名转向风景更美的清元山,如果不解决接待问题,许多游客不得不露宿街头。

这样一来,夜晚的清元山将会一片混乱,江东县和清元山将因为这种混乱砸掉而自己的牌子。

张东峰与柳雨晴一起研讨设计了一套解决游客过夜的方案。

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接待设施,满足中老年游客。

二是利用清江周围的农家,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接待城市游客。

三是在清江河边的草坪上,举办篝火晚会和古老的行歌坐月活动,找几个乡村歌师,通宵达旦地吟唱,吸引外地的年轻人参加。

四是准备一批帐篷,开办帐篷旅馆,接纳具有浪漫情愫的年轻情侣。

张东峰把方案拿到组委会讨论,大家纷纷拍案叫绝。

有人说道:“参加篝火晚会住帐篷旅馆,这个美好的享受足以让客人回忆一辈子。”张东峰笑道:“旅游的目的不仅是要游客仅存回忆,而是要让他们流连忘返,带来更多客人。”

欧阳明辉问道:“清元山的问题解决了,江东县的接待问题还是肠梗阻,怎么解决?”

有人回应道:“我们可以借用清元山的方案。”

张东峰摇了摇头:“这个方案,只适合用于清元山进行应急。”

“江东县城区没有这样的场地,整夜唱歌肯定会扰民。”

“就算是搭建帐篷,也会扰乱环境,肯定不行。”

“江东县离海天市不远,这些客人可以引导到海天市居住,我们在路上可以安排人员保障安全。”

组委会的会议结束后,林敏告诉张东峰:“张部长,李亚明来过电话,说是郑书记找你有事。”

在郑冠华所居住的套房里,郑冠华拿着《海天日报》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见到张东峰进来,把报纸摊开,说道:“你看看,搞的什么名堂?!”

张东峰拿起报纸看了看,疑惑地问道:“郑书记,有什么问题吗?”

郑冠华取过茶几上的香烟,抽出一支丢给张东峰,自己点上一支,吸了一口说道:“字面上倒没有什么错误,你没发现我们的这些责任人太老了吗?一个个都是老朽,走到台前和人家谈生意,怎么谈?项目洽谈成功,他们又退休了,客商找谁联系?”

张东峰恍然大悟,接话道:“郑书记,这也没有办法,他们是单位的法人代表,不署他们责任人的名,该署谁呢?”

郑冠华接着说道:“我要和你说的正是这个事,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我们的机构改革应当早一步进行,而不是晚一步,现在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在省报刊登招商广告时,责任人要全部换成年轻的领导干部。”

张东峰说道:“郑书记,更换单位责任人,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必须按相应的程序来进行,就算是加急加快办理,也是来不及的。模特大赛的时间已经敲定,不能进行更改,否则会影响省级大赛。”

“如果替换的责任人不是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事情做不了主,怎么和客商谈生意?”

郑冠华想了想,提议道:“我看暂时能不能这样,负责人一栏里,把有能力接替局长的年轻副局长,做为责任人出现;单位没有接替人选的部门,便把老局长和办公室主任并列为负责人。”

张东峰慎重地提醒道:“郑书记,大家对于单位负责人的问题极为敏感,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造成某种不必要的混乱。”

郑冠华摆了摆手,不为意地说道:“乱一点没关系,乱一点可以考验干部,可以检验人心向背。”

张东峰心里有些愕然,郑冠华怎么会如此乱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