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聚会小山村(1 / 2)

加入书签

老天爷还是眷顾我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去兵团的同学们组团看我来了。我的宿舍里再次热闹了起来,充满了欢乐。

刘伟还和当年一样快人快语的说:“小鹏,没想到你就住这么简陋房子,就是非洲人也比你住的好。”

葛强满心的不理解说:“你们这个小村子,咋就没有一间像点样的住房,我们兵团的传达室也比你这房强。”

刘伟感叹说:“没想到就剩你一个人了,咱们同班同学来这的不是有五个人吗。”

我说:“他们都回城里工作了。”

李东风有点羡慕的说:“现在看来,下乡的比起去兵团强多了,咱们兵团很少有人能够回城里呢。”

陈有明说:“这个小村庄子还挺安静的,下乡还是自由,不像咱们有纪律管的严。”

葛强有点着急说:“下乡的都能回城去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被招工回城,咋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拿出所有的存货,整了一锅大烩菜,又和老乡要了几个酸疙瘩,我们几个盘腿围炕而坐,我在几个粗瓷大碗里斟满了酒。

我高举酒碗动情的说:“我这里很穷没什么招待兄弟们,只有大烩菜招待你们,很对不起,等哥们我以后发财了,给每个弟兄们发两个酱猪蹄子吃。”

刘伟:“你小子就扣吧,要不叫你小地主呢,等你发财得等到后半夜,才给俩猪蹄子,真够小气的,哥们现在都经常吃。”

陈友明:“算了吧,你少溜嘴皮子,知道你这没什么东西可吃的,哥们都带来了,给你开开斋,好好吃哇。”

我深情的说:“我这里是社会最底层,兄弟们能来着看望我,也足见兄弟情深。我很高兴的说“非常感谢兄弟们不远千里,到这小山村来看我,今天我只能借花献佛,拿兄弟们的酒菜给你们敬酒,为你们事业有成,想啥来啥,干杯。”

为来日方长干杯!我频频举杯。一边说着,向兄弟们念叨着我这几年的经历,他们也讲述了在兵团的经历趣闻。莫逆之交,家中事,学校事,同学事,掏心掏肺的口无遮拦,可见到亲人了,真希望时间就定格在这,为我们多留一些宝贵的回忆。

我羡慕的说:“看来你门去兵团的确实不如我们下乡受的苦重,你们平时干农活也是按点上下班,又有食堂吃,从不为做饭操心,那真是太美了呀,还有津贴零花钱。”

我又粗声大气的说:“你们知道我们队里为分红,是怎么挣钱的吗。我们要开山放炮炸石头,出大力流大汗,从十几米深的矿坑中,用大铁丝筐把矿石扛出来,一筐子矿石最少也有六十斤,每人一次扛两筐。看看我肩膀上这两大块肌肉疙瘩,就知道费了多大劲了。我脱了上衣向他们展示着。

葛强惊奇地说:“真的呀,就像牛脖子子上的那块肌肉,两个肩上一边一块。”

我用夸张的眼神看着他们:“怎么样掰个手腕试试,你们肯定没一个是我的对手。”

李东风扬着喝红了的脸:“你都喝成个二五眼了,酒精把你的本事刺激出来了,这会才想起和我们分出工高低,我们才不上当呢。”

大家嘻嘻哈哈的笑着:“拉倒吧,好好的喝你那口酒吧,我们才不跟你掰手腕呢。”

说着,闹着,酒逢知己千杯少,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依旧兴致勃勃。兄弟们从学校里出来,四年多没有见过面了,天南海北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说:“你们还记不记得在校时,你们都是红卫兵,就我什么也不是,最后我一咬牙,一跺脚,自己一个人成立了金猴战斗队。”

陈有明说:“那是我们去北京,接受第三次接见的时候,你去不了憋的难受,自己搞的,只是有个名而已。”

刘伟:“后来你不也去了北京了吗。那是在第七次接见的时候,我记得你们去了好几个。”

我回忆这当时的情景说:“我们去了十几个人,在接见当天从一大早从来,一直在胡同里绕来绕去,好容易绕到长安大街上了,又被挤在最后就看见车一辆一辆的过去,根本看不见是谁。”

李东风:“全国大串联的时候,我们去了湖南,我回来后听说,你们十几个人徒步去首府串联,一路上走村串户的,村里安排的很好,你们是咋宣传的,说的是什么,能让老乡们接待你们,还挺能骗吃骗喝的。”

刘伟:“听说你们走到离首府,只有两站地的时候走不动了,人都累弦了,后来坐火车才到的。

哈,哈,哈,大伙笑得人仰马翻,曾经有过的那幼稚的经历,成了我们酒余饭后的笑谈。晚上我们挤到一条炕上,我说:兄弟们,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搞不明白,想找个人说说,探讨一下但没有可说之人,你们来了,又都是兵团的,水平肯定比我高,正好可以搞个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