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出茅庐 3、入职培训(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周的星期二上午,新入职员工的例行培训开始了。入职培训是人事处组织的,就在办公楼三楼的会议室举行。第一次培训由人事处处长邓子图主持,人事处人事科副科长林柯作为培训具体组织者参加了培训。

到了会议室,有部分新员工已经到了,最后人到齐了之后我数了下参加此次培训的新员工共有12人。这12个人,有男有女,都是一张张年轻富有生气的脸,紧紧围着坐在正面位置的邓处长和林科长,竖着耳朵,仿佛他们要传授的是刚从西天取回来的真经似的,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会议最开始,由邓处长给我们介绍东方化工厂的基本情况。邓处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带一副眼镜,眼镜的后面目光让人觉得很深邃,说话的时候喜欢盯着人看,仿佛要把一个人从头到脚看透到底一样,穿一件格子衬衫,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既威严,又干净斯文和儒雅。

听了邓处长的介绍,我大体了解了东方化工厂的情况。东方化工厂,是1979年成立的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化工原料产品。成立工厂之初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回城就业的知青,最初只有省化工局出资购置的一条生产线。现在东方化工厂已经成为化工局所属的重点国有企业之一,有五条生产线,年产值约一亿两千万元。产品主要以华江省内和邻近的几个省。

厂里共设有九个处室,分别是厂办公室、人事处、财务资金处、生产计划处、供销处、总务处、党群工作处和保卫处。五条生产线又分别对应五个生产车间,由生产计划处管理。

现在的厂长兼党委书记叫高虎强,也是厂里刚成立是进来的,他37岁就成为本厂的厂长。扩建的四条生产线都是在他带领下建立起来的,他也是省政协委员、省劳动模范。厂里领导班子还包括生产副厂长、供销副厂长、行政副厂长、党委副书记兼工会负责人、总会计师。

其中高虎强全面负责整个党委和经营工作,并直接分管人事处;生产副厂长负责生产工作,分管生产计划处;供销副厂长负责采购与销售工作,分管供销处;行政副厂长负责行政工作,分管办公室和总务处;党委副书记兼工会负责人负责党务日常工作和工会工作,分管党群工作处、总会计师负责财务工作,分管财务资金处。

邓处长介绍完厂里的基本情况后,让所有参加的培训的人做个简要的自我介绍,以方便大家相互熟悉和交流。基本模式就是姓名、毕业院校、工作的处室和部门以及简短的自身的情况。

大家都按照规则做了介绍,大多数人包括我的自我介绍都很简单,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个人,一个叫刁佑华,华江工业学院文秘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在办公室工作,刁佑华看起来身高有1米7左右,个子不高,但看起来人和活泼和干练,他特别介绍了他在学校担任系学生会宣传部长和多次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获奖的经历,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另外就是他是我之外唯一的本科毕业生,也是只有我们两个分在处室,其他的人都分在了各车间去了。

还有一个女孩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和其他三个女孩子不一样,留着短发,看起来有点像男孩子,说话节奏很快,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看起来很阳光,很亲切,自我介绍叫祝丽珊,华江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科毕业。

大家自我介绍完毕后,邓处长特别说明本来新进的员工都是要进车间半年至一年时间的,但因为我和刁佑华条件特别好,厂里急于培养年轻人,经过高厂长特批,我们才特别对待。邓处长说话的时候,我看见不少人都看向我和刁佑华,眼睛里有羡慕,或许还有嫉妒。

下午的培训邓处长没有参加,林柯带着人事处的一个工作人员来给大家发资料。我一看全是厂里的规章制度。每个人厚厚的一大摞。林柯跟大家说,这就是大家培训要学习的资料,就是厂里的主要规章制度,这两天大家继续在这个会议室自学,周五上午要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还不能正式上岗,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补考合格为止。林柯的话给大家带来了压力,甚至听到不知是谁低声嘟哝了一声:“都参加工作了还要考试呀”。林柯没有理睬,转身就走了。

林柯走了之后,会议室就热闹了。主要都是在担心考试。其实我倒不是很怕考试,作为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我,还是有这个自信能通过这个考试的。于是我对大家说:“大家还是抓紧看资料吧,只要这两天认真学,应该还是有机会通过考试的。”

听到我说的话,有的人表示赞成,其中就包括祝丽珊,也有人还是在表示担心。

这时候刁佑华说话了:“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我去想办法了解下看是怎么个考法。”

这下大家一下激动起来,不少人都催着刁佑华赶紧去想办法。刁佑华有些得意,瞟了我一眼,说:“不过大家资料还是要认真看哟,我也不敢保证打听到的消息是否有用,到时候大家考不过可不要怪我!”于是会议室安静下来了,大家各自看起自己手头的资料来。

第二天,刁佑华果然给大家带来了考试的消息,据说是开卷考试。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不过也有部分人将信将疑。大家还是继续看资料,不过似乎大部分人都没有之前那么专注了。我不管大家的态度,仍然认真地看着资料。

我看了看祝丽珊,看见她也在埋头专心地看着资料。

星期五上午九点,林柯准时带着考卷来了,果然宣布是开卷考试,不少人都望向刁佑华,我也开始有些佩服这家伙消息的灵通了。

试卷发下来之后,我习惯性地先整个试卷翻阅了一遍,发现只有三类题,一类是填空题,一类是选择题,还有最后有两道简答题,一道是“谈谈你对东方化工厂的印象”,第二道题是“谈谈你对东方化工厂规章制度的看法和建议”。填空题中第一题是关于东方化工厂的基本情况,都是邓处长讲过的,如果认真听了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建厂时间呀,几条生产线呀,主要的产品呀,比较特别的其中一个填空居然是让填东方化工厂的厂长是谁。除此之外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就都是规章制度里的内容了,如果仔细看了资料,加上又是开卷考试,答起来应该很容易。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听到偶尔有人翻资料的声音发出来。我前面的客观题做的很快,到最后的简答题,我仔细思考了一下。

最终,关于东方化工厂的印象,我主要写了三点,一是从介绍的产值、生产线、产品等情况以及进厂以来的见闻体现出来的工厂的实力;二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和员工的精神状态感觉到的工厂的生机勃勃的向上的发展态势;三是对高厂长带领工厂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鼓舞带来的对工厂发展和自身工作的信心。

关于规章制度,我也主要写了三点看法,一是感觉这套规章制度体系很健全,内容很丰富;二是感觉公司的规章制度很结合实际,规定得很具体;三是建议规章制度要强化执行,并根据厂里的发展不断更新。当然,每点意见都还有阐述,有些观点还举了例说明。答完后我自己都不太满意,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建议方面,感觉实在提不出来什么好的建议,但我又不愿意胡编乱凑或者故弄玄虚,提出些看起来很高深,但又没有实际作用的建议。

之后成绩出来了,大家都过了关,我考了第一名,刁佑华考了第三名。但后面又听说刁佑华虽然考了第三名,但他在对规章制度提建议时,可能是太想表现自己,提出了部分规章制度不合理需要修改,让主管建立规章制度的行政副厂长很不高兴,当然,这是后话。

考试完培训并没有结束,下午在林柯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工厂,主要看了车间和仓库,生产车间离办公楼的距离走路要20多分钟,在去车间的路上,是职工住宅区,职工住宅区配套也很完善,有幼儿园、厂医院,也有超市、餐馆等,我还发现有我最喜欢的篮球场,我心里暗暗高兴,以后有打篮球的地方了。

首先参观了仓库,仓库有三个,每个都很大,最大的,可能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的面积。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产品,有塑料编织袋装的,有塑料桶装,有大铁桶装的。几辆大卡车正排队等着装货,搬运工人正忙碌着往卡车里装货。

然后才到车间,车间里面生产线上的机器正在不停转动着,工人们正认真地工作着。虽然车间里有些化学品的刺激味道,但大家谁也没有说什么,都在认真地参观。

正在参观第二个车间的时候,林柯接到电话说高厂长临时有点空要接见我们,我们都很激动,高厂长工作这么忙,能抽出时间来见我们这些小毛头,真是很不容易。林柯也说,高厂长要专门见新进员工,这还是厂里第一次,主要可能是这次是一次性招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家整体素质也很高的原因。

我们跟着林柯回到了办公楼五楼的会议室等候,过了一会儿,两个人走了进来,为首的身材高大魁梧,我本身都有一米八二的身高,感觉他似乎比我还要略高,这个人应该就是高厂长了,后面跟着的人正是人事处处长邓子图。高厂长在会议桌的正面居中的位置坐下,邓子图在高厂长坐下后,才选择了一个高厂长左手侧间隔一个座位的位置坐下。

我这才略微观察了一下高厂长,高厂长约摸四十五岁左右的年龄,眉毛很浓,感觉脸上带着笑意,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高厂长目光环视了大家一圈之后,这时邓处长先说话了:“大家这几天的培训辛苦了,高厂长专门指示对你们要作为厂里的储备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你们的成长,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望大家,让我们热烈欢迎高厂长给我们讲话!”

于是会议室想起热烈的掌声。等到大家掌声停止了,高厂长这才开始讲话,他声音不大,却让人感觉中气很足。

“各位年轻朋友,我代表工厂对大家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掌声又再次响了起来。

“这些天的培训和参观相信大家对工厂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今天下午专门抽空看了下大家的培训考试试卷,感觉大家对工厂都有良好的印象。”

高厂长顿了顿,“的确我们工厂这些年的发展也很迅猛,用我们在座的有的小同志的话来说,叫生机勃勃,确实生产线增加了,产值上去了,经济效益也上去了,现在是华江工业企业前十强和全国化工500强企业,很多人觉得这个发展速度够快了,这个成绩已经令人满意了”。

“但是”,高厂长话锋一转,“却很少有人看到工厂高速发展后面的危机,主要就是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的很多干部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意识不强,改革意识不够。”

“产生这种思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人员结构老化造成的,厂里的大部分同志包括各层级的领导干部,大部分是年龄都是三四十岁了,年轻人很少,老同志有老同志的优势,但是不可避免有部分人存在思维僵化的现象,存在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思想,人员结构老化,干部断层严重,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这是我们工厂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是最主要的危机”。

“表面看是生机勃勃,事实上是危机重重”,高厂长继续说,“我不是在否定我们这位小同志的看法,毕竟大家来的时间还不长,还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下”,

高厂长笑了笑继续说:“工厂现在总体运营还是好的,但作为厂里的当家人,我必须有这个危机意识。事实上,这种危机也是这一两年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最近我去沿海考察回来后,更加坚定了我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

“这个第一步就是要招收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进来加以培养,用年轻人的思想来冲击老同志这种僵化的思想,用年轻人的活力来带动厂里的活力。”

“以前我们也要陆续进人,但像今年这样成批的招收大学生,在我们厂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我们还会继续这个政策。大家能进厂里来,都是经过你们学校推荐,人事处认真考察,厂党委会讨论决定的。大家都是在学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是天之骄子,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我对你们寄予厚望,也对你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大家都被高厂长的话激发得热血沸腾起来。

“但是”,高厂长提高了点声音,“机遇摆在你们面前,能不能抓住还得靠你们自己。在这里我提几点希望,”此刻大家已经全部眼睛都盯着高厂长,就像考试前渴望听老师勾重点一样,渴望能听到他提的要求和希望。

“第一是希望你们要有闯劲,要敢想敢干,要成才,要干事业,没有点闯劲是不行的,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坐吃山空,必须有拼搏的精神。当初我们如果只守着一条生产线,只生产建厂时原来的有限的产品,工厂就没有今天的景象,就没有今天的成绩。每一条生产线的新建,无不是靠大家的拼搏和汗水换来的。但是,当前,工厂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厂里骄傲自满的人是有的,认为现在是享受发展成果时候的人是有的,成天混日子的人也是有的,这种人不但存在,还有可能就在你们身边。招你们进来,就是希望你们用你们的年轻和锐气,对这种情况造成冲击,从而大大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我不希望看到,你们被这种风气同化,年纪轻轻,就老气横秋,就跟着老同志混日子,无所事事,一事无成,这不是厂里招你们进来的初衷,也不是国家和你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培养你们的目的。”

“第二是希望你们要有韧劲,要百折不挠,要历挫折而不消沉,经磨难而更加艰奋。你们刚踏入社会,可能经历的磨难和挫折还很少,你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生活的时代好,又是天之骄子,从小可能是家里宠,学校爱。但是我不希望你们成为温室的花朵,稍有风吹雨打就凋谢了、就枯萎了。我不希望你们有傲气,更不希望你们有娇气,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点委屈。你们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人这一辈子,没有谁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于你起跑时候有多快,而在于你能否坚持,在最累的时候,感觉最困难的时候谁没有放弃,谁才能跑到最后。工厂发展到现在,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资金呀、技术呀、人才呀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都遇到过。假如我们当时退缩了,就谈不上今天的局面,当时也确实有许多同志畏惧困难,没有能坚持到最后,但是可贵的是,我们还是有许多坚忍不拔的同志,和我站在一起,客服了重重困难,使工厂走上了正轨,并不断做大做强,才有今天的局面。当前,工厂总体发展虽好,但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你们也必将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挑战,所以我希望你们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做勇士,而不是做逃兵,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第三,我希望你们要有巧劲,有闯劲,敢拼搏,是必须的,但也不能蛮干。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说的巧劲,就是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由于高厂长很忙,在讲完话后很快就离开了。而高厂长的讲话对我产生了很大触动,以致于在此之后多年的工作中,我都还能想起来。

https://www.xddxs.co/read/48179/2836013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