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云之路 19、峰回路转一(1 / 1)

加入书签

事情总有真相大白和水落石出的一天。而这一天也没有用等太久。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句话应验了。不知道是万霞那篇报道的原因,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厂里发生了事故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华江省化工局。华江省化工局很快就成立了一个由一位副局长牵头的事故调查组入驻厂里,这下一下厂里就人心惶惶了,各种传言都有。

在调查组入驻之前,宋主任就大致跟我说了,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宋主任说他们已经暗中调查过了,主要是发生事故的阀门质量问题引起的,这个阀门才使用了不到一年,谁知道就突然炸裂了,现在他们手里还有备用的同批次的阀门产品,关键时可以作为证据。我这才知道前面是误会宋主任了,他不是不想查清真相,而是冷静地暗中在调查。

作为事故现场的主要见证人,调查组果然很快就找到了我了解相关情况。这个时候的我,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管从给老刘老马一个说法也好,还是从自己良心的角度也好,或是从自己的前途考虑,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能再顾忌邓子图的无理要求了。

进入了调查组的临时谈话室,看见对面上首位置坐着3个男人,中间的看起来不过40多岁,但头顶略微有些谢顶,给人的感觉很威严,这个可能就是化工局的那位牵头的副局长了,我心里想。两边坐着的一个40岁左右,另一个恐怕只有30来岁。

开口说话的是40岁左右的男人,主要问了事故发生时现场的情况,和应急处置的情况。问得很细,看来他们的准备得很充分。

我也毫无保留地把当时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包括事故发生时阀门坏了,不起作用的情况,发生事故了我们是怎么处置的一五一十的做了介绍。中间又有提问,我也一一回答了。

我一一回答完了之后,感觉时间过了很久。总算听到说:“就这样吧,谢谢你的配合,请你看看调查记录,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请你签个字,按个手印。”

搞得这么正规,弄得我也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

这时,那位“副局长”好似不经意地看了我一眼。正觉得是不是一种错觉时,那位30左右的年轻人已经把他刚才记录的谈话记录递给了我,第一感觉一手小楷,很漂亮,再仔细看了看内容,基本上完全把我要表述的内容记录清楚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签了名并按了手印。

就这样,过了几天听说调查组又陆续找了些人调查。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找了哪些人。这样又过了几天,听说调查组撤出了厂里。但是调查组做出了结论没有,做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是一点也不知道。

厂里的传言更多了,各种各样的传言都有,说高厂长要出事的,说石厂长要出事的,甚至说宋主任有事的,都有。倒是很少看到高厂长露面,石厂长和宋主任倒是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干什么,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显得很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前一批调查组才撤出,没过几天,厂里居然又来了一批化工局的调查组,而且好像人数更多。据说找人谈话的范围也更广,这个调查组一直在厂里10多天才撤出去,这期间关于厂里的各种传言就更多了。

后面的调查组撤出了才一周的时间。这一天,厂里正在召开1998年半年工作总结会,厂领导、主管以上的干部、职工代表全部都参加了会议,高厂长一如既往地正用他慷概激昂和具有鼓动性的话语在讲着话。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了,几个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那个调查组找我谈话时坐在正中的那位“副局长”。身后还跟着4个人,其中也包括那个跟我谈话的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再看看台上的高厂长,这时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慷慨激昂,脸上一片惨白。站起来叫了一声“郑局长”,然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这时候,被叫做“郑局长”的那位“副局长”身后走出两个人,走上台,来到高厂长面前,对着高厂长说:

“高虎强,化工局纪委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高厂长这时脸色更是一片铁灰,准备从台上他的位置上走出来,谁知道脚下一踉跄,竟然差点跌倒。

这时台下开了锅了,一片喧哗。在短暂的混乱之后,石厂长作为排名第一位的副厂长,招呼大家安静下来,并重新安排了台上的位置,郑局长和他带来的两人在台上中间坐定。

这时郑局长开口说话了,声音不大,却很沉稳:“同志们,前段时间,我们东方化工厂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了一死亡一重伤一轻伤的严重后果,化工局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组,经过调查取证,我们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下面请化工局安全保卫处处长左永强同志宣读调查结论。”

坐在郑局长左手边的就是那个40出头的人,叫做左永强的处长于是开始宣读调查结论:

“……,经调查,事故是由于液氨阀门质量严重不合格引起的液氨泄漏造成的。但是后续紧急处置完全按应急预案实施,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扩大。……”

陈处长宣读完毕之后,郑局长继续讲话:“刚才陈处长已经宣读了调查的结论,本次事故造成了极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局里已经根据本次事故调查的结果,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理决定,后面将会公布。

“在本次事故调查中,又接到举报东方化工厂采购环节的腐败行为,化工局又成立了以纪委为主的调查组对收集到的相关线索进行了进一步调查,经过调查结果,东方化工厂的采购环节的腐败行为是严重的,其中涉及到高虎强本人已经查明了大量的线索,经化工局研究,决定先行免去高虎强的厂长和党委书记职务,责令其配合调查。”

“东方化工厂是一个大厂,厂里的生产经营务必保持正常和稳定,经化工局党委研究,任命石广生同志为厂党委副书记,代理厂长,暂时主持厂里的工作,下面请干部处刘元处长宣读相关任免决定。”

于是坐在高厂长右边叫做刘元的处长宣读了化工局党委关于免去高虎强厂长和任命石广生为厂党委副书记、代理厂长,暂时主持厂里工作的决定。

虽然事故的调查结论已经公布,但对涉及厂里采购环节的腐败问题的处理,肯定不只涉及高虎强一个人,厂里还是各种传言都有,好在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几天,化工局纪委的文件就来了,基本上厂里负责采购的领导和部门的人员都被立案调查了,也同时被厂里免去了职务。

同时,化工局郑仁贵副局长又到厂里来,正式宣布了对石广生担任厂长和厂党委书记的决定,同时在会上讲话的时候,表示石广生同志民意测评好,又一直同采购上的腐败行为作斗争,生产环节工作扎实,车间的应急预案非常到位并发挥了有效作用,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发生。同时建议对本次事故应急处置表现好的同志进行表彰。

对石广生的正式任命,标志着东方化工厂正式从高虎强时代进入了石广生时代。“新官上任三把火”,厂里都在观望着,看石广生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但事实上,厂里经过这么大的变故,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局面。特别是厂里的采购体系,从分管厂长,到供销处处长贾光明、分管采购的副处长郑大伟以及三个科的科长全部都被处理了,因此采购体系基本限于瘫痪状态,还有涉及到相关采购腐败行为的厂家也是人心惶惶。这些都是急于处理的事情。

好在石厂长还是清醒的,行动极为迅速,很快就任命了阮长青担任供销处处长。

当天,厂里对本次事故的表彰决定也下来了,主要对宋大刚、我和张国庆还有老刘和老马进行了表彰,并在表彰决定里描述了我们的事迹。

这下,我成了厂里的英雄。不过我并没有觉得开心,如果这是以老刘和老马的伤亡的代价换来的,我宁愿不要成为这样的英雄。好在厂里这次表彰的名单里也有老刘和老马在,厂里又特别为老刘补开了追悼会,让我心里安心了一些。宋主任、我和张国庆都将厂里这次表彰奖励的1000元分别给了老刘的家属和老马。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接着就是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了。宋大刚被任命为生产计划处的副处长(主持工作)。对于宋主任的提拔,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不管是从人品、能力都无可非议,资历也老,要不是原来长期被压制,可能早就是处长了。

车间这边张国庆接替了车间主任的职位,也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供销处那边,阮长青调任供销处处长,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阮长青,作为高厂长时代的办公室主任,居然在换了厂长之后能深得新厂长的信任,这很不容易。

宋主任,不,现在是宋处长了,这天,总算空闲下来一点了,专门找我说跟我聊下一下,我在他办公室坐下来,笑着祝贺他,他只是微微笑了下,说:“小汪,你认为职位提升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好事了,可以更好地发挥和实施自己的想法。”

“小汪,你说得也对,但是,职位的提升往往意味着肩上承担更大地责任,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想到这一点,当官不是权力,而是要扛起更多地责任。”

我点了点头,宋大刚继续看着我说:“小汪,你以后迟早会走向重要领导岗位的,不管你以后担任什么职位的领导,都要记住这一点。”

“嗯,我记住了,宋主任,不……宋处长。”

宋大刚笑了笑,没有在意我称呼上的事情,继续说:“其实我本来是想让你跟着我到生产处来的,也跟石厂长坚决要求了的。可是石厂长坚决不同意,坚持要把你调回供销处负责采购工作,我也只好理解他了,采购这块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采购部门是需要信得过的同志去才行,你原来提的关于采购方面的问题,是很到位的,石厂长对你很是赞赏,以前都跟我说过好几次这个事情。所以我也只好忍痛割爱了,你也要有心理准备呀。

这个我倒是真没有想到过,真要让我去干采购工作,倒真是对我是一大挑战。

https://www.xddxs.co/read/48179/2836014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