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政变主帅(2 / 2)

加入书签

两人登上二楼雅间,李俅命人从地下酒窖取来高昌葡萄酒。

这些葡萄酒密封在橡木桶中,从高昌运抵长安,分装后储藏在酒窖中,恒温恒湿保存。

侍女小心翼翼将葡萄酒倒入夜光杯。倒完酒后,侍女将葡萄酒瓶放入冰桶里冰镇。

此时,长安暑气已浓,冰镇过的葡萄酒入口清冽,香气在口中慢慢绽放,更加浓郁芬芳。

侍女端上八碟八碗精致点心后,李俅让侍女们都退下。

李俅对白复道:“复兄,我先干为敬,感谢你给我安排了这么好一个差事。”

白复端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李俅笑道:“复兄,你这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啊。美酒如同美女,不能唐突,要慢慢品,才有味道。”

说罢,李俅轻轻晃动夜光杯,殷红的酒液在夜光杯中摇曳,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的花果香。

李俅眯着眼,把鼻端贴近杯口,轻嗅散发出来的香气。然后,将葡萄酒慢慢饮入,但不急着喝下,而是用口腔包裹住酒水,用舌尖体会酒液的香气,再打开喉腔,让酒水如溪流,流经舌根,再从喉头缓缓滑落……

李俅难掩陶醉的神情,道:“不愧是长安有数的美酒,入口醇厚,果香饱满,回甘和涩度平衡的刚刚好。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

白复一脸懵圈地望着李俅,不太能体会这份享受。

李俅亲自给白复斟满酒,看着风尘仆仆的白复,笑道:“复兄,你的赫赫战功我都听说了。

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怪不得父王当年对你另眼相看。

不过,要我说,操那份闲心干嘛?

上有天子,下有百官,你和青鸾妹妹早日完婚,做个东床驸马不好吗?你军功越大,大明宫里的人越不放心。

郭令公忠心耿耿、宽厚仁义,也因功高盖主,被削了兵权,赋闲在家。你还看不明白吗?”

白复虽不赞成李俅遯世无闷的态度,但也承认李俅言之有理,对朝堂人心洞若观火。

李俅敬了白复第二杯,道:“复兄,我之所以特别感谢你,不仅是你让我赚的盘满钵满,恢复了庆王府昔日的体面。更因为这些买卖,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哦,说来听听。”白复见李俅打开话匣子,不动声色地引导着。

李俅放下酒杯,叹道:“复兄,咱们也算是患难与共,可以交心的朋友。实不相瞒,因为生父太子瑛蒙冤而死的缘故,我们几兄弟一生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要论血统,我们比李俶那小子要纯正的多。若不是生父蒙难,今天东宫之位……”说到这里,李俅及时刹住了口,端起酒杯,将杯中酒灌入喉中。

------题外话------

注释:

1、《江南逢李龟年》此诗,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本书为了刻画岐王家道中落,让此诗早诞生了数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宁王李成器

李宪,本名李成器,为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少年时才气过人。成年后,精通音乐,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

景云元年(710年),李成器被晋封为宋王。同月,李旦再次登基,李成器获授左卫大将军之职。当时将要立皇位继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唐玄宗)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故久久不能定。李成器辞让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李成器成天涕泣坚决辞让,言语很恳切。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李隆基知死讯,号啕痛哭,下诏追谥李宪为让皇帝。

李宪出殡时,正下大雨,李隆基派庆王李琮下泥中步送十数里,给他墓命名为惠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