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打茶围(二)(2 / 2)

加入书签

“蒹葭娘子累了,先扶蒹葭娘子下去休息吧。”老鸨命令下去,丫鬟起身搀扶,那个书生则被狎司押了下去,同时还被捂住了嘴,符锐对此心知肚明。

“嬢嬢,今夜是蒹葭来帷书坊的初次打茶围,不能扫了诸位官人的雅兴,蒹葭愿弹上一曲为官人们赔罪。”蒹葭轻轻作揖道。

“好,看来今夜我等是有福了。”符锐迎合道,他走下台坐好。

“徐胖子,终于能圆了你的一个愿望。”梁栽拍了拍徐福。

下人上琴,蒹葭花魁坐下,双手抚琴试音,在场所有人皆安静坐下,琴声起,悠扬而婉转,懂些音律和弦的已是摇头晃脑,闭目聆听,这琴声与符锐初听时一般,依旧是那么好听,引人入胜,忽然间琴声急促而奋进,再转缓,一急一缓两者来回切换三次,又转为悲凉,空洞且惆怅,琴声之感较之之前更悲,已有人泣不成声。

泪水顺着符锐的脸颊流下,他不懂音律,却似乎听懂了琴声中的无奈,被迫,无家可归等等各种错综复杂的情感,前段宛转悠扬是为生时安逸平安,中间急转直下,忽快忽慢是为人生变故,心境变化,最后的悲凉是为对人生的无奈,无能为力的愤慨。

这满地狼藉,胡乱丢弃在地的那些个瓜果糕点将蒹葭花魁团团围住,似乎在应证着她的半生坎坷经历,使得气氛更加悲凉。

琴声尽,帷书坊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人都在为蒹葭花魁鼓掌,这一刻他们似乎明白了蒹葭花魁的遭遇。

“徐胖子,你为何不哭?”梁栽不懂音律,更不懂那些文人为何会流泪,不过他知道徐胖子这个喜欢听曲儿的没流泪。

“你懂什么?有些事儿要放在心里。”徐福也纳闷,不就是首悲点儿的曲子吗?为什么要哭呢。

“符头,你为何会哭?”徐福转移话题。

符锐这才反应过来,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本营守也不知为何眼泪止不住的流下。”

“你听听,我说的没错吧,符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哭?”徐福成功的证明了自己。

“小女子献丑了。”

蒹葭花魁行礼后又坐回了原处,打茶围继续。

符锐脱下自己脏了的官袍,提了一壶酒缓缓走上台,向诸位文人抱拳道:“本营守一介莽夫粗人,不配为蒹葭花魁吟诗作赋,可先前听了蒹葭花魁一曲,即便是腹中无墨,也要试上一试。”

“好,我也要为蒹葭花魁赋诗一首。”

“我也要。”

书生们一个个自告奋勇,一个个为报一曲之恩,不过更多的还是想与蒹葭花魁成为知音,才子配佳人,必定成为一段佳话。

符锐双手负后,仰头饮下一整壶酒,边走边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原本还是带着嬉笑之意欣赏的书生文人们顿时严肃了起来,第一句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副气势恢宏的巨大画卷引入眼帘,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头发比作青丝与白雪,道尽时间流逝,速度极快,寓意人生短促,书生们想起寒窗十年,稍纵即逝的那段时光,尤其是初次发现白发之时感叹人生苦短,唯书作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书生们完全傻了眼,如此绝句竟然是信手拈来,符锐在他们心中的形象顿时又高大了些。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首尽,无人言。

帷书坊内静的出奇,蒹葭花魁不知何时已经起身,所有书生愣在原地一动不动,这首诗太绝了。

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妙,妙,真是妙。”

“有此诗才却是个武夫,实在可惜,实在可惜啊。”

“武夫又如何,文圣曾言书生不分,不管是何种阶层只要是有诗才必定是我门中子弟。”

“不知哪位是岑夫子?哪位是丹丘生?”

这一言倒是将荀靖三人问懵了,他们齐刷刷的看向了铁翊羽。

“今夜头筹已定,正是这位符营守!”

狎司宣布结果,文人们无人不服,无人不从,他们也不敢再上台赋诗,因为他们无法作出能超越符锐的诗。

小诗仙之名再次名扬北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