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皇子返京(1 / 2)

加入书签

新皇登基之际,根基尚浅,且由于此前长年征战,国力衰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宣徽帝诏令颁布《新民十三策》,减赋税,兴科举,促农牧,通商市,行安民之政。

十数载,民间便有文人提笔以诗会友,武人持剑卫御边城,街市互通有无,官道无草寇劫路的祥和之气,倘若长此以往,再现当年高祖的太平盛世便假以时日了。

朝阳殿上,一身紫绸缎的宦官弓着身呈上一份奏折,他看龙椅上的这位今日心情不错,桌上堆砌的一叠奏折都是今年大丰收的喜报,宦官笑着轻声道:“陛下,这是今早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到的捷报,说是嘉凌关大捷,三皇子还斩获大衍吐蕃部首领首级,为世人称赞啊……”

“你啊,什么时候都不忘为他说好话,不知道的以为你高荻是忧儿安插在朕身边的棋子呢。”

高公公立马收了笑脸跪在了大殿上,“奴才一心侍奉陛下,断不会是任何人的棋子,陛下这是折煞奴才啊。奴才自小就跟随陛下,只是浔妃娘娘生前对奴才多有照顾,这才对三皇子多上心些,况且奴才知道陛下其实一直……”

“起来吧,看把你吓的,高公公,朕岂会不知道你是什么人。这些年啊也就你敢这样和朕说话。”

高公公这才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站立在一侧,“陛下英明神武,奴才才敢如此直言。”

宣徽帝当即合起了奏折,问道:“忧儿也快有二十了吧?”

“前几日刚满二十又一,可谓年少有为啊!”

“这些年他在北疆寒苦之地倒是辛苦他了,你说这次该赏赐他些什么好呢?”

“黄金万两或是封侯千户都可,哦,听闻三皇子还尚未婚配,为其选一位贵胄之女相嫁与甚好。”

高荻一边说道一边瞧着陛下脸色,只见陛下望着桌上一枚玉佩有些出神,过了会站了起来走下龙榻背对着高公公说:“过几日便是王后的诞辰,就宣他回来祝寿吧。”

高公公闻此脸色大变,险些没站稳,连忙应声,“奴才遵旨。”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很多人也许都忘记了流觞国曾经的动荡不安,但他高荻永远记得,就是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曾有守护不住的东西。

十五年前,那时候当今皇上还是太子,他奉命下江南调查赈灾款贪污一事,哪怕途中多次更改行程路线却还是惨遭毒手,而太子最爱的浔妃在那次刺杀中因替太子挡下一箭,最后毒发身亡,也正是因为那件事,三皇子自幼便被送往北疆。

寒塑之地在傍晚开始愈发显得凄凉,嘉凌关是北胡入流觞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关隘,一旦失守其身后的靖隋三州恐怕都难以保全,敌军进而可据险关养兵将流觞徐而吞之。大衍国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屡次发兵嘉凌关,可是多年来却一直未能攻破,听说大衍旧王连死之前念着的如是此事。

“身骑白马走凉山,孤军取敌谁人拦,长枪不沾无名辈,徒有北胡望关返。”

这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一首诗,说的便是守关第一人,当今三皇子,花无忧。此时花无忧正骑白马立于山谷之巅,俯瞰这山谷之下的高城,错落的房屋坐落在崎岖不平的黄土之上,夜晚的星火并不明朗,却让人满生希望,他想看这些烟火一直连绵下去。

这时另一骑踏上了这谷堆,来人张口就说:“听说皇上诏你入宫祝寿,何时启程?”

“即日启程”,男人言简意赅。

“走这么急,不多留一晚去看看苏樱吗?”

“她生性顽劣,倘若知道我要走定要哭着求我带上她,可是此去路途凶险,便是我也难以预测会发生什么,所以以后便要托你多照顾这丫头了。”

那人连连点头,“说的也是,她从小就爱粘着你,把你当做最崇敬的人,平日里要是我们说一句你的坏话,她定追着我们讨打,记得有一次足足追了我们三条街有余……”

花无忧露出少见的微笑,看着眼前这位挚友罕见的动容,“这些年辛苦你了,你对她的心意我其实一直都看在眼里。”

那人却收起了刚才滔滔不绝的架势,躲闪着转移话题,“真的不去偷偷看一眼吗,以后她可有的埋怨我了。”

“不了,她总该长大的,而我也该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不想让其他人牵扯上我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