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夺取达赫拉港口!(2 / 2)

加入书签

远处,黄沙大片腾起,宛若一条长龙,横着朝军营方向冲来,那是上百不管不顾冲来的车辆带起的烟尘,原本活跃在沙堤防线上的西撒人阵忽然大范围转移出现在了南部地区。

这百多辆车,什么样的都有,有苏式坦克,有苏式装甲车,更多的是吉普或者丰田皮卡。

摩军军营反应也是很快,顶着炮火,大批摩军士兵进入军营早就布置好的工事内,坦克,装甲车同样启动,先是零星的炮火,没几分钟,摩军炮火也稍显密集起来,朝着烟尘腾起的地方开始还击。

撒哈拉大沙漠上的战争像是这片沙漠一样粗犷,没有什么掩体,没有什么高地争夺,一交火就是贴脸的拼命输出。

西撒人阵的火炮还是太少了,炮击的密度远远不够,还击一开始,便有倒霉的车辆被炸翻在冲锋的路上,车辆翻滚着抛飞出去十几米。

冲锋西撒人阵车队一遭遇炮击,立刻像是被捣毁了的蚂蚁窝,看似杂乱,却又有一定规律的散开。

吉普和皮卡车油门一踩到底,车轮带起黄沙朝着摩军阵地呈散乱阵型冲了上去。

冲锋的车队散开,本就不高的炮击成功率更低了,这种情况双方显然是早有预料,很快,摩军基地的速射炮声音响起,“咚”“咚”“咚”,速射炮对准冲在前面的车队就开始扫射。

武器真的很落后,都是二战水平,但这里根本无险可守,伤亡率远高于任何战场,时不时就有冲锋的车辆被炮弹扫到。

什么皮卡,什么吉普,被小口径的速射炮扫到就废,但西撒人阵的车辆仿佛毫无所觉,油门踩到底,就是冲。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斜着冲的,乱晃的,都是在这片土地上交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对手,谁不了解谁呢。

双方距离到底没多远,10公里而已,一片空旷的沙漠上,很快冲在前面的吉普和皮卡就接近了摩军阵地,几辆皮卡车打横过来,车斗上焊着支架,重机枪的声音响起,朝着摩军阵地开始倾泻火力。

顿时,摩军阵地火力有了短暂的空歇。

趁着机会,根本不等车辆停下,皮卡上,吉普上有西撒人阵的人直接跳下来,在黄沙中翻滚几下泻去冲击力后一骨碌爬起,抱在怀里的60迫击炮‘咔嚓’立在沙地上。

有专门将弹药包护在胸前的士兵冲过来,直接将炮弹塞进去。

防护?

不存在的!

谁被扫死谁倒霉!

瞄准?

不需要的!

那么大一个基地,随便轰!

“统”“统”“统”“统”的声音响起,密集的迫击炮弹呼啸着朝着摩军营地落去,随即便是“轰”“轰”“轰”“轰”的爆炸声。

活着冲上来40多辆车,足足跳出来小200人,那些空了的车,在摩军前线开始乱窜,尽量吸引火力!

80多门迫击炮先后发力,闭着眼睛朝摩军营地倾泻火力。

第一轮80多枚炮弹落在方圆10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其实真不算多,但第二轮开始,稍稍调整角度的炮弹多数集中在前线附近,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摩军火力瞬间再次弱了一个档次!

不计代价,不及损失,要么打空身上的炮弹,要么被摩军的机炮扫中打成碎片。

密集炮击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分钟,没办法,为了追求速度,跳车下来的,身上能携带的弹药有限,别看炮弹只有矿泉水瓶大小,3斤左右,但能携带的也不过十几枚而已。

可上千枚炮弹砸过去,还是将没什么准备的摩军营地打懵了。

这为后续冲上的部队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第二批冲上来的只有8辆车,在迫击炮的掩护下,直接冲到了200米附近才急刹车。

呼啦啦跳下来20人,随即找到一个小土坡,蹲下身子开始瞄准,身后跟着的人开始快速上弹。

这一批全都是扛着rpg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趁着敌方火力薄弱,近距离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

比如速射炮,比如机炮,比如装甲车,比如坦克车。

“嗖”“轰!”

“嗖”“轰!”

“嗖”“轰!”

在炮火袭击,重机枪扫射,迫击炮密集轰炸之后,这一波定点清除效果极其显著!

短短一分钟之内,摩军的还击几乎不可见,只有屹立在战线上的三辆坦克轰鸣,不过对于两人三人小目标,真的是大炮打蚊子了。

整个摩军基地前沿方向一片狼藉,沙土建造起来的工事几乎被摧毁了个干净。

人阵士兵手里的武器打空了也不跑远,随便找个洼一点的沙坑就扑在地上,要说沙漠上一点掩体没有也不对。

哪怕是戈壁滩,小的起起伏伏也到处都是,二三十厘米,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找个稍微低洼一点地方趴着。

剩下的就是祈祷了!

要么说沙漠人虔诚呢……

人家虔诚不是没有道理的,会不会被子弹打死,真的是纯看神了!

西撒从未使用过的战术,真正的一波流,也就几分钟时间将大半的火力倾泻完毕。

当然,效果也是卓绝的,摩军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后最快反应过来冲上前线的都是精锐。

而且,人员严重不足,指挥系统混乱,时间不够,前线防御系统根本没办法全部启用,设计的防御能力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就遭遇最猛烈的打击,这让辛苦布设的前沿阵地没发挥出来多大效果就彻底瘫痪。

这一瘫痪不要紧,西撒人阵的坦克车和装甲车终于是冲了上来。

坦克车对上坦克车,转向,横移,对轰,苏式对美式,都是淘汰产品,那也打的轰轰烈烈,战场范围内趴着的那些人阵士兵根本顾不得别的,撒腿就跑!

就是装甲车也不敢靠近这几百米范围内,绕个半圈直接冲过摩军防线。

装甲车上的重机枪突突突突的响起,在营地内四处扫射。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绕过坦克战场,两辆土黄涂装的皮卡车走在所有人队伍的最后面,这边双方坦克开始交战的时候,两辆皮卡还距离有200多米。

皮卡车的车顶固定着一个20多公分的圆柱体,圆柱体上是一根1067毫米的炮筒。

陶式反坦克导弹1型!

1981年装备美军,对固定靶的命中概率,500到3750米时约为90%,500米内100%,地面发射时的射击精度,高低偏差为±0.2米,静破甲厚度为600毫米,动破甲厚度为200毫米/65°,发射速率为3发/分。

越南战争后期,美军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使用陶式‘原型’攻击越军坦克,成功率在80%以上。

而现在出现在战场上的是陶氏1型!

目前美军之外只有yl有陶氏原型,摩洛哥没有,其他国家也没有!

这是肖恩偷偷弄过来的,便是车上的使用人员也是肖恩的。

没有任何犹豫,瞄准,发射,500米左右的距离上,‘嗖’,1164毫米长的导弹从发射管内射了出去,几秒后,“轰!!”

摩洛哥的坦克炮塔轰然爆炸,大火熊熊而起,坦克立刻瘫痪。

‘嗖’“轰!”

‘嗖’“轰!”

这种老式坦克根本扛不住陶氏这么近距离的轰炸,三辆坦克全部瘫痪!!

人阵的三辆坦克也不犹豫,轰隆隆的朝着摩军营地冲了进去。

欢呼声从四面的沙漠中响起,都是那些趴在沙地上的人阵士兵!

阵地被突破,重武器全部趴窝,这个基地,完了!

见到这种状况,两辆载着陶氏的皮卡车停在原地,也不进去凑合了,后面的就交给正冲上来的西撒人阵大部队吧。

说是大部队,其实人也不多,不到千人。

没办法,西撒人阵的车辆有限,运输能力就这么大,东线还要做出牵制的姿态,这场闪电战能打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极限了。

好在南部这个基地摩军也只有1500人左右,之前一波流打懵了,现在没什么反抗之力,剩下的就是抓人了。

一面占领基地,一面收拢俘虏,单独分出来300来人朝着达赫拉进发。

达赫拉像是大陆向西南海里延伸出去的一跟触须,长30多公里,最宽处也只有4.3公里。

300西撒人阵士兵进入这个2万人的小城,立刻让城内陷入短暂的混乱,城内7成居民来自摩洛哥,3成才是西撒的游牧人后定居过来的。

说到底,无论是摩洛哥还是西撒,都是柏柏尔人,真的是从文化、宗教、语言、生活习惯上都没有区别,如果不是哈桑二世的大摩洛哥野心,两边说一句亲如一家也不为过。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太祖了,在对人心掌控,对‘团结’两个字的把握上,纵观全球几千年历史,也是数第一的!

从未有过任何一个人能在不使用宗教为武器的情况下,将多民族和平的统一成一个国家!

言归正传,混乱结束的很快,不是西撒人阵的士兵多么有素质,多么有纪律,而是这次的任务压的紧,必须维护好治安。

这批都是西撒最精锐的士兵了。

时间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此刻天已经黑了,码头上灯火通明,是整个城市最亮的地方。

远处海上,一阵汽笛声响起但却没有船只进入码头。

一阵螺旋桨的声音响起,三架武装直升机飞到码头上空开始盘旋。

地面上,西撒人阵的人立刻打出信号。

确认局部安全之后,才有一艘战舰开进港口。

战舰上全部武器都进入准备状态,在码头停好后,立刻便有一群美国大兵冲了下来,足足有小200人,快速接管了整个港口的治安。

而此刻,天上的直升机进入城市内部开始巡逻。

第二次确认安全之后,后续一大批战舰才出现在码头附近。

运输舰,登陆舰,咔咔咔咔的履带摩擦地面声中,先是10辆坦克从船上下来,后面是装甲车,运兵车,雷达车,指挥车,导弹车,运输车……

保护伞陆军正式登陆非洲大陆!

看着这些先进武器,萨莱穆·乌尔德·莱萨嘴唇都开始颤抖,心里忍不住骂了几句,羡慕嫉妒恨啊!

后面,那个17米多长的东1被拖拽车从运输船上拉下来的时候,萨莱穆·乌尔德·莱萨还是没忍住骂了出来,这他妈的叫私人武装!?

狗屎!!

……

咳咳,月中了,各位读者爸爸是不是赏赐一点月票啊!

另外,最近追定掉的有点多……

一点不是因为焰火更新慢的关系吧?

一定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