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搬弄是非(1 / 2)

加入书签

下雨天,大家不用出工,但是想要赚工分的人可以到村中心位置的仓库位置去帮忙干活。

至于干的活儿吗?

当然是编东西。

张大嫂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编东西,下雨天公社小学不用上课,所以张冬生和张小雨跟着张大嫂一起过来。

正好在玩碎竹签,搭房子,和村里别的小孩一起。

张大树送张小秋去县城了。张大哥也出门去了,张大嫂问也不回答。

八成是上山去了。

至于为什么上山还不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两个小家伙补补。

昨晚吃了一顿红烧肉,两个小家伙激动的好久才睡着。

睡前还在嘀咕着能够再吃一次肉就好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

外面下着雨,山上路滑,也不知道张大哥怎么样了。

张大嫂心绪不宁的编着箩筐,周围坐着也在编箩筐相熟的女人。

环顾了四周,没有看到张小秋,就跟张大嫂搭话。

“金花,怎么没有看到你家小姑子。”

张大嫂姓杨,名金花。

是张家村本村的人,张家村一共有四姓人,因为姓张的人多一些,所以建国前叫做张家村,建国后因为政策的原因,又叫做张家生产大队。

其余的三姓就是杨,吴,刘。

女人话音落下,旁边的妇女也跟着嘀咕。

“是呀,平时这种时候她都会过来干活的。”

杨金花心神恍惚,想到自己男人因为一点吃的大雨天还得冒着雨上山。

姑子一个女的,就是因为念过书的原因,就可以进城当工人去了。

心里不痛快,顺嘴就说了一句。

以后她都不会来干活了。”

周围的人听了杨金花这话心里都产生疑惑,却是都竖起耳朵听着,没人开口问。

话说张大树家的闺女虽然与张家村的闺女不同,是念过书的,但是毕业以后,每天都会给家里上工的人送饭,时不时的打猪草还有编箩筐赚工分。

张大树这人是疼闺女,但是还没有疼到没边,什么活也不干。

杨金花这一副不痛快的样子说出来,怕是有猫腻,想到人家张小秋是念过书的初中毕业了。

想来是有了其他的出路,不用靠着那么点工分吃饭。

所以,杨金花这才如此的不痛快。

如此便解释的通了。大家就更加疑惑了,张小秋为什么以后都不干活了。

第一个忍不住的就是富贵婶。

本来就气张夏立抢了自己儿子的工作,现在听到杨金花的话,哪里还能不发作?

“咋滴,大队长的女儿就不用参加劳动了呀?”

旁边一样得红眼病的人听了富贵婶这话还不得急忙附和。

“就是就是,老首长都说了劳动最光荣。”

这话说的杨金花心惊胆战,不用干活的那是什么人?旧社会的地主,坏分子杨金花是对公公婆婆的有些做法不满。

但是到底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一个人不好,全家谁也别想好过。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杨金花急忙解释,忘了出门前张大树交代了的等张小秋工作稳定了些再声张的话。

“不是,她到县城制衣厂当记货员去了,今天一早就走了。”

这事情一摊开来说,大家都眼红了,县城制衣厂呢,那可是进城当工人了呢。

一时周围都是酸言酸语了起来。

“哟,制衣厂工作的呀,一个月得不少钱的吧?”

“可不是。”

“怎么说最少也得十五快呢。”

十五块呢,还不用晒太阳,就轻轻松松的到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