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定增落地!(2 / 2)

加入书签

“感觉还是要避开前期被严重炒作的高位热门股票。”

“许多低位票也惨啊,都在历史新低的路上,一路狂奔了。”

“虽然如此,但这个时候想要斩仓止损,已经不太合适了,哎,熬着吧……后面只能是等‘财富路’苏总在龙虎榜上现身后,再补仓了。”

“对,苏总不现身,这盘面……我看呀,怕是很难稳住。”

在众多散户群体依旧相对悲观的讨论里……

下午1点钟开盘后,市场承接力量,开始进一步的减弱,而场内抛盘,也变得比上午更加沉重。

随后,由于卖盘增多,买盘减少两方面的影响。

沪指、深指、创业板指几大指数,均再度滑入水下,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单边走低的态势。

最终,下午3点钟收盘。

沪指、深指、创业板指均收跌超过1%。

其中,受到假期利好影响,上午被市场活跃资金热炒的‘数字金融’、‘数字经济’相关概念板块,及其热门股票,均走出了冲高跳水的套人走势,当然……在这种冲高跳水的走势里,仅以收盘结果而言,‘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两大概念板块,依旧位于两市概念板块涨幅榜前列。

除了指数低迷的表现……

两市成交额对比12月末的几天,有所放量,但依旧处于1000亿以下。

面对着这样的收盘结果,面对着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就遭大跌的市场,原本在元旦假期里有所恢复的做多情绪和做多预期,又顷刻间溃散、消弭,整个市场各大投资论坛、社区,各种散户聚集的地方,又再度被悲观的预期和观点笼罩。

当然,在散户、游资们被市场走势打击,对后市观点重新偏向悲观的时刻。

各大金融媒体、金融机构、知名财经大v们,依然坚持着唱多,重复地强调着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在历史最低位置,极具投资价值,且再度地吼出了沪指2000点,就是历史大底,牛市起点的口号。

可惜……

不管媒体、机构、大v们如何鼓动,如何唱多。

缺失新的重磅利好刺激,以及持续赚钱效应的市场,依旧还是无法吸引来更多的散户参与,无法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进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接下来的一周左右时间,各大指数均持续阴跌模式,走出了连续缩量小阴的态势,一步一步向2000点大关迈进。

而在这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市场热点乏善可陈。

苏禹在年末‘金融峰会’上提出来的‘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概念,市场炒了不过两三日,就彻底销声匿迹。

当然,在这期间。

苏禹及其‘禹航投资’各交易团队。

也没有针对市场,做新的布局,重新封闭后的‘禹航1号’基金,以及‘禹航2号’基金,依然按照苏禹在年前的投资策略,保持着15%左右的低仓位运行态势,一方面应对市场的持续回调,一方面也让交易员们在这期间,借用不高的基金仓位,充分锻炼盘感和盘面分析能力。

而也在这期间……

他、许仲基、徐详、高天合四人,在确定参与‘利讯精密’定增计划的情况下。

相约于粤州,会见了‘利讯精密’集团的创始人兼实控人王来春、王来胜两兄弟,最终敲定了‘利讯精密’的30亿定增计划。

按照双方最终的协商。

王来春、王来胜两兄弟承诺将按照市场定价,即定增计划发布后,市场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为基准,下调10%为最终定增价格。

商议完之后,1月13日,利讯精密集团,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了定增方案,并将定增方案,在第二日,即报请证监会审核。

而在‘利讯精密’向市场公开定增计划以后,得知拟定增价格,将大幅低于市场股价,场内投资者瞬间用脚投票,大量抛售利讯精密股价。

然而,当1月20日,证监会对‘利讯精密’申报的定增方案,给予审核通过。

市场得知参与定增的机构,居然有‘禹航投资’财富路,以及‘泽熙投资’解放南路的时候,不禁集体哗然,转而又开始疯狂抢筹‘利讯精密’的股价,致使‘利讯精密’在春节前的这最后十个交易日里,走出了极限探底,又连续暴力拉升的疯狂走势,成为了春节前,市场一道极为靓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侧面带动了已经连续回调了很久的‘苹果产业链’以及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相关股票。

且同一日……

天启锂业在海外对‘泰利森’的收购战役,也彻底落下帷幕。

最终,天启锂业耗资31亿,取得了‘泰利森’51%的股份,而后面在双方连续竞价中,考虑到收购成本持续飙升的‘诺克伍德’,在取得24%的股份后,选择了退出,至于借天启锂业之手,侧面收购‘泰利森’股份的‘禹航投资’,则耗资12.6亿,取得了‘泰利森’16%的股份,帮助天启锂业完成了对‘泰利森’的绝对控股。

在完成对天启锂业的15亿借款承诺,以及对‘泰利森’的股份收购后。

原本公司在‘禹航1号’基金净值除权中,结余的35.32亿资金,此刻就只剩7.72亿资金了。

且这7.72亿资金,还要扣除预留的3200万员工年终奖金。

于是,经过年末的这笔大额投资,公司从‘禹航1号’基金净值除权中,结余现金流,就只剩7.4亿了。

当然,算上苏禹前面借款给公司,没用完的经营现金。

公司在结余的可用现金流上,满打满算,就只剩7.6亿。

面对着只剩7.6亿的结余现金流,苏禹觉得之前与众人议定的资金用途,以及公司后续运营方案,自然就不可用了,必须调整。

于是,在清点完财务数据后……

他便重新召集了公司核心管理层,以及包括他在内的公司三位股东。

对公司后续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调整。

根据新的调整,他将5亿资金,划拨公司‘股权投资部’专用投资基金账户,作为公司后续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资金储备,余下的2.6亿,沉淀在公司的财务账户里,作为公司平常开支和一切运营所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