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晋江(1 / 2)

加入书签

本来去长寿村的行程,是与偏南地区官方的合作项目,却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样的意外。

偏南地区官方在表达了对节目组关心的同时,也特意让一位对长寿村所处地带熟悉的向导过来,既是向节目组和观众们介绍有关长寿村的风土人情,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节目组再走错路。

——偏南地区官方虽然在之前决定与节目组合作的时候,就已经进行过调研,知道了前几期节目遇险的事情,但是他们本来没想到,这次竟然也能继续倒霉的遇险!

原本预计要接待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节目组没有按时到达之后,一上直播就发现节目组在公路上出车祸,当时工作人员整个人都懵了。

真没见过这么倒霉的,虽然知道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缝,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节目压根就是连续遇险啊!

连滨海市地界都没能出得去,就先遭遇了车祸,还遇到了凶恶之徒。

从直播里看,嘉宾们可都受惊了。

工作人员看得都傻眼了。

这次节目组重新上路之前,那边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和张无病打了个电话,担忧的询问他需不需要什么帮助。

张无病抬头看了眼晴朗的天空和车外面划过去的景色,觉得心情一片大好,笑眯眯的让对方放心,而且派来的向导也很专业,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连司机都忍不住抬头,从后视镜里看了眼他。

……导演,话可以不用说这么满,真的,我觉得有点难度。

司机自从上一次在公路上遇到突然出现的年轻人,还有接下来的一系列诡异事件,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到头的公路,出殡时一样的哀哭声……他其实是有点被吓到了。

在得救之后,司机原本积攒了一肚子的怒火和后怕,想要咆哮狂骂张无病,比如“老子不干了,爱谁谁!”这种,将辞职信直接扔到张无病脸上。

但没想到,张无病的遭遇比他还惨不说,而且自己都一副逃生后惊魂未定的狼狈模样,看到他还赶紧过来关心他,问他有没有受伤,还主动给他加薪……

司机觉得这是自己遇到的最好的老板了。

事情少,脾气好,工资多,最重要的是人心也是肉长的。

张无病当时的模样,连司机看了都觉得惨,但张无病还能来关心别人……司机原本想要骂出口的话,就堵在了嗓子里。

于是他叹息了一声,还是决定继续干了。

原本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是张无病开播前临时扯起来的草台班子,谁都不熟悉谁。

但这几次节目跟下来,留下来的人竟然也渐渐有了家一样的感觉。

原本副导演和司机这样感慨的时候,司机还不以为然。

直到这次轮到他,司机才觉得……张无病这个导演,傻是傻了点,但真的是好人啊,好到让别人不忍心辜负他的信任。

司机稍微走神了几秒钟,就很快强制拉回了自己的注意力,全神贯注看向前面。

上次的事情可给他长了个教训,这次绝不能再出车祸了。

好在一路上都很顺利,众人原本提着的心也慢慢落回了原地。

在经过高速路口的时候,张无病还惊讶的看到了官方负责人的车。

要知道滨大和阴路的后续事情还在处理中,再加上海云观道长几乎整体负伤,所以官方负责人没有往日合作了习惯的人帮忙,自己忙得不可开交。

前几天张无病和他通话的时候,还听到他旁边人说,他已经连续好几天不眠不休,连吃饭都是随便面包加水。

但官方负责人此时却将车子停在高速路口旁边,自己依靠在车上,注视着车队从自己眼前经过。

他还笑着抬手,向车内众人挥了挥手臂,做了个“一路顺风”的口形。

嘉宾们也像是出去春游的小朋友看到了家长一样,开开心心的向官方负责人挥手回应。

燕时洵托腮侧眸,从车窗里看到官方负责人连续忙碌而憔悴的脸时,他忽然顿了顿,注意力被对方有些暗沉的前额吸引去,下意识起手掐算。

然后他掏出手机,给官方负责人发消息:[金火生灾,小心胃病,有时间去医院看看。]

官方负责人听到消息提示声掏出手机,在看到燕时洵的提醒时,面容上展现出一抹惊讶,随即笑着柔和了眉眼。

[好,等我忙完就去。]

谁说燕先生冷漠来着……对于熟悉的人,他明明是如此细水流长的细致温柔啊。

官方负责人抬头看着车队行驶得越来越远,心中感慨。

不过,这种被朋友关心的感觉,可真好。

官方负责人笑着,真心实意的将燕时洵当做了自己的朋友,而不仅仅是工作上对接的公事公办。

直到车队稳稳从之前出事过的地点驶过,一直到了下一个高速路口,官方负责人才放下心来,重新上车回了市区。

而商务车内,那位来自偏南地区的向导,还在笑着向众人介绍这次的目的地。

偏南地区想要扩展自己的旅游业,以此来拉动偏僻山区的经济,改善周边人群的生活水准,所以对于合作拍摄地点的选择,也是颇废了些心思的。

现在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上班族被折磨得身心俱疲,但盯着热门景点出游,却又要排队,排队,还有排队。

旅游高不高兴不知道,反正是没达到放松的目的。

偏南地区此次主打的,就是放松和养生,为城市忙碌的人群提供一处天然氧吧,不仅可以放松他们的心情,还能用纯净的环境调节他们的身体健康。

所以,长寿村顺势被推了出来。

长寿村本来叫山洼村,是偏南地区十万大山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村子。

但是几十年前,一队考察人员在山中迷路,误入了山脚的村子得救,然后就发现这个村子里老人的数量虽然多,但各个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在田间干农活的时候健步如飞,随便挑起几桶水都不在话下。

考察人员本来只以为村民们是因为常年劳作,所以身体状态很好,但没想到细问之下,这些老人竟然各个年已过百。

知道实情的考察人员惊呆了,忙问村民是怎么保持这样良好健康的状态的。

村民们想了想,也很困惑,说自己没有特意做什么,就是吃自己种的东西,喝山中的泉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考察人员没有怀疑,只是感慨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他们在离开的时候,依照职业习惯的带走了一试管溪水,带走了一捧黄土,想要回去顺便做个检测留档。

但没想到,检测的结果让考察人员大吃一惊。

这个村子的土壤和水源,都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处。

难怪那些老人们身体状态那么好!

这件事最开始在小范围里传开,后来被考察人员中的一位年轻实习生,写在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当做日记感慨山川的奇迹。

一些看到了这篇考察日记的人,觉得年轻实习生是在哗众取宠,因此对她进行了激烈的反驳。

怎么会有一整个村子都是百岁老人的呢?而且身体状态还那么好。

连京城最好的疗养院都不敢这么说。

年轻实习生忍不住拿出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话。

而同时,山洼村的位置也被人找到,又不服气的人亲自去了那里查看,还和实习生做了赌约。

实习生毕竟年轻,被人这样无端的质疑,气得她当场就同意打赌,而当时的网友就都是见证。

两个月过去,去了的人没有消息,很多人都觉得要么是实习生买通了那个人,不让他发现自己在说谎,要么就是那个人跑了,根本没去。

就在议论纷纷的时候,那个人突然重新出现在了实习生的社交账号下,情绪激动。

“大家,是真的!”

那个人发出来的话带着一连串的感叹号,并且组词颠三倒四,一看就是激动得不行:“那个村子真的存在,并且人人都能活到百岁高龄,太不可思议了!”

原本还在质疑实习生的人纷纷过来,询问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那个人说,因为山洼村在深山中,地理位置偏僻不说,并且周围磁场干扰严重让指南针失灵,他这个资深驴友都差点没找到地方,所以才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后来还是一个回村的中年人知道了他的来意,才把他带进了村子里。

“我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连我年轻时候受过的伤都在渐渐减轻,太神奇了!”

那个人激动道:“这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啊!”

听到这人如此盛赞山洼村,去过的实习生也力证那里的水土极佳,围观的人一片哗然,在错愕和不敢相信之余,又有点动心。

毕竟过了青春岁月之后,谁没点小毛病?积小成大,也让他们很难受,就算去了医院,很多要不了命但折磨人的小毛病也无法根治。

可是这个人却现身说法,说他的那些小毛病都好了,现在每天都像是回到了十八岁一样身体轻盈。

“就是可惜,因为是水土问题,所以我从那个村子离开之后,原本的毛病好像都慢慢找回来了。”

那人遗憾道:“所以我这次是准备打点好在城里的工作和事情,拿着存款去山洼村常住了。”

“奋斗了大半辈子,也该退休养老了。”

那个人这样说着,就没有再上过线。

这让看客更加抓心挠肝,想要知道这个村子到底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神奇。

好在那人提供了山洼村的位置和路线,让很多动心的人都顺势摸了过去。

这个村子就像是有神奇的魔力,所有去过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说自己的身体都因为那里的山水而健康了很多。

并且很多人都决定打点好在山外的一切,收拾行李到山洼村定居一段时间。

这种异口同声的赞美和追捧,让山洼村逐渐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人刷到了山洼村游记。

看着驴友发出来的照片里,有青翠开阔的山水,古朴秀美的村落,还有驴友本人和村中老人们开怀大笑的合影,很多人都不觉感慨,真是疗养的绝佳地点。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山洼村的名声渐渐传开,并且在传播途中,因为很多人都称它为长寿村,所以后来者也都忘了山洼村的本名,就叫它是长寿村。

偏南地区也因为网络上的事情而注意到了长寿村,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旅游甚至定居,也有人在这里开旅店,拉动了附近一带的经济。

在实地考察之后,偏南地区认为长寿村确实具有价值,所以在这次与节目组的合作中,才尝试着推出长寿村。

——只要长寿村成功,就能起到“伞”作用,辐射周围所有的村落,带动起他们的经济活力,而且修路开山的计划也可以稳步推进。

偏南地区几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一片大好光景。

“长寿村之所以会让人感觉更加健康,就是因为那里的水质非常好,是直接从上游下来的,中间没有经过任何污染,反而将山林土壤的有益矿物质带了下来,对人体自然调节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所以喝过那里水的人,都会有种不一样的感受。”

向导笑着对所有人介绍道:“这次各位也可以好好体验一下,长寿村最有名的菜式长寿鱼,是必须要尝试的名菜。”

“不过,各位观众朋友如果对长寿村好奇的话,请不要在网络上购买打着长寿村旗号的东西哦。”

向导还尽职尽责的冲着镜头提示道:“所有市面上号称是长寿村的农作物及泉水,都是假的,是无效的。”

安南原听了有些纳闷:“怎么这么肯定?虽然假的多,但应该也有真的吧。”

说话间,安南原还真打开了购物软件,果然发现了里面有卖长寿村农作物的。

但是无论是哪家店铺,评价都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说和普通的东西没什么区别,反而更加贵,就是智商税。

这些店铺中,也有商家无奈的解释说东西确实是亲自从长寿村背出来的,水也是现场从溪水里接的,绝对不存在假冒伪劣一说,可以提供现场拍摄的视频证明。

但是评论依旧有人愤怒,说自己觉得水难喝就倒进了鱼缸里,结果鱼都死了,绝对是这水不好。

不过也有人指出,家养的鱼不能直接使用这样的水,忽然改变生存环境,鱼受不了而死掉是正常的。

安南原翻了好几家店铺,越看越奇怪。

他知道这个东西就像是代购或者票贩子一样,肯定是有假的,但也不应该一个真的都没有吧?

向导听安南原说完疑惑之后,笑着解释道:“其实也不能说所有卖长寿村东西的,都是假的,其中确实有一些是从长寿村出来的,我在那边住的时候,也见过一些住在那边旅店的人是做这样的生意。”

“但是安先生有所不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是有道理的。”

向导耐心的解释道:“长寿村的水土要在长寿村才有效,就算你把水拿走,也是没有用的。出了长寿村,那就是普通的水而已。”

原本蔫嗒嗒的在背书的路星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还有这种事?”

向导点点头:“我老家就是长寿村附近的,那边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正处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而且磁场也很混乱,寻常的传统手段在山中都会失效,也因此才造就了那里独特的水土。”

“也有人说是因为长寿村有山神,不过我是不相信这种迷信的说法。”

他笑得憨厚诚恳,挠了挠头,说:“我觉得长寿村的水土之所以好,也是因为在山里没什么烦恼,而且周围人都很友善。你要是在城里边和别人吵架边喝,那也没有用啊。”

安南原:……你说的好有道理,我都相信科学了。

一直静静听着没有说话的燕时洵,这时才侧过被手掌半托着的脸颊,半眯着眼看向向导。

燕时洵曾经与李乘云去过偏南地区,虽然不是长寿村,但也是另外一个地处深山的村子。

当时是一位绝望的母亲冲到大路上,扑在李乘云的车前向他求助,说自己的女儿被认为是巫婆要被村民烧死,求求李乘云救她女儿。

两人本是过路,却没想到有这样的突发情况,李乘云便说这是天地的指引,让他帮助这位母亲,然后就随着这位母亲进了山。

那是年少的燕时洵第一次走过那样险的山势。

峡谷河水湍流,激烈拍击山崖,人只要掉下去,转瞬就会被水卷走,没有被救上来的可能。

然而连接两边山崖的,却只有两根麻绳绑着几根木头,就算作是桥了。

年少的燕时洵走过麻绳时大气不敢出,唯恐自己稍有不平衡歪一下身体,就会落入湍急的河中。

那位母亲带着他们去了一个偏僻的村子,他们到的时候,篝火已经被立了起来,绝望的女孩被绑在木架上无助的哭泣,说自己不是巫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燕时洵以为李乘云会救那女孩,却没想到李乘云只是看了几眼,就一揣手,退到了一旁,任由那位母亲如何求助都不为所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