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营销(2 / 2)

加入书签

电影上映前的口碑塑造很简单,找一下媒体吹一吹也就够了,重要是影片在票房上的表现。作为一部不受到观众信任的国产科幻片,哪怕有李赫的票房号召力,但只要电影质量不满足观众的需求,票房表现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点映开启前,就有坚定的李黑在网络上叫嚣,认为《流浪地球》会是李赫从影生涯的滑铁卢,也是事业由盛转衰的起点。

此前《流浪地球》做的口碑营销仍然不能打消观众的疑虑,许多观众都是半信半疑,决定等影片上映后,听听看过的人怎么说,再决定要不要去看。

反正春节档还有其他的影片,比如星爷的《新喜剧之王》,还有沈滕的两部片子,并不缺少好影片。

而在《流浪地区》的光环下,另外一部科幻喜剧电影就被忽略了,闷声发大财,那就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

作为疯狂系列的第三部,宁浩很聪明的没有用国产科幻片的字眼来宣发营销,而是把推广重点放在喜剧上,使得观众遗忘这部电影也算是科幻片的范畴。

喜剧电影一向是电影市场上热门的作品,沈滕就是因为滕式喜剧成为新一代喜剧大师,票房号召力与日具增。

此外,大哥程龙主演的《神探蒲松龄》被观众华丽丽的忽视了,现在不是以前了,以前的大哥可以称作华语电影代表性的任务,而且无人能比。

但是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大哥仿佛找不到观众的准心,摸不到市场的脉络了,或许也有可能是大哥老了,拼命三郎再也拼不动了,总之从《十二生肖》以后,拍摄的电影一部比一部烂。

影迷在一次又一次的支持大哥的过程中,信任被消耗殆尽,到新片《神探蒲松龄》的时候,舆论上都在讨论《流浪地球》,讨论《疯狂的外星人》,讨论《飞驰人生》,就是没人讨论《神探蒲松龄》。

大哥也很无奈啊,摊上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不趁着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的时候多拍几部影片,以后怎么办哦。

有志于春节档的影片都卖力的展开宣传,《流浪地球》自然也不例外,郭帆带着吴景和大刘一组,李赫带着子枫妹妹以及达叔李光杰一组,分别从尚海和京城开始展开路演宣传。

影片陆续的开启点映,口碑渐渐的扩散出去,不过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引来许多人的反感。这方面的问题李赫也和发行方讨论过,尽量控制宣传,不要过度营销。

有些观众很奇怪,你过度营销,他反而反感这种行为,然后对影片视而不见,简而言之,就是叛逆。

你越是想让我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我偏就不去,网上说的就是假,别想骗我的电影票钱。

不少观众都有类似的心态,其实也是这几年各大烂片过度营销所造成的怀疑的后果,这方面运用的最熟练的要数郭小四。

郭小四很奇怪,明明拍得是烂片,居然还有一大堆媒体给他说好话。这也就算了,媒体向来见风使舵,给钱就是爷。但是许多一线二线的明星也会为郭小四的影片吆喝,真不知道郭小四许了他们什么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