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平村(1 / 2)

加入书签

秋阳淡淡,洒满高低起伏的山岭。

这是无量山的余脉。

咆哮奔腾的盘龙江冲出高山峡谷,像跑累了的孩子,渐渐安静下来。

江面变得宽阔,水势平缓,沿岸是一带丘陵。大小不一的块块平原点缀其间,河网纵横,竟大有江南境象。

江边的小村,名太平村。

此处原本为大宋禁军屯驻处,后荒废。但不知何故,有一些人留了下来,久之聚成村落。人望太平,故名太平村。

这一带的江面变窄,近岸处处滩涂洼地。江边芦苇丛生。

此时芦花开的正好,鹅毛般的芦絮飘起,像下了一场雪。

离开那个寨子后,赵榛又走了两天山路。山势渐渐变缓,林木也稀疏起来,时能望见远山有人家。

那个寨子叫橡树寨。

寨子不大,不到百户人家。居民是大宋仁宗朝自关南逃难至此定居。

本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静过活。不想不知从哪里忽然来了一个喇嘛,说是寨子里有妖怪,定要捉妖。强令居民供给酒食,若有不从,便吹笛引来一条大蟒,将人咬死吸血。

这还不算,还要寨子每月一次祭供这蟒蛇。令在桥边备了网,若能捉住过往行客还好,不然就绑了寨子里的人替代。居民深受其害,却苦于无处可逃,只得强自忍受。

这次又到祭祀时候,桥边的人等了一整天,本自无望,不成想天黑时赵榛恰好经过,不幸作了祭品。

赵榛恍然大悟。

全寨的人对他感激涕零。寨主穆伦泰老人令人置备了丰盛的酒宴,盛情款待赵榛。一连几日,寨子里如过大年。

直到赵榛决意要走,老人才不舍的让他离开。临行送了一大包银子,且遣了一个熟悉路径的山民,将赵榛带出莽莽丛林。

当赵榛到达江边这个渡口时,天已黄昏。细细的雨飘下来,牛毛一般。江面一片烟。

赵榛隔岸喊了半天,才见对岸芦苇丛中,一只渡船慢悠悠荡了出来。

船上一身着淡绿色衣衫的少女,头戴青箬笠,正双手缘引着横牵在江面上的一道缆索,把船渡了过来。

那少女将船靠了岸,仍旧牵定缆索,笑吟吟地望着赵榛。

她最多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皮肤黑黑的,一双眸子却清明如水晶,看去像一只活泼的小鹿,明艳迫人,竟是说不出的美。

赵榛脸上一热,慌忙跳上了船。

船身一阵晃动,那少女抿着嘴,笑意盈盈。小怪忽跳到赵榛肩上,冲那少女挤眉弄眼。那少女满眼新奇,却只是笑。

赵榛坐在船头,将目光投向江面,不敢去看那少女的目光。

小怪俯身去在船舷上,伸下长臂在水里乱搅着。几朵芦花飞过,悠悠坠下,随江流逝去。

那少女见赵榛长身玉立,清秀文雅,不禁多了几分好感。

待得上岸,赵榛正自无着,忽听那少女开口道:“客官要去哪里?可曾定了宿处?”声音极其婉转动听。

赵榛忙回头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向那少女。

见她早已摘了斗笠,立在船头,一头长发随风,明眸皓齿,笑靥如花,竟自呆了。

那少女见赵榛的样子,扑哧一笑:“客官!”

赵榛方觉失态,忙不迭地答道:“我本齐州人士,自延安府返乡,途中遇盗,流离转徙至此。不识路途,还望姑娘行个方便!”

那少女又是一笑:“别文绉绉的了。我不是官差,可消受不起!我叫阿秀,此处是太平村。你要是乐意,不妨到我家住一宿。”

赵榛点头,连连称谢。阿秀将船拢在芦苇丛中,斗笠也不戴,手里拿了草鞋,光着脚跳上岸来。

那双脚却洁白莹润,像一截嫩藕,踩在湿湿的泥地里,煞是可爱。

阿秀引着赵榛,沿着一条流入盘龙江的小溪,上到一片土坡。

小怪似很是欢喜阿秀,伸了长臂,用毛乎乎的爪子去牵阿秀的衣襟。阿秀童心大起,双手拍着小怪毛茸茸的脸,做着鬼脸。

天色暗下来了。细雨蒙蒙,若有若无。

入目背山几十户人家,茅屋居多。溟濛的雨雾中,远处高高低低的屋檐,错落可见。

阿秀的家就在一棵大枣树下。三间草房,窗间没有灯光。院子不大,却很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