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赵家的邀请(2 / 2)

加入书签

陶罐很快失了温,冷似冰柱。徐二愣子不再去管背后的何老旦是如何的姿态,待久了,要是师娘煮好的饺子亦失了温,那就不好了。

少倾,杂院。

搬家的事情,一人一狐和徐三儿商量过。但学费委实太贵,到了中学堂后,总不好借钱去上学。而一间独栋的小宅子要价亦是不菲,无论租赁还是购买,花销都太大了点。其外,徐三儿并没有迫切想要搬出杂院的愿景,他认为住在此间不至于生出不适。

故此,搬家之事暂时搁置了下来。

“爹,师娘包的饺子,你趁热吃了。还有,别弄脏食盒,等明天,我要给先生还的……”

进了赁房,徐二愣子放下围脖,走到炭盆处,烤了一下火,对门内正在编着筲箕的徐三儿喊了一声。

屋外冷,所以过了立秋后,徐三儿就在屋内做了篾匠活。

“咱家也有饺子,你跑到刘先生家里吃,像什么样子。”

徐三儿打开漆木食盒,嘟囔道。

冬至,他也包了饺子,一直等徐二愣子回来。当然,他自己知道,他包的饺子和刘先生家里的饺子没得比。如刘先生家里的饺子,肉馅多,用的是磨了两茬的精细白面,而他用的是磨了四五茬的面,麦麸多,吃完后剌嗓子。

“刘先生今年没回洛城,我得给先生送节礼。”

“这免不了。”

剥开一个烤好的红薯,徐二愣子吃了几口,回道。

“送节礼?花了多钱?”

徐三儿听后有点心疼,“礼要送,但别太大方了。刘先生不缺你那点钱。对了,明天,赵老爷找你来福叔,还有我,去赵家做工。赵老爷说了,你快升入中一了,今后算是和赵少爷同窗,说让你多去赵家走走……”

每年一到秋冬,就是裱糊匠最忙活的日子。一是秋冬的风大,容易刮坏屋内的糊纸,二是春夏糊纸破了,还能捱受住,但到了冬日,会冻死人的。

来福儿是裱糊匠。

(七十四章有提及过。)

徐三儿主职是篾匠,偶尔兼职木匠活。来杂院的第一天,徐二愣子就让大牙婶帮忙照看一下徐三儿,不为别的,为的就是让她男人来福儿出工的时候能帮忙介绍一下生意。

来福儿和徐三儿这两人也往往搭活一起做。就譬如两人明日到赵老爷家里做工,一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而另一人则修缮屋里的摆设,桌椅、门框、窗扇。

“没花多少钱,一两角钱。”

事实上,送节礼花了四角钱,不便宜了。但徐二愣子不打算告诉徐三儿真的钱数,这四角钱他好赚,徐三儿难赚。此外,给先生送四角钱的节礼,并不算多了。倒不是他贪面,而是一两角钱的礼实在难拿出手。

人就是这么矛盾,徐三儿让他给郑胥吏送好礼,却又给先生送稍薄一些的礼。

“赵老爷家?好,我明天去走走。”

徐二愣子先怔了一下,然后回道。

再怎么着,也是邻居。赵家关于篾匠、裱糊匠、木匠等的杂活,也一直被徐三儿、来福儿包揽了,让二人赚了不少钱。固然这事离不了大牙婶这赵家女佣的撮合,但亦算是照顾。

至于赵老爷为何让他来赵家走动,这也不难猜,无非是先生任职的消息亦传到了赵老爷耳中。赵老爷可比何老旦懂分寸多了,不会让他难下台,所以去一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你这个准信就好。”徐三儿蘸着醋,大口吃着饺子,他喝了一口热腾腾的面汤,笑道:“你和赵少爷估计会有许多话说,交个朋友也是好的,等你到了中学堂,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题外话------

晚上十二点之前,还有一更。

另外,明天开始补盟主一意孤行126的加更。到时候会注明是加更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