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大魔王降临,退!退!退!(2 / 2)

加入书签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热闹了起来。

不少人的内心都浮现出兴奋的表情。

获得孟老关于伤寒的心得,这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一时间,不少人都开始摩拳擦掌,想要一较高下。

毕竟,今天上午的课,大家都意识到了孟老爷子的厉害,如果能得到他的传承书籍,这对于自己的提升而言,十分难得!

紧接着,孟义超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而台上,张学海却微笑的看着众人,笑着说道:“我作为下午的负责人,给大家来宣读题目吧。”

“第一条:偏枯。”

“请开始!”

偏枯?

此时众人都有些皱眉了。

偏枯,可以理解为偏瘫?

陈南不禁正色起来,今天的辩论很有含金量啊!

这个时候,很快就有人率先站起来的,是一名三十六七岁的中年人,他笑着说道:

“这句话原文是这样的,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胫大跛,易偏枯。”

“说的是肺脉壅滞,则喘息而两胁胀满。肺脉壅滞,则两胁胀满,睡卧时惊惕不安,小便不利。肺脉壅滞,则胁下至少腹部胀满,两侧胫部粗细大小不同,患侧脾胫肿大,活动受限,日久且易发生偏枯病。”

男子很有水平,他的出现,宣告着一件事:今天来参会的,没有一个是庸才!

陈南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得不说……如果没有收获内经专业级,陈南可能今天真的要尴尬了。

男子的话,很快得到了认可!

但是,这时候,一名四十岁的男子站起身来:“嗯,杨主任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王冰在其中注释比较清晰一点:若血气变易,为偏枯也!”

很快……

众人就开始了讨论,有人开头,就有人争辩,有人争辩,就容易引出新的答案和论据。

这就是辩论的意义所在。

孟义超站在上面,一言不发,但却留心观察着下面的动向。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其中。

张绍庭、王鹤宇,都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至于观点越来越新颖,想法越来越与众不同。

但是!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个男子站起身来说道:

“大家都在讨论后面,我倒是觉得……一开始就错了呢?”

“首先,错的是王冰,王冰说,若血气变易,为偏枯也,他把“易”解为“变易”是错误的观念!

这里是因为对“易”字理解错误,而导致断句也误。

内经原文,其实应该当断为:髀骨行大,跛易偏枯。而不是:髀胫大跛,易偏枯。”

男子这一番话说出口,顿时让现场安静了下来。

如果说刚才大家还在讨论偏枯这件事儿,那么眼前这个年轻人相当于直接掀桌子了,告诉大家:别讨论了,你们一开始就错了,你们对于内经断句都不理解,谈何理解偏枯!

陈南听见这话,顿时眉眼一挑,遇到高手了啊!

不得不说,这句话陈南同样存疑。

他收获的是就是王冰版的内经,所以他很清楚当时王冰解释时候,遇到的困惑。

孙沐抬眼望去,对面男子岁数不大,和他相仿的年龄,正是张绍庭口中,国医大师秦孝廉的孙子,秦庄!

而台上,孟义超老爷子听见这句话之后,顿时眯起眼睛,显示出浓厚的兴致。

此时,秦庄解释道:

“易绝对不是容易的意思,更不是改变的意思,这里的易当通“弛”,是“松弛”之义。

《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句中的“易”也通“弛”。这一点前人已有论述。

清代孙贻让《札连》云:案易并当读为施,说的是,易应该多做施。

而《素问-汤液醪醴论》云: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施亦作弛,筋脉祖弛。注云:弛,缓也。

所以,这里痿易、跛易、易即弛也。

甚至,不仅仅是古代的医学,就连文学,都是这么解释的。

《毛诗·何人斯》:我心易也,《释文》易,《韩诗》作施。《尔雅·释诂》弛,易也!

所以,这句原文,当断为:“肾壅,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骨行大,跛易偏枯。”

“差此一字,意思绝不一样!”

“好了,我说完了,大家可以开始反驳了。”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眯着眼盯着这个板寸头,嘴角上扬的男子,有些凝重!

遇到高手了!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件事儿。

男子的发言,接下来现场没有人再说话了。

因为大家忽然都觉得……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

而孟义超同样好奇的看着这个年轻人,有些惊讶,他能有这般理解?

孟义超拍了拍张学海:“这人是谁?”

张学海并没有被秦庄给唬住,因为……刚才的那一番话,这个年轻人根本到不了这样的境界。

只有一种可能,这是秦孝廉老爷子的东西。

张学海笑了笑:“秦孝廉的孙子。”

孟义超顿时笑了。

这个年轻人的出现,让几个世家子弟如临大敌,而现场更多的副主任级别的专家学者,都呼吸急促起来。

张绍庭眯起眼睛,在群里给孙沐发了个消息。

“@孙沐,沐哥,不能让这小子在咱们晋省装逼啊!干他!”

孙沐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准备!

他觉得,自己不逊色于对方。

孟义超微微一笑:“下一个!”

显然,他觉得这个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刚才秦庄的话,超出了他的能力。

秦庄此时,却得意了起来。

他觉得,晋省中医世家后人,不过如此。

而很快!

张学海说道:“瘅热焦渴。”

这四个字出现,顿时台下热闹了起来。

“这说的是舌干口渴的意思吧?!”

很快,有秦庄站了起来:

“这句话,出自原文,《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这条原文说是:如果热气留蓄于小肠,则肠中亦发生疼痛,并且发热消渴,大便坚硬不得出,所以痛而大便闭结不通了。”

孙沐握紧拳头,他没想到秦庄这么快!

说实话,这考验的就是对于经典的理解程度。

秦庄说完,笑着看着大家:“还有别的观点吗?”

秦庄忍不住笑了笑,他爷爷研究中医医古文的,对于内经的理解,很厉害!

孟义超点头一笑,不过……却不吭声,而是笑着眯着眼睛看着下面,期待着新观点的出现!

孙沐有些憋屈。

下一个!

老子一定干你。

别以为你快就了不起。

下一个,我要装逼!

谁也拦不住。

毕竟,这一条条文,太容易理解了,已经广泛应用起来,很少有人去质疑。

张绍庭在群里忍不住发了一条消息:“又让这货装逼了!”

王鹤宇“不行,绝对不能让了!”

就在众人安静的时候。

忽然一阵声音响了起来:

“错错错,全都错了!”

“原文都错了,谈何后面的理解。”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

“瘅热焦渴能被你理解成舌干口渴,也真的是有趣!”

““渴”的本义是“尽”。

《说文解字》:“渴,尽也。”

段玉裁注:“渴、竭,古今字。

古水竭字多用渴。”

《广韵·薛韵》:“渴,水尽也。”

《群经音辨》:“渴,水空也。”

可见,“渴”并非“口渴”,“渴”通“竭”。”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抬头望向陈南,满目惊讶。

这算什么?

用你最擅长的装逼方式打败你吗?

没错!

你刚才引经据典,很牛!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蒙了,这个沙龙……这么高段位吗?

这都尼玛什么选手啊?

你们满级大佬,就不能去高手区吗?非要来新手村虐菜?

一点游戏体验都没有,好吗!

众人瑟瑟发抖。

但是……

群里面却激动不已。

“我曹,这个大佬是谁啊?”

“管他是谁,反正把秦庄干了就行,来我们晋省装逼。”

而孙沐,却懵逼了。

这……这……这陈大魔王!

他怎么来了?

孙沐看见陈南的那一刻,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看见陈南如此怼秦庄,内心竟然出现一些安慰感。

嗯,这叫什么?

陈南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说道:

“所以,原文应该是: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解释:热气停留在小肠,则小肠热气太盛,使小肠津液焦渴而致糟粕坚硬干结,不能从肛门排出,从而表现出腹部胀痛而大便闭塞不通的症状。”

“我说完了。”

说完,陈南坐了下来。

而此时,现场一下子热闹的下来,秦庄盯着陈南,呼吸急促,他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似乎觉得陈南很有道理!

“张绍庭:我觉得这个大佬说的很有道理啊!”

“王鹤宇:嗯,是啊,有理有据,这个是个大佬,只是……这个大佬看起来好年轻。”

“赵涵郁:人不可貌相,说不定40了!不过……挺帅的。”

孙沐看着群里面这群人,无奈的叹了口气。

人家他妈的才25!

你们啊……

没有感受到大魔王的恐惧吗?

此时,孟老爷子,却面带欣慰的看着陈南,说实话……这个解释,才是孟义超最满意的答案。

很不错!

这个年轻人……

说话间,孟义超看着陈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

【叮!恭喜您,完成目标1:在辩论赛中,成功引起了孟老爷子的注意!(已完成)】

【目标2:进行三次争辩(当前1/3)】

【目标3:在辩论赛中一鸣惊人,评为最佳辩手(未完成)】

陈南看了一眼任务。

好吧……

完成一个了。

还差两个。

为了能得到孟老爷子身上的专家级奖励,陈南决定也不装了。

摊牌了……我是来装逼的!

秦庄没想到能被一个比起自己还小的年轻人争辩过去,内心多了几分憋屈。

来!

接着来。

而此时……

孙沐看见陈南出来,躺平了……

好吧,有陈大魔王,我出去费什么力气?

而这个时候,群里消息想起来。

“张绍庭:@孙沐,加油啊,最佳辩手能有孟老爷子的心得!”

孙沐呵呵一笑,去他妈的中医……

有陈南在,我……我算个屁?

孙沐现在看见陈南以后,已经绝望了。

什么心得?

能比道心不蹦重要吗?

自己看了看陈南的东西被打击成了什么样?

说实话,他现在看着秦庄,有些于心不忍。

陈南出现了……

比赛结束后,求这孩子的心理阴影。

“王鹤宇:就是,孙沐,别让秦庄这首都人来咱们这装逼啊!”

孙沐冷笑一声,轮不到他的……

他走的时候,能不哭,算我输!

张学海此时也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满是兴致:

“下一道题:跃!”

此时,顿时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跃?

就一个字?!

这……这怎么说啊?

孙沐很快眼睛一亮,他想到了!

《素问·脉解篇》的原文。

但是……

当他准备站起来的时候,忽然看见陈南眯着眼嘴角泛着笑,看着周围……

这个样子,把孙沐吓了一跳!

尼玛……

这样子,活脱脱的就像是来狩猎啊。

他显然已经有了答案,肯定是这样的!

他在等人站起来!

秦庄此时电光火石之间,想到了答案,他连忙兴奋的看了一眼陈南,激动的站了起来:

“《素问·脉解篇》: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跃字,王冰注:跃,谓跳跃也。

马莳注:阳气盛于阴分,而长于下体,故盛则为跳跃耳。

张介宾注:其有病为跳跃者,以足少阳脉下出足之外侧,阴覆于上,阳鼓于下也。

张志聪注:阳气入之于下,而仍欲上长,故病多跳跃也。”

“所谓甚则跃者,是因九月的时候万物衰败,草木凋零,人身的阳气也由表而入里,阴气旺盛在上部,阳气向下而生长,活动于两足,所以容易发生跳跃的现象。”

秦庄本身实力也很强!

这一次,他直接一连举例好几个。

每一个都很经典!

他要战胜陈南。

说完之后,秦庄眼神凌厉的看了一眼陈南,满是得意!

孟义超这个时候,直接看向了陈南。

而孙沐看见,陈南等秦庄说完,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露出了血盆大口!

没错……

他等不及了!

陈南笑着说道:“错,都错了!”

“通过这些翻译,可知古注、译文都把“跃”字释为“跳跃”。

但“跳跃”不是病证,因此,此注不当。

本篇内容是解释经脉病证的,从而表明此文“跃”字应当是一个病证名词。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注云:“按‘跃’应指病言,方与各节文例相合。

但‘跃’是何病,不详。旧注均不切。姑阙疑。”此注非常实事求是。”

“《说文解字》:“跳,蹶也。”

《广雅·释诂》:“蹶,跳也。”见“蹶”、“跳”二字可互训。

《孟子·离娄上》:“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朱熹注:“蹶,颠覆之意。”

《说文解字》:“蹶,僵也。”

《战国策·齐策》:“颠蹶之请,望拜之竭,虽得则薄矣。”

……

即今之所谓“跌倒”。人体行走偶而跌倒为失足,如果常常发生跌蹶就是病候了,这里只有这样解释,才与下文“草木毕落而堕”相合。因此,“跃”当是“跌倒”之义。”

“所以,跃,为蹶,是跌倒的意思!”

“你又错了!”

孙沐顿时兴奋了起来!

看!

就知道!

这个大魔王,他是故意的。

他明明知道答案,他就是不说。

他就是在等你说……

等你说了,他再打脸!

太险恶了。

太凶险了!

孙沐深知陈南的可怕,但是……没想到这人还有如此恶趣味。

真的太坏了!

但是……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看着陈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孟义超嘴角泛笑,看着秦庄面色神情呆滞,忍俊不禁。

呵呵,拿着家里大人东西出来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

只是……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

很不错!

只是……

还有吗?

孟义超连忙对着张学海使了个眼色。

张学海连忙说道!

“五脏阳以竭!”

秦庄此时已经杀红了眼!

他必须要战胜这家伙一次。

说话间,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

“句中的“五脏阳以竭”句,诸家均认为“阳气竭尽”。马莳注:“帝言病有不从毫毛而生,非由于外而生于内,五脏阳气皆已竭尽,津液充溢皮肤发为肿胀””

“说的是:有的病不是从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脏的阳气衰竭。”

瞬间!

他话音未落!

陈南站了起来。

“错!”

“又错了!”

“句中“竭”非“竭尽”之义,当通“遏”,“阻塞”之义。”

“竭、遏二字都为“曷”声,可以通假!

《墨子·修身》说:“藏于心者无以竭爱”,于鬯《香草续校书》于此文注说:“竭当读为遏,《诗·文王篇》:‘无遏尔躬’,陆释云:‘遏或作竭’,明‘遏’、‘竭’二字通用。”

所以说!

“竭”字古可通“遏”字无疑。

《说文解字》:“遏,微止也”,也即“阻止”、“止塞”之义。

《素问·举痛论》:“阴气竭,阳气未入。”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上焦竭善噫,下焦竭即遗溺失便。”

可见,“五脏阳以竭”是说阳气因为阻止于内,于是水气泛滥于皮肤,而造成病肿。”

“所以……你又错了!”

陈南眯起眼睛。

孙沐看见陈南的表情,连忙看向秦庄。

快了!快了!

道心就要崩了吧?

我就说嘛,我绝对不是唯一的那个……

……

ps:这个内容写的真的太难了,我没想到给自己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

查了很多东西,翻看了好几十个论文,这才找到了内经的一些问题所在。

今天没有按时更新,是希望把三次反驳写完。

让大家也看完。

所以更新晚了。

抱歉。

将近14000字,送到。

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