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三脉同诊救危症(2 / 2)

加入书签

他很清楚陈南的实力,在全国会议的时候,他就见到了陈南的不凡,甚至听说,陈南治好了国际友人!

医疗资源本来分布就不均匀,小地方的确见不到多少名医。

陈南见状,笑着说道:“这算什么事情?”

“大家直接进来就好了。”

“不过……提前说好了,一会儿要是献丑了,可不许笑话我啊!”

此话一出,顿时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会,不会!”

“哈哈,陈会长,露两手给我们看看!”

“是啊,您这可是我们请来最大的咖位了。”

“是啊,陈会长,教我们点绝活吧。”

……

听见耳边众人的声音,陈南内心多少有些触动。

眼前的这些人,都是中医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是最接地气的中医。

而提升自己一个人的实力,终究是有限的。

孤木不成林,自己接下来,还是需要提高一下中医从业人员的整体实力啊。

何元申摆了摆手:“别胡闹!”

“陈会长,你请。”

说话间,何元申打开了门,一群人瞬间收起了所有的笑容,朝着里面走去。

陈南进来以后,发现一个老人躺在床上,戴着氧气面罩,而监护仪就在一旁,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而老人躺在床上,时不时的身体僵直,如同抽搐一般。

看起来十分狰狞,甚至有些恐怖!

这种阵发性的角弓反张看起来就如同尸变一样,十分恐怖!

真正见过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吓人。

伴随着双腿抽动,那面部的表情都开始变得恐怖起来。

因为长期治疗无效,老人此时瘦弱无比,脸上的颧骨和眼眶骨清晰可见。

给人一种十分恐怖的气氛!

家属此时都在房间里,一个个表情黯淡,沉默不语。

穆承元有三子两女,最年轻的小女儿只有19岁,此时还在上大学。

“何院长,您来了。”

大儿子穆穗青连忙起身,对着何元申打了个招呼。

何元申点头:“穗青,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晋省中医医师协会的副会长,陈南。”

“陈会长水平很高,还是全国中医医师协会的理事。”

穆穗青瞪大眼睛看着陈南:“陈会长,您好,我知道您!”

穆穗青是从杏林苑的消息知道的陈南,他对这个敢于踢翻杏林苑红门的人十分敬畏。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年轻!

陈南点头:“你好。”

穆穗青顿时兴奋的说到:“陈会长,拜托您了。”

“我父亲……这个情况,我们现在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您救救他吧!”

说完,穆穗青直接对着陈南轻轻鞠躬,身后的几个弟弟妹妹见状,连忙站起身子,学着大哥的模样做了起来。

陈南连忙说道:“我一定会尽力的。”

说完,陈南朝着老人走了过去。

此时的穆承元看起来有七八十岁的样子,消瘦和病痛,让这位铁骨一般的老人,也变得憔悴了很多。

他在病床上已经躺了将近一年了!

从春天开始发病,到了现在……整个人瘦了40斤。

此时的穆承元忽然张开嘴巴:“啊啊……”

“哪哪……”

“别碰我!”

声音虚弱低沉,脸上有一种看似潮红的颜色,双眼及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强直抽搐。

陈南把手放在他肚子上,顿时感觉肌紧张一般的腹胀拒按。

“大小便怎么样?”陈南问了句。

一旁的女儿连忙说道:“已经……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大便了。”

“小便失禁,每天七次,差不多1400毫升左右。”

陈南闻声,点了点头。

面色凝重的把手放在了老人的手腕上。

但是,内心却多了几分凝重。

神昏谵语,四肢强直,大便不通……

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患者!

而且……

看着老人脸上不似正常的潮红,陈南脑海里只有四个字!

“回光返照!”

没错!

这种潮红,是不正常的潮红。

望诊,表在望形色,重在望神。

此时的穆承元腑气不通,神识闭决,阳气在外,却有离决之象。

阴气不内守……

这是阴阳相争,浮现于表的表现。

这是陈南望诊的第一反应。

随后,陈南静静的感受着脉象。

而周围众人盯着陈南,想要看看陈南如何诊疗。

当看见陈南第一反应是摇头之后,顿时大家也咯噔一声……

何元申忍不住想要问话,却看见陈南开始诊脉,便不再多言。

而此时,陈南细细的感知脉象。

通过寸口脉象的时候,陈南顿时皱眉……

因为寸口脉象接近于无!

只有寸口微微能感知到一点的细数。

可是……

这根本无法感受全身的。

陈南当即脸色一变。

这脉象竟然寸口都如此虚弱了吗?

周围的医生此时一言不发。

他们都给患者诊疗过,知道患者的脉象已经很难触摸到了。

这种情况,陈南该如何诊断呢?

陈南连忙说道:“我要掰开嘴巴,看看舌象。”

穆穗青点头:“陈会长,我相信您。”

陈南点头,他小心翼翼,掰开患者的嘴巴。

顿时……

一个腐腻的舌象呈现出来,舌根是红色的,但是腐腻的舌苔,很是恐怖。

大家此时都在盯着陈南,看看他的反应。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陈南并没有变得更加严肃,反而松了口气。

何元申无奈说道:“陈会长,我们真的是无从下手啊!”

陈南点头:“的确!”

“有点严重啊!”

此话一出,众人的脸色,没有太多波澜,这个结果……大家都很清楚。

而穆穗青身躯一颤:“陈会长……还……还有救吗?”

说话间,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陈南笑了笑:“不急!”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最起码……”

“胃肾二气尚存,可救。”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侧目看着陈南,满是震惊。

可救!?

他们清楚的注意到了陈南的用词。

这怎么下手?

手上脉象都无法把握了,还怎么下手治疗?

陈南此时忽然说道:“把患者的袜子脱了。”

众人闻声一愣。

脱袜子?

脱袜子干啥?

不过,穆穗青很是配合,连忙脱了患者的袜子。

大家都瞪大眼睛,看着陈南,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而此时,陈南再次开始把脉。

寸口脉细数微弱!

而当他切双趺阳脉的时候,却感觉,滑实有力!

而双太溪脉稍微有力。

这是好事儿!

胃肾二气尚存,就可以试试的。

此时,何元申连忙问道:“怎么样了?”

陈南认真说道:

“诊断为:春瘟,证属痰火扰神,湿浊中阻。”

“患者神昏,乃是因为温热疠毒入里,毒火灼液成痰至清阳不升,湿浊中阻病入卫气之间。

治当首先运转中州以除湿豁痰,开窍醒神。”

听见陈南的话,一旁的一名医生连忙问道:“陈会长,冒昧打扰一下!”

“您刚才的诊断手法是……”

陈南淡淡说道:“三脉同诊救危症!”

此话一出,顿时周围众人连忙开始记笔记。

而何元申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陈会长,您能好好解释一下吗?”

陈南点头,说道:“其实,我刚才三脉同诊,用的是传统的三脉。”

“也就是寸口脉、双趺阳脉、双太溪脉。”

“《黄帝内经·素问》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趺阳脉学·下篇·断疾病预后》曰:“诊趺阳脉对疾病预后起着决定性判断作用,有着预测吉凶生死之重要性。”

“危重患者,可以通过趺阳脉进行预测!”

“三脉诊法是以诊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

三脉同候多用在寸口无脉或观察危重病患者时运用。

若寸口脉微弱,但趺阳脉有力,示胃气尚存,有救治可能;若无,则胃气绝,难救。

而太溪候肾气,先天之本,存则若树之有根,无则根断,难救。

临床实践证明,危症三脉同诊有生死相关的诊断意义,是中医临证时决断生死,救治危症的一大优势。”

“大家以后可以试着用用!”

此话一出,众人一言不发,认真记录,录音功能早已打开!

陈南的一番话,让现场每一个人,都竖耳倾听。

实力!

这就是实力!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于陈南的尊重,平曾几分。

陈南这时候说道:

“方子的话……拟三仁汤加减。

处方:杏仁12克,豆蔻仁6克,薏苡仁15克,通草10克,厚朴15克,竹叶8克,滑石15克(布包),甘草3克,胆南星8克,法半夏10克,水牛角25克,石菖蒲8克,郁金12克,连翘15克。”

一旁的何元申连忙开始记录。

写完之后,好奇的问了句:“开几服药?”

陈南犹豫一番:“两副药!”

“两副……够吗?”何元申犹豫的看着陈南。

陈南笑了笑:“够了!”

“连服2剂之后,患者会咳吐黄绿浓痰一次,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痰阻碍呼吸,造成危险。

之后,患者的神志会稍清,问而能答,但不知所云。”

“这个时候,你看看舌脉,”

“到时候,患者应该舌红,苔黄燥少腻。

脉象依然是三脉并诊!

而此时,患者寸口脉细数,趺阳脉滑实,太溪脉微有动。

这说明,经治见中州运转已启动,但见其邪有化燥之势。

此时,更方!

用小承气汤通腑祛邪,使疠毒随便而去。

处方:枳实12克,厚朴20克,生大黄8克(后下),12小时连服2剂。

这个时候,大便就应该出来了,下燥屎2次,腹胀拒按缓解,肠型消失,神志较前转清。

此时,续予三仁汤加减,方同前,共服6剂。

六副药之后,患者咳吐浓痰由黄绿转白,神志明显清醒,但渴而喜冷饮,饮食渐进。

舌红,苔薄黄少津,寸口脉滑,趺阳脉似浮滑稍有力,太溪脉缓而有力,此乃胃气已振,肾气渐复。”

陈南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把周围众人看傻眼了!

一下子,开了三次方!

这有这样的人吗?

这就是高手吗?

就连患者吃完药之后的反应都能猜到?

这……

这也太……

一时间,所有人都傻眼了。

就连何元申也有些茫然,瞪大眼睛看着陈南,很想问一句话……

这个,开个方子,也能玩出这样的花样来?

是不是太……太神奇了?

而且,陈南一下子开了三个方,六天,每两天一个方,甚至预测到了患者之后的情况。

这……

有点超出了何元申的理解范畴。

陈南笑了笑:“后天就要过年了。”

“不过……你也别担心了。”

“如果发现和我说的不一样的话,给我打电话,我过来。”

……

ps:求月票哈……大佬们!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