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做了一场秀(2 / 2)

加入书签

    盛长柏管不到盛长枫的学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督促。

    但是偶尔的时间,足够提醒,警醒盛长枫,出去了之后,不要惹事。

    盛长枫算起来年纪已经不小,现在已经十九,明年就二十,将要及冠,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但是亲事,完全没有被提起过,盛紘还是抱着盛长枫能够高中进士,然后娶高门贵女的打算。

    以盛长枫的年纪,就算再等五年,等两次科举,也不算年纪太大。

    然后盛小七盛长桐,已经发过蒙,开始治学。

    虽然这孩子跟他母亲一样,在家里就是一个小透明,不被人重视,容易被忽略。

    但是毕竟一个男孩,就是家族兴盛的一份希望,都有一份读书中进士,壮大家族的可能。

    盛紘还是为这孩子请了一位塾师在家教导。

    虽然塾师的水平,远不如当初的庄学究,已经四十多,也没通过过几次发解试。

    但是教导刚开始学经的盛小七,也是绰绰有余。

    毕竟没了恩情的羁绊,盛家现在还真请不到大儒到家教导家族子弟。

    要不然现如今的盛长枫,也不用到外面求学。

    盛小七这孩子就真需要教导一下了,时间不长,教导不了太多的知识。

    但是足够盛长柏,帮着孩子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朝廷上的局势,也随着英国公被安抚,暂时的缓和了下来。

    这次也算是赵宗全对英国公进行了妥协。

    毕竟把救了自己老婆的恩人之家,都给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

    这在大周,已经是仅次于砍头的处罚。

    赵宗全的名声,也得到了不少的损害。

    就算是皇后当众作了一场秀,为了邹家一国之母,都放下了面子。

    但是这也改变不了,邹家这种对赵宗全老婆有救命之恩的人家,下场凄惨的现实。

    虽然朝臣这次都是夸奖赵宗全没有徇私,处事公正,律法严明,但口头上其实也代表,不完全群臣内心真实的想法。

    随着时间过去,桓王和顾廷烨在江南的公开露面的消息,传回汴梁。

    本来汴梁城里一触即发的局面,又平稳下来。….

    也是随着两个人的公开露面,两人被刺之案的经过也流传了开来。

    两个人自从南下巡盐,遭遇刺客无数。

    刺客太多,杀不到两个人跟前的不用多说,毕竟两个人带走的那么多禁军精锐也不是摆设。

    这一次是两个人在苏州,遭到了算计,遇上了百姓拦驾喊冤。

    桓王为了表示亲民,就准了百姓上前。

    没想到这位拦路喊冤的平平无奇妇女,竟然是一个刺客。

    趁着上前说话的功夫,掏出一把匕首,就朝桓王刺了过去。

    桓王反应不及,顾廷烨飞身扑救,就挡了上去。

    确实是顾廷烨为桓王挡刀,被匕首刺了两下。

    但是顾廷烨毕竟被顾廷烨从小给打到了大。

    挨最毒的打,叠最厚的甲。

    顾廷烨挨打的经验最丰富,抗击打的能力也极强。

    没有被伤到要害,顾廷烨虽然受了伤,但是不重。

    没有到什么当场倒下,就不知生死的地步。

    英国公看样子被安抚了下去,顾廷烨也确定还活着,军方的巨头都没有事,禁军看样子,还都在赵宗全的掌握之中,赵宗全的皇位也就还能继续的坐下去。

    梅花开完,桃花开,桃花开完,梨花开,时间也到了四月份。

    “仲怀,这次你和桓王殿下,南下这一趟,成果斐然啊,算是给国库缓了一大口,我岳父都让我替他谢谢你。”

    出去了将近半年的桓王,顾廷烨巡盐回返了汴梁。

    两个人对于盐税的处置,还是只理清了账目,收缴了今年的盐税。

    没有敢大规模追缴往年的欠缴。

    但是不用上交欠税的,都是有背景,有靠山的,像是顾廷烨本人这样的大户。

    下面的小喽喽,当然不在这种宽赦的范畴。

    这些人算是养大的韭菜,让桓王和顾廷烨割了一个干净。

    两个人带回了将近二千万贯的财货回汴梁,起码有两三个顾廷烨的身家,给国库缓了一口大血。

    钱带回来之后,盛长柏的老丈人,管度支司的三司副使海大人的日子当然就好过多了。

    度支司没钱,是真的有为难,见到哪个衙门都是催钱。

    还有一点要说,虽然朝廷有很大的赤字,往年有许多该发的欠款,并没有能发放下去。

    但是赤字基本上都是账面上的数字,拖欠最多的就是军费。

    这种问题,早就被武将军官,自己吃空饷给解决了。

    就是实际上真的有士兵没有领够俸禄,也不存在补发的可能。

    就是士兵本人也不会抱有这种奢妄,今年的俸禄能发足,也就很满足。

    所以这些钱,带回来之后,大半真的就存到了国库里面去了。

    “都是为国做事,海家伯父不必谢我。倒是我真的要多谢谢你,我都听常嬷嬷说了,蓉姐儿在你们家叨扰了好些时间。”顾廷烨回道。

    “这个都是小事,我家女眷都还挺喜欢你家蓉姐儿的,你有事出京的话,让你家蓉姐儿继续在我家住没问题。”

    盛宅虽然远没有顾廷烨的澄园大,但是给一个孩子留个院子住,不算什么问题。

    关键这个孩子不是熊孩子,不影响盛家的生活,不算是个什么事。

    “我一离京,就让蓉姐儿住你们家也不是一个长久之道,我也该为蓉姐儿找一位母亲照顾着了。”

    总算是挨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出了顾堰开的孝期,顾廷烨立马又想要娶媳妇了。

    顾廷烨完全不缺女人,各大青楼里面到处都有行首是红颜知己,还一直想着要娶媳妇。

    可能就是早些年一直娶不上一位贵女媳妇,给顾廷烨留下的执念。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