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绣春楼4(1 / 1)

加入书签

珠儿唰的拔出宝剑,厉声道:『我看谁敢!』公孙炽为防闹大,不光查不到线索,就连七七都可能见不到,于是赶忙赔礼解释,又每人给了几两银子方才罢休。

约一炷香时间,公孙炽四人猜测如果是七七的话,肯定是被绑架威胁才会在这里,正在思索怎么再去壁厢小竹时。

突然一声铜锣响彻绣春楼。只见老鸨笑脸盈盈的说道:『让各位客官,久等了,红拂姑娘到了。』楼内顿时鸦默雀静。

但见一丫鬟轻轻打开「红阁」房门,众人喔的一声向红阁望去,然后又是嘘的一声叹息,因门后有珍珠吊帘遮蔽,不能直接看清房内,透过珠帘隐约可见房内一红衣女子坐于榻前。

珠儿推了一下公孙炽道:『你看,那是七七姐姐吗?』公孙炽道:『体态倒有几分相似?看上去能自由活动不像是被绑架了。』珠儿道:『说了等于没说,我看就是姐姐。』公孙炽道:『你莫急,说不定只是长的相似而已。』

这时一丫鬟悄悄从门内递给老鸨一个纸条,老鸨看后微微笑道:『今日金城达官显贵、才子俊杰齐聚绣春楼,是我绣春楼的福气,但是各位客官都知道,我家红拂姑娘才貌出众,广寒比嫦娥,汉宫赛飞燕,凡夫俗子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所以红拂姑娘今日的规矩是以诗会友,请各位客官以红叶为题,做诗一首,要求字数越少越精简越好,以一炷香为限,各位客户开始吧。』

此话一出绣春楼又热闹了起来,一楼大厅一个胖胖的男人道:『都说红拂姑娘多才多艺,莫不是要选个穷酸秀才不成!』一个喝的微醺的人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这不公平,我等不会作诗奈何?』旁边一书生打趣道:『周老板,就你这整天醉醺醺,在家里母老虎面前大气不敢喘一声,你会作诗红拂姑娘也看不上你,你还是算了吧。』惹的众人哈哈大笑。

周员外道:『你懂什么,我那是懂得怜香惜玉,糟糠之妻不可弃。等你有老婆了你就知道了。』众人听的又是哄堂大笑,周员外也不在意。

少时,便有人写好了诗,陆续传了过去。珠儿看到心里焦急,说道:『我越看越像是姐姐,公孙大哥,你别愣着了,赶紧写首诗打败他们,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公孙炽道:『写诗不难,难在用字少,你容我想想。』珠儿急道:『你快想啊,香都快灭了。』公孙炽做了个嘘的动作说道:『有了。』立马题笔写下。珠儿读道:

『秋过香山红叶愁惹花羞。』

心急道:『你这也叫诗,不行不行,看来要我想一首了。』

公孙炽笑道:『莫想了,送过去便是。』

珠儿道:『你这……』

公孙炽笑道:『我自有我的道理,相信我。』于是让李飞送了过去。

一炷香罢。老鸨从红阁走出,笑盈盈的说:『各位客官久等了,今日真是才子齐聚,各位的才气在我看来个个都是状元之才,不过红拂姑娘眼光高,她挑出了喜欢的三首,他说不光字数少,还非常有意境,我来给各位宣读一下。』老鸨清了一下嗓子道:『第三首是琅琊台的袁公子,二十个字。』诗曰:

『秋来万木黄,

枫叶醉红妆。

日迟晓风软,

数枝伴秋香。』

众人听后懂与不懂得都齐声喝彩。袁公子起身作揖。

老鸨又道:『第二首是焦叶坊的杜公子,十七个字。』诗曰:

『秋枫红叶几多情山自明春花不谢秋枫红。』

老鸨一口气念完憋的一脸通红。众人一阵唏嘘,这也叫诗,怕是三岁小孩也不会如此做诗吧。老鸨也是一阵尴尬道:『各位稍安勿躁,我先宣读结果,红拂姑娘说了,稍后会为诸位破题。』

众人一阵唏嘘之后才又安静下来。公孙炽默念了一遍,叹道:『妙!好诗啊!』

珠儿道:『好什么啊,我看比你题的还遭,莫不是姐姐脑袋混乱了。』公孙炽笑了笑也不接茬。

只见老鸨又道:『第一首是碧水阁的公孙公子,十个字。』诗曰:

『秋过香山红叶愁惹花羞。』

众人又是一阵议论,珠儿瞪大了双眼显得不可思议。但又抑制不住兴奋道:『公孙大哥,你得了第一,真行唉,你是用了什么迷魂法吗!』

公孙炽笑道:『什么迷魂法,我这可是正经诗。』

这时一个青衫书生按耐不住,拱手说道:『我等不才,未解其中深意,请红拂姑娘解释一下,也好让我等心服口服。』

众人随声附和:『是啊!解释一下!』皆齐齐望向红阁。

隔着珠帘但见一道红影缓缓站起,轻摇团扇左右踱了一回说道:『各位,小女子就献丑了,先说袁公子这首,意境优美,让人不禁联想置身于枫林之中,想必诸位都听的明白,我就不过多解释。可惜的是字数偏多,所以我将其位于第三,而杜公子这首妙在是首连环诗。』

『秋枫红叶几多情山自明春花不谢秋枫红。』应该是:

『秋枫红叶几多情,

叶几多情山自明。

山自明春花不谢,

春花不谢秋枫红。』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杜公子好文采,红拂姑娘才情可见一斑。杜公子起身作揖以示感谢!脸上露出莫名的得意。

红拂又道:『所以,我将杜公子这首位于第二,而公孙公子这首诗更妙,因为是首连环回文诗。』

『秋过香山红叶愁惹花羞。』朗朗读来是:

『秋过香山红叶愁,

山红叶愁惹花羞。

羞花惹愁叶红山,(第二句倒读)

愁叶红山香过秋。(第一句倒读)

『此诗山中带秋,秋中见红,红中又连着山,意蕴之悠长,字数之简练可谓枫叶诗中的佳作,所以,我将其位于第一位,不知诸位可有不同意见。』

红拂姑娘说完,立时响起一片喝彩之声,俱赞红拂姑娘讲解的好,心服口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