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斗气(1 / 2)

加入书签

走出曾大丫的卧室,陈阳就急匆匆地就下了楼,想着去木材加工厂订做一套储药箱柜,盛放中药材。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响了起来,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是牛万青打来的。他接通后,道:“牛院长……好,可以,我在家等着。”

挂了电话,陈阳下了楼就去卧室换了衣服,等牛院长派车来接他去医院就诊。

这时,手机又响了,陈阳看了一眼是田丽打来的,接通后笑了笑道:“田姨好……哦,刚才牛院长给我打电话了,我,我马上就过去。”

嘿,这么巧,医院那倔强的老者竟然是田姨的老师?

一刻钟左右,陈阳坐着牛院长的专车奥迪a4,赶到了中西医医院。下了车,他正好看见办公室黄主任、高大志和刘志祥从门诊楼出来。

下了车,陈阳快步迎着他三个走了上去,问道:“患者什么情况?”

黄主任看向了高大志,示意他来回答陈阳。患者的病情,他也不是很清楚,刚才接到牛院长的电话,就去了病房楼。

此刻,高大志和刘志祥脸上都有些尴尬之色,毕竟他俩都是名校毕业,且也都发表过学术论文,在中医界有他俩的一席之地。而眼前的陈阳呢,一个刚从山上下来的小子,医术野路子出身。

可两个人的医术呢,却不如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山野小子。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技不如人,很快就把尴尬之色压下去了。

高大志脸色一囧,客气的伸出了手:“小陈医生,打扰你了,感谢你来帮忙啊。”

由于刘志祥和陈阳关系不错,用不着这么客套。他冲着陈阳点了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陈阳也急忙伸出手握住了高大志的手,道:“高主任不用客气,我们作为医者,治病救人应该放在首位。刚才在电话里,牛院长和我说患者是急性胆囊炎,现在怎么样了,先说病情吧。”

“好。”高大志也不磨叽了,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示意陈阳先走,然后几人边走边说。

刘志祥张了张嘴,本来想跟陈阳说几句话的,但却没这个机会。他微微叹了一声,然后也赶紧跟了上去。

高大志说道:“患者姓何,今年65岁,腹痛一日,然后来我中西医院就诊,经过急诊科诊断后发现患者右上腹疼痛,b超回报,胆囊区附近有炎性肿块,胆囊壁毛糟,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本打算做手术治疗,但是患者畏惧手术,坚持要用中医治疗。所以邀我会诊,我诊断发现,患者发热38.5度,右上腹胀痛,咽干、口苦、恶心欲呕,大便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滑。”

“符合大柴胡汤证,遂用大柴胡汤一剂,患者稍感缓解,但是疼痛仍在,效果一般。西医也用了抗生素治疗,效果也一般。我们再劝患者手术,但患者仍坚持用中医,所以我们就和黄主任商量了一下。他就向牛院长作了汇报,就请了你医来会诊。”

陈阳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伤寒论》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按照高大志的说法,患者的确符合大柴胡汤证的症状,患者有发热症状,心下痞硬就是上腹胀痛;呕吐并不实指呕吐,恶心干呕,嗝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下利包括泄泻和便秘。

而且从患者其他症状来看,患者的确是病在少阳经,用大柴胡汤治疗应该是对证的。而且中医也用大柴胡汤来治疗胆囊炎,不过一般都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的也轮不到中医去治。

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陈阳也陷入了思索。

根据《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这都是前人对胆囊炎辩证的一些记载,只是现在这种急腹症也轮不到中医治了。

正说着呢,几人就来到了住院部的病房楼,患者还躺在病床上低声呻吟,但是儿子不知道去哪儿了。

高大志指了一下老者,看向陈阳道:“这就是患者。”

陈阳点了点头,走到床前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由于这老头脾气倔,高大志觉得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下,俯下身子看向患者道:“老哥,这是陈阳医生,一会儿他来给你诊断,你配合一下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