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遣散(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他也知道在大唐吃饭实在是没辙,只有蒸煮炖没有炒菜,因为根本就没有食用油。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在大宋之前华夏的就餐形势都是分餐制,总共就那么三两种菜品,一人一个小矮几能放的下,而且很卫生。

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随着食用油的普及,炒菜的出现,菜品花样不断推陈出新,每一种菜肴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时候如果还采用分餐制,要想吃的丰盛点,那么一人面前一张大桌子,十个人吃饭聊天说句话得用吼。

况且一桌子吃饭也能增进感情,能凑到一桌子的都是相互信任的。

所以华夏就餐形势不是不文明,作为深受瘟疫困扰的华夏人太懂得分餐的重要性,只不过菜品太丰富,情谊也太重,才从宋朝开始流行聚餐制。

没有食用油,但李佾还有其他办法。

到厨房的路上,想了想,叹了口气。

从厨房要来许多鸡蛋和韭菜,另外找来许多面粉,让人送到三进院。

三进院有厨房,那里是一些门客自己做菜的地方。当然,以李佾现如今的形势,是一个门客都没有了。昨天最后一个门客是偷偷摸摸跑的,连月例钱都不要了。

到了三进院,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几乎魏王府的人都到齐了。

李佾看向丁大全,丁大全立即递上来一份名册。

扫一眼略感欣慰:“以魏王府如今情形,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留下来,让本王倍感欣慰。”

魏王府本府这里,里里外外有二百多人,而名册上只有十八人。

丁大全小心翼翼瞄一眼,迅速低头嘴角抽搐一下:“殿下,想离开的人太多,奴婢索性就记下来想留下来的。”

李佾张了张嘴,扫一眼名册,一时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十八个人,十二个侍寝过的宫女,丁大全以及管账房的太监,另外就是四名侍卫。二百多人,留下来的不到零头。

树倒猢狲散,树还没倒就差不多跑光了。

向四周众人拱手抱拳:“李佾之前不知天高地厚,做事鲁莽,而且无恶不作,也牵连了诸位没有好的前程,在这里向诸位赔个不是。”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钱财要给,已经说的遣散费一文不少,但李佾想着不如再给大家一份营生。我现在做两样东西,大家学会了至少衣食无忧。想尝试的都到前面来,女人上手。”

宫女们走到一张张长条桌前,桌子上摆放着面盆,面盆里有面。

就是柳芸儿也对李佾要做什么比较感兴趣,不由得站在他身旁。

“首先第一步是和面,和面都不会的以后自己去学。娇耳大家都吃过吧,或者街口的馄饨……”

“和完面先醒着,咱们剁馅,鸡蛋已经摊好,以后大家喜欢吃碎一点的也随意。鸡蛋和韭菜撒盐拌好先等着。账房,你去拿钱,现场咱们就发遣散费,面醒着得需要三刻钟。”

珍宝阁那里都是贵重的财宝,而王府日常用度在账房也有一些,大约有存银四五千贯。管账太监取来钱财,一人一贯钱一个金饼子,每个人的散伙费都是李佾亲自递在手里,每个人还都拍拍肩膀嘱咐以后要注意安全。

柳芸儿神色依旧冰冷,但眼神里却更多一些厌恶,甚至刚刚因为娇耳的一些好奇也荡然无存、聪慧的她自然的认为这是李佾虚伪的收买人心,心里指不定怎么骂对方忘恩负义呢。

发了钱财,亲自动手给他们示范包饺子和包子。

当第一锅饺子出锅后吃着从未有过的美食,那些离去的人突然间有些不舍。

话说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坏事,偶尔做一件好事那叫回头是岸,那叫放下屠刀,此刻的众人对李佾的观感就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