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皇帝要抄家(1 / 2)

加入书签

叶小宝腰身弓的更低了,却毫不犹豫的说:“太史局主要是抄录,整理,保全,奴婢觉得太史局没有任何纰漏。不过奴婢觉得太史局也有隐患。”

“哦?是何隐患?”李佾来了一点兴趣。

叶小宝:“太史局书籍典藏不禁火烛,虽少监天天提醒火烛不能进,但依旧有隐患。奴婢曾问过少监,少监说现在太史局所在不是专门用来存放典籍的,但大明宫兴庆宫和太极宫也没有,单独建造又耗费甚巨。”

“小小年纪倒是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李佾一指旁边凉亭,“取笔墨纸砚来。”

皇帝出行随从太监都随身携带笔墨纸砚,丁大全取过来立即铺开研墨。

李佾提笔写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写到这里略微停顿,随后放下笔。

不改了,改不好!

不过写到这里,以自己的身份却有点意犹未尽更让人遐想的意境。

“丁大全……”

“拿着这个,让他们六个每人只看一遍,然后默写一次,排好名次。”

招招手带着其他太监离开,指着四周问道:“朕对太史局和著作局没有直观的认识,以你们来看,这东宫里哪一座大殿的殿基盖上三层楼可以当做太史局,哪一座可以当做著作局。”

一名老太监惶急的大喊:“陛下万万不可,这里是东宫,绝不能……”

李佾不耐烦的摆摆手打断对方:“朕是问你们哪一座合适,不是问你们是否要搬过来!”

那老太监还要再说,其他太监立即捂住他的嘴。再说下去恐怕就要招来杀身之祸了。况且这些事情是三省六部宰相的事情,一个太监操什么心!

另一名中年太监连忙欠身:“回陛下,崇文馆如果稍加修缮就可以当做太史局。”

“宜春宫稍加修缮可做著作局。”

李佾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思忖原来的布局和未来的布局。

太极宫、掖庭和东宫必须处理,那些老太监也必须妥善安置,自己钱还紧。

这几个条件放在一起看似无解,但李佾还真找到了办法。

他的想法是在东宫这里改造成黄家档案馆和皇家图书馆,并且建立类似于太学的书院。

这些改造的钱哪里来?

房地产开发!

把太极宫和掖庭开发成新的住宅项目,别的不说,就是皇宫地皮这一项噱头,房价肯定高到天际。

那些老太监们再发挥点余热,看护档案馆图书馆打扫卫生,或者单独建一个养老院疗养院,总之不能放在大明宫里。

心里有了一个大致规划,丁大全也带着六名小太监过来了。

一次简单的考核却也不简单,李佾第一目的是要找一个回事太监,第二目的是要教授新的档案和图书管理。

这个念头是从批阅第一份奏表时就产生的,那件案子虽然现在没精力查办,但早晚有一天要还朗朗乾坤,这时候有一个完整的,便于检索的,囊括大唐三省六部皇家的档案要便利许多。

六名小太监的考核结果出来了,第一名是叶小宝,小小年纪记忆力非常好,居然一字不差。

这一点对于回事太监来讲非常重要,一个记性差的人,别人刚和他说完事情,转头呈报给皇帝,结果忘词了,或者是记差了,这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末尾淘汰,剩下你们五个跟朕回去,暂时呆在朕身边半个月,朕会亲自教导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