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说道(2 / 2)

加入书签

“没错,当道不再存在,灭世便是不远矣。”“薰儿”郑重道。

“道会不存在吗?”有人又好奇问道。

“诸位认为,道在何方?”“薰儿”又问道。

众弟子摇头,谁知道道在何方。

“道在心中,但当世人心已无道,便是无道之世。所以,今日之言,各位需谨记,将道在心中建立,如建起撑天之柱。如依旧无道,天之将倾。尔等便如堕落沦丧之徒,毫无根据,如烂泥永日扶不上墙。这便是自孙子大圣之后,无人在能突破圣境,甚至当世连元一境都已是巅峰的原因。”

众弟子闻言,有些惊惧。紫天尊者和两位太上长老闻言,皆是猛然一怔。“原来,始终不能突破半分的原因,就是心中无道的原因吗?”

而有弟子有些不甘。“我们有这么差劲吗?”

薰儿继续道:“接下来,我便为大家讲,何为道。与道对比,你究竟是不是真的差劲。”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中,老子大圣提出道的名称,紧接着,又道:此名非寻常之名。老子大圣紧接提出,有与无。无乃天地未开的混沌虚空。有乃万物之母。简单的说,就是天地万物都没有,有就是天地万物都可以有。”

“那么这句话联系起来,讲的就是,道在天地中可以有,也可以无。可以看得见,也可以看不见。但你既然说出来,那便是心中有道。而这心中只道,究竟是什么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依然不知道道是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感知来感悟其中一些奥妙,诸位谨记:天地有两种状态,有与无的状态,人同样有两种状态,有与无。心中脑中有所欲,便是为有,无欲便是为无。”

“时常以无欲空灵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奥妙。而在有欲有思想的时候,来观察道的轮廓和边际。”

“那么本章重点,就在此句,诸位生存,无非就是有欲与无欲的状态,然而绝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无欲的状态,更别说去观察道中奥妙所在。我说的可对?”“薰儿”说到这里,问了问全场弟子道。

众弟子闻言有些抹鼻子瞪眼。的确,他们修行是为了啥,他们几乎时时刻刻都记得,为了打败对手,为了获得名利。

“所以,此句中,有道的两个形容词,妙于缴。简单的说,就是道有道的奥妙,道有道的边界。所以,我们应该知道,道并非无法形容,道是有奥妙于边界,有轮廓的。那么有奥妙也有边际,那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如一个管道一般。无论做什么,都其方法,有其道理所在。这便是其奥妙。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其边际,有不可为之举。”

众弟子闻言,表示赞同,的确如此。不然修炼要什么功法,要什么武技,不然整天瞎练行不行,那肯定是不行的。那不就跟那些普通人一样,都成了一群废物了吗?

“所以,道并非你等所说如此复杂,乃宇宙万事万物的起源。”

“而是很简单,做天有天道,做地有地道,做人就要有人道。再简单一点,修炼有修炼之道,就连洗衣做饭也有洗衣做饭之道。而既然是人,无论做什么事,首先便是要做好这人道,各位同意吗?”“薰儿”再次问道。

众弟子听得这么简单的说法,自然是觉得理所应当的点头。

见得众人点头,“薰儿”继续道:“各位都万里挑一的天才,想来应该清楚,你们相比那普通人卓越的原因吧。”

“没错,皆因你等体脉通达,而天资差些之人,便是体脉生来堵塞,所以修炼天赋生来有所不如。所以,你等成为比凡人更强的强者,只因三个原因,符合修炼之道。”

“其一,天资不凡。其二,在紫天阁中有功法的资源。其三,便是各位努力的修行得来的结果。所以,因为你等走了比普通人比较正确的修炼之道,但是,你等走的却决非人道。”

众弟子闻言纷纷尴尬,在这世上,强者为尊。按照“薰儿”所说,那这些强者便是因为走了正确的强者之道,而并非人道。

“这便是你等永远也参不透的道,因为参不透,所以身不顺,心不顺,修行亦不顺。这边说你等无法顺利晋入更高境界的原因。”

“原来如此。”紫天尊者和太上长老都是纷纷点头,的确,强者为尊的世界,谁都只想着如何更强,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名利,谁去管什么人道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