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灵渠开(二)(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北巡这般顺利,嬴政很快便叫人调转车头从另一条路线往回走,回到咸阳时秋天都还没过完,天气只比去时稍微肃杀了那么一点。

御驾返还咸阳,扶苏自然又率着百官去亲迎。

即便马车已经被扶苏改造过了,一路上的舟车劳顿还是颇为辛苦。

嬴政还好,他这些年挺注意饮食问题,平日里也没那么忙碌了,最要紧的是每晚都睡得挺香,身体自然也倍儿棒。

反正,嬴政走下御驾时看起来精神抖擞,倒是李斯等人年纪比他略大一些,体力有些吃不消了,整个人看上去略显萎靡。

扶苏见嬴政顺利归来,心情似乎还挺不错,高兴地迎了上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嬴政瞅了他一眼,说道“回宫吧。”他让其他人都散了,自己领着扶苏往宫里走。

太子妃有孕,嬴政不可能亲自去看,但赏赐还是得有,那不是赏给太子妃和皇孙的,而是赏给扶苏这个太子的,好叫人知道他对扶苏这个太子的看重。

嬴政一回到宫中,流水般的赏赐便源源不断地往东宫里搬。

这个动作很快引起了宫内外的关注,很快便有人探听到东宫有喜的消息。

对这个消息,很多人其实挺不适应的,毕竟感觉就在不久之前,大伙都还在说扶苏是“仙童降世”,转眼间他们大秦居然要有太子所出的皇孙了

真是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啊

皇孙还没出生,贺礼却是不好送的,大伙只能派女眷去拜见太子妃搞搞夫人外交。

嬴政回来了,秋收又忙完了,扶苏肩膀上的担子轻了不少,每日只需要处理一下日常事务,再绕去工地转悠一圈,日子相对清闲。

到了正月嬴政生辰时,由齐王宫改建成的文化宫便先落成了,各种文化产业已经搬了进去,行走期间仿佛能闻到阵阵墨香。

这日嬴政又特地出宫一趟,去参加文化宫的开幕仪式。

大秦第一家面向大众的大型书坊也正式开业,里头已经有这几年印刷出来的各类书籍,有农技相关,有文学相关,有医药相关,有趣味横生的杂书,更有父母们最为喜爱的教辅资料。

开幕仪式结束后,咸阳城中自诩读书人的那批人纷纷涌入书坊,揣着一兜铜钱准备抢购一批新书回家。哪怕他们看不太懂,买回家充门面也是好的,你家要是没几本书,好意思说自己是咸阳人吗

如此热闹了一番,各地又迎来了春耕的日子,各地的农官们勤勤恳恳地记录着当地的优势粮种,积极挖掘本地的高产品种和特色品种,别小看这些东西,上送到咸阳直邸去可是有奖赏拿的

到了春末,东宫上下越发谨慎起来,本来有些活泼好动的裳华格外安分,都担心哪天肚子里的孩子就突然出来了。扶苏因为朝中之事不能完全放手,特地从太医院那边调来几个女医和稳婆入住东宫,时刻关注裳华的情况。

事实上这个孩子在裳华肚子里待得挺安分的,到三月初他便按着稳婆预测的日子出生,生得也快。当时正在与嬴政讨论政务的扶苏听到消息立刻什么都不管了,径直跑回东宫去,结果他刚走到产房外,里头已经传来了响亮的啼哭声。

经验丰富的稳婆抱着孩子出来,见着扶苏便欣喜地道喜“殿下,太子妃生了个小皇孙,母子平安。”

听到母子平安,扶苏松了口气,看了几眼孩子,刚抬脚想要进去看看裳华,又想到自己刚从外头回来,便去换身衣裳、洗净手脸才迈步入内。

裳华已经缓过劲来,孩子就放在她旁边。扶苏取过旁边的热巾替裳华擦去额上没干透的汗,说道“你辛苦了。”

“不辛苦。”裳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侧头看看旁边还皱巴巴的小团子,还很有精神地给扶苏出了个损主意,“扶苏哥哥你画技好,不如把他这模样画下来,将来给他看看他小时候皱巴巴的,像只小猴儿。”

扶苏闻言也笑了,毫无原则地应道“好。”

两人正说着话,稳婆进来提醒说嬴政来了。

扶苏能进产房来,嬴政却是不好进的。

扶苏虽有些意外嬴政跟来东宫,还是伸手小心翼翼地把刚出生的儿子抱出去给嬴政看。

刚才嬴政和扶苏几人讨论到一半,扶苏听了消息就跑,一点太子的威仪都没有,可把嬴政气得够呛。嬴政暗骂扶苏没出息,却也好奇出生的是皇孙还是皇孙女,他和其他人接着聊了一会便宣布散会,信步转到了东宫。

来到一看才晓得,扶苏竟还跑到产房里去了。

简直不像样

嬴政本想教育扶苏几句,见扶苏抱着孩子高高兴兴地凑过来给他看,又把话憋了回去。

说实话,刚出生的孩子嬴政还真没怎么看过,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关心生孩子这种事。当然是别人全首全尾地一切都收拾好了才来给他报个喜,有些他甚至连报喜都懒得听

此时看到扶苏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么个小猴子一样皱巴巴的娃儿,嬴政心里忍不住犯嘀咕怎么长这样

嬴政问道“是男是女”

扶苏老实回答“是男孩子。”

嬴政点点头。

还行,要是女孩子长成这样,他都不知道该把她赐婚给谁。

首发醋溜儿文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