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温行阑番外(暂时无糖,慎买)(2 / 2)

加入书签

经过“炖汤手”的搅拌处理后,活生生的人便只剩下了三三两两的骨架。

多好的杀人手法。

多丑的一双杀人手。

汗珠不住地滑落在那双搅拌尸体和强酸的手上,那双手却没有半分停顿与疲劳。

那是属于人的手,却搅拌着桶里的人,多让人恶心啊。

他觉得自己整个胃都是翻搅着的,甚至是觉得人的肌肤都让人恶心。

这种恶心已经让他有些记不清看见多少个人被这样溶掉了,只记得原本吵闹的女孩渐渐地变得安静。

纵然是他蒙住她的眼睛,可那种撕裂的尖叫声和剧烈的味道也能直冲进人的心底最深处。

再后来的事

情,他是真的已经不怎么记得清,也不愿意记得清了,唯一还清晰的是,对方防守出了疏漏那一天,他拖着半睡半醒的叶云辞离开,本该和他们一起离开的女孩在他们险些被发现的时候独身引开了对方,却也从此失踪了。

他的记忆里,她消失那一天就是穿的一身红色。

第一次有应如笙那一年的四月,也是红色的,却又似乎有什么不同,至少不像以往的四月,让他觉得全是难熬与痛苦。

可他却一直很

疑惑,那样一个吵闹又胆小的女孩,那一天到底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独身去引开拿了枪的一群人。

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吗

后来和她在一起的七年里,他曾问过她还记不记得往事,她的目光是疑惑的。他当年的疑惑也就随着她的疑惑而永远埋葬了,可事实上,也许他早已经在她能咬牙从最低谷站起来的时候得到了答案。

不过有没有答案也不重要,她不记得最好,毕竟那样恶心的事情,忘了就忘了吧,忘了最好。

他是希望她能忘了曾经的,可却不希望她忘了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了她的异常的呢

他其实已经不怎么记得了,又或许该说,这种发现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尽管最开始他觉得很荒谬,可后来的一桩桩一件件却让他越发明白,她也许真的不是要离开这个国家,而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去一个他找不到、跟不去的世界。

他很无措,也很害怕。

这种害怕在那幅她画了七年的画完工时达到了顶峰。

因为爱,他想留住她。

可也同样是因为爱,他不忍心留住她。

七年的时间,足够他清楚她对国画有多热爱,也清楚一双手废了的她每一次提笔有多痛,尽管这种痛她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及过,可每次她画完画连拿东西都颤抖,甚至是唇色都泛白,又怎么能不让他明白

他隐约明白了她不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这种极致的痛和盛家给予的苦楚。

她对这个世界丝毫没有留恋,毕竟也许她去了她想去的世界后就能重新拿起画笔,能够有更完美的生活。他怎么舍得阻拦

那是她最爱的事业啊。

唯有在画画的时候,她的脸上才会浮现最真切的笑意和满足,他又怎么舍得折断了她的羽翼

可他又怎么舍得她彻彻底底地遗忘了他

他想最后自私一次。

他觉得这样的自己自私又丑恶,分明爱她,想护她一生安稳,却又要亲手伤了她。

尽管她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尽管他清楚他的死不会对她造成太大的影响,可即便是影响小,它却是一定会存在的。

或许盛含泽骂得对,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只是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疯的了,或许是某一年的四月吧。

其实生于四月,死于四月时,她都在他身边。

他该觉得知足了。

所以后

来他还是选择死在四月的柳絮里,放了她自由。

不然他不知道控制不住内心野兽的自己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疯狂的事情。

再后来

温行阑的目光落在一片片血红的彼岸花上,再后来他已经不记得春秋与四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留在这里多久了。

夜幕将近,流光走到奈何桥头时,都还是茫然的。

她想起了温行阑那一句虽轻,却重若千钧的“是”,只是后来她却再问不出只言片语。

再然后,引路魂便告知于她,由于她的执念太浅,本源神识也太弱,若是今日还不走,只怕难以挨过今夜。

所以在夜幕将近时,哪怕她再好奇,也不得不离开了。

奈何桥头,年轻的孟婆流苏广袖轻轻一拂,一碗碧色的汤便漂浮至流光面前。她却像是没看见一般,目光疑惑地注视着某个方向。

流苏顺着流光的目光看去,便见着了已经看了七百年的身影。她轻叹息一声,“痴儿啊。”

流光被流苏一句话拉回了神智,正想询问她,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合适。

流苏察觉了,便笑道,“你且唤老身奶奶便是,按你们人界的年纪算,老身已经是十万岁有余了,当得起你一句奶奶。”

“奶奶。”流光从善如流。

流苏笑了笑,“你是想问温行阑的事情吧”

流光点点头。

流苏无奈笑道,“你已经不是第一个好奇的了。”

她叹息道,“他啊等的是一位神。人又如何等得来神”

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可那人的执念却已经太深了,深到甚至于经常会出现真实到近乎能够影响旁人的幻觉。

纵然是她不忍,告知过他,可他却依旧执意地等了下去,到如今七百年,纵然他的本源神识再强大,也快损耗没了。

这个痴儿也快灰飞烟灭了。

也罢,那都是各人的造化。

“小姑娘,既然知道了你想知道的,就喝了它赶紧过桥吧。”流苏道。

流光却是已经震惊到完全没听见流苏的劝说,她的目光转向立于花丛中的温行阑。

他等的是影后应如笙。

孟婆却说他等的是一位神,还说人等不来神,她也告知过他,他却还是执意等下去。

即使明知道等不来来人还继续等下去,不就等同于等着自己一点点消失吗

流光心脏骤然一缩,然而正在她心脏寸寸收紧间,那绵延起伏的火红彼岸花间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正红色的身影。

那道身着正红色广袖长袍的姝丽身影执着一把正红色的玉骨伞。

在葳蕤盛开的红色彼岸花间,那道身影却是越发靡丽,而原本一动不动站在花丛里的黑色身影,在看见那道红色身影时,似乎有一瞬间的彻底僵硬,然后一步步靠近了那道红色身影。

那一刻,她似乎真正明白杂志主

题的“生世”是什么意思了。

又一次日暮时分,那个小姑娘已经到了奈何桥头,温行阑看得清楚,却并不怎么关心。

这七百年来,来来往往的行人太多,与他都没有什么关系。

“行阑。”温婉柔和的声音遥遥穿透摇曳的微风传来时,温行阑甚至没有半分动静,这样的幻听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

直到那道声音又起,尤为的清晰。他才下意识地转过头。不是想象中的空无一人,一道熟悉至极,他每日每夜想着的身影就那么突然地出现在了彼岸花间。

他没敢动,怕惊扰了这片刻的幻觉。

他曾出现过这样的幻觉无数次,可唯有此刻是最清晰的。

然而当那幻影一步步靠近他,甚至温热的手触及他脸侧还没消失的时候,他却突然觉得那么虚幻、那么不真实。

温行阑曾无数次见过等在黄泉路上的人历经厉鬼撕咬最终等到了要等待的人,也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再次见到应如笙会是什么情景、什么时候,即使是从孟婆口中得知永远也等不到她的时候,他也不曾退缩过半步。

可此刻她真正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大脑空白得控制不住地后退了,怕这样狼狈沧桑的自己惹了她的厌烦。

应如笙看着近在咫尺的温行阑,他似乎与记忆最初的模样没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细数不同,那就是他那一身温润儒雅的气度更加沉淀了。

可他眼里的兵荒马乱却清晰地暴露了那儒雅皮囊之下的千疮百孔。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没有她想象得那么无懈可击,尤其是他眼角无声滑落的泪,将他完美的盔甲击得溃不成军。

她从不知道,那样沉稳睿智的温行阑会哭,尽管无声无息,却是哭得这么悲恸,像是所有的情绪在一瞬间得到释放,可也是在这一瞬间,他眼角的泪收得彻底,眼底的苍凉与狼狈也掩饰地彻底,又在转瞬之间恢复了最温和最关怀的笑,那是他对她最惯有的笑。

“如笙。”

他唤。

“我在。”应如笙轻声应道。

冥界的风从来是冷的,温行阑也没觉得暖过,可此刻一阵风拂过,他却觉得从未有过的暖意浸染身体。

他看着那么真实的她,笑了,绝望又释然,“在就好。”

都说灰飞烟灭前会有那么一刻最真实的幻觉,以满足人心最深处的渴望。

七百年了,如果这一刻是灰飞烟灭前的真实幻觉,那就让他在这一刻消失也好。

因为她在就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咳,暂时写到这里吧。

写到这里没有糖,所以标题是慎买。

果然写甜甜甜得看灵感,如果后面想写甜甜甜了,我会补在这一章的后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