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and玛丽苏文(完)(1 / 2)

加入书签

康王一出宫,就招了自己人过来商议。

“太子从昭和殿出来时很是狼狈,看来是被父皇训斥了。”康王对众人说着宫里的情况。

“王爷,明日早朝,我们等着太子被训,再添点火就行。这一次,我们一定会把太子打压下去,让他再也翻不了身。”一个官员说。

“没有了君家,太子不足为惧。”另一个官员也信心满满。

“王爷的大业不远了。”一个官员奉承道。

“哈哈承你吉言。”康王志得意满。

第二日早朝,各皇子党都暗暗期待着皇上训斥太子,最好是废太子。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皇上夸赞太子北疆差事办得好,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绝口不提君家之事,这让康王一党准备好参太子一本的人,简直不能更心塞的了。

散了朝,几位皇子落后太子几步,相互之间打眼色。第一次如此的同心协力。静王点点头,说道“读书人的脸都被君旭丢光了。就没见过如此厚脸皮的人。”静王声音有点大,明显就是想让前面的太子听到。

“君丞相那个老匹夫,竟然想谋害本王,就该株连九族。太子,你说是不是”康王直接上前拦着太子,挑衅道。君家一党倒下那么多官员,他却没有安插上自己的心腹,本来就已经够郁闷的了,还想着今日在太子身上找补回来。谁料父皇不训斥太子就算了,居然还夸赞太子差事办得好。真是气死他了。

“君家这样的国之蛀虫就该满门抄斩,才能解百姓的心头之恨。”顾承安也走过来,说得正气凛然。

“是的,如今京中不少百姓都在歌颂父皇英明神武呢。”诚郡王笑嘻嘻的说。

太子毫不意外这帮兄弟们挤兑他,“父皇英明神武,自有决断,孤听从就是。”

听太子说的如此滴水不漏,几位皇子对视一眼,不应该呀,以太子对君家的看重,太子就算没有发怒,也该拂袖而去。

康王不死心,还想说什么。就见福公公走了过来。

“奴才见过太子、静王、睿王、勤王、诚郡王”福公公向几位皇子行礼。

“福公公,父皇可是有事”康王问。

“皇上喧太子御书房觐见。”福公公恭敬的回话。

“孤这就随你去。”太子说道。

康王看着太子离去的背景,嫉妒的眼睛都红了。母妃是做了很多错事,但是皇后也没少做,为什么父皇突然就不宠他而是宠上太子了呢

静王、勤王和诚郡王看见康王这样,都退后两步,拉开距离。只有顾承安半垂着眼帘,掩盖住和康王眼中如出一辙的嫉妒。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踏入御书房先行礼。

“起来吧”顾谨言指指旁边宫人刚摆好的桌案,说道“这些奏折你先预批阅,待朕过目没问题后再誊写上去。”

太子心中惊骇,“这,这”

“让你批就批,作为太子也该学着处理国事了。”顾谨言说。说起来原身对太子也是够防备的,太子参政其实也就是上朝听听。

太子见父皇这么说,只得坐到桌案前,拿起一本奏折一字一字看,看完抬头看向父皇,只见父皇低头批奏折也没看他。太子看看手上的奏折,想了想,又仔细看了一遍,才谨慎的下笔。

太子太过于小心谨慎,到用膳时辰,桌案上的奏折才批了一半。太子有点忐忑的站起来。

“用过膳,再批也无妨。”顾谨言能明白太子的心态,第一次放不开,谨慎过头。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多几次就好了。

用过膳喝了茶,正要转回御书房,就见江公公过来传话说,睿王求见。

顾谨言挑挑眉,说道“让他进来。”说罢吩咐太子先过去,福公公跟着侍候。

太子虽然好奇睿王怎么这会过来求见父王,但他识趣的没问,跟着福公公出去了。

“儿臣见过父皇”顾承安行礼道。

“免礼”顾谨言让他起来。问道“可是有事”

“父皇,您是不是还在责怪儿臣为钟离墨求情和带林氏进宫那事”顾承安小心翼翼的问。

“哦你这是知错了请罪来了”

“儿臣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父皇,您就原谅儿臣这回吧”顾承安认错道。

顾谨言可有可无的点点头,“那朕就原谅你这一回。”

“那父皇,我们一起去看看母妃”听到父皇说原谅,顾承安松了一口气。他相信只要父皇原谅他,那么父皇就会像以前那样偏宠他和母妃。

“朕政务繁忙”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时间去。

“可是,您已经很久没去看母妃了。”顾承安很是失望。

“你去多陪陪她就是。”顾谨言说。

顾承安没法,也只能告退。

见顾承安离开了,顾谨言也不急去御书房,而是打算小憩一会。

待顾谨言回到御书房已经是末时,太子桌案的奏折也全部批阅完毕。

“朕先过一遍,你可以去御花园走走。”

第一次批奏折,太子很是紧张,这会也想出去透透气,放松一下。于是也就出去了。末时两刻这样,太子就再次回到御书房。

见太子回来,顾谨言把挑出来的八本奏折递给他,说道“这些都有问题。”

太子紧张的接过来,一本本看过来。

“为君者,对事不对人,这些奏折你明显就是针对人。”顾谨言不轻不重的说。从奏折的批阅可以看出太子处事能力还是不错的。

太子脑门冒出细细密密的冷汗,“父皇,儿臣知错。”他和康王作对习惯了,看到是康王一脉的人下意识就反着来。

“重新再批。”顾谨言说。

“诺”太子赶忙应下,这一会下笔很是利索。

顾谨言看过没问题,就让他全部誊写到奏折上。

“奏折不是批了就行,要学会通过这些奏折看到隐藏的问题,或是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儿臣谨遵教诲”太子知道父皇这是在教导他,忙起身躬身行礼。

“以后散朝就过来批奏折,午后,再去安排大臣们奏请的诸事。朝中和民间动向你也要学着去捕捉和分辨。”

“儿臣领旨”太子内心很是激动,这代表什么他很清楚。

“今日就到这了,你回去吧”顾谨言挥手让太子离开。

隔日,奏折发下去,拿到奏折的大臣们看到奏折上太子的字迹,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皇上这是要放权给太子了他们还以为没了君家,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其他皇子特别是康王有上位的机会了呢。想不到,没有了君家,皇上反而放权了。

很快,太子代皇上批阅奏折这事,就传遍前朝后宫,这谁还能不知道皇上的心意除了康王和睿王,其他皇子也就偃旗息鼓了,本身的他们机会就渺茫。

睿王府

钟离墨见顾承安听到太子代皇上批阅奏折这事,就一直神不守舍的。不由担心的问“王爷,你还好吗”

顾承安摇了摇头,说道“本王无碍”原来昨日父皇招太子过去是让他批阅奏折的。难怪父皇没有时间跟他一起去看母妃了。

“君家这些事里,明眼人都知道太子参与不少,皇上怎么就不惩罚他呢不是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吗这世界还有公平可说吗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太子。”钟离笑愤愤不平地说,皇上不是该趁机训责太子,然后大臣们提起废太子的吗

钟离墨看着钟离笑,说道“没有了君家,康王可不会由着太子坐稳这储君之位的。我们坐等渔翁之利即可。”

顾承安赞同,“以康王的野心,一定会想办法拉太子下马的。以前君家势大,康王奈何不了太子,如今没了君家,康王一定不会客气的。”

“王爷,母妃有知道什么消息吗皇上应该会和母妃说上一二的吧”钟离笑想了想,还是不相信皇上真的看重太子,肯定是有什么谋划,难道是在故意钓康王钟离笑拍拍脑袋,是了,一定是这样。大多数都是这么写的。

“母妃已经很久没见父皇了。”顾承安只能实话实说。

“什么皇上不是最宠母妃的吗”钟离笑不敢置信。虽然大家都知道皇上已经很久没进后宫了,但是,王爷以前不是说父皇会避开宫人,悄悄去寿安宫的吗

“等等,皇上不是最宠丽贵妃的吗”钟离墨疑惑的问,什么时候皇上最宠婉妃了

顾承安抿了抿唇,说道“那只是明面上,事实是父皇最宠的是母妃。不过这都是避着宫人的。”

钟离墨想了一会,就明白了。就像他以前明明爱的人是灵儿,但碍于乐阳公主的身份,不敢明面上对灵儿好。以前君家势大,皇上肯定是为了保护婉妃,才把婉妃藏起来的。“那就是说丽贵妃和康王只是婉妃娘娘和王爷您的挡箭牌”

“是的”顾承安点头。即使他之前惹父皇生气了,父皇迁怒于母妃,但父皇也没有停止母妃那里的用度,还是和之前一样走父皇的私库,比凤仪宫都要高一等。可见,父皇还是最宠母妃的。昨日他已经去和父皇请罪了,父皇也原谅了他。他相信父皇很快就会恢复对母妃和他的宠爱。

钟离墨笑了,说道“那王爷就没必要烦恼了。皇上肯定是为了制衡康王,待皇上处理了康王一党,太子也就没戏了。”他是男人,很明白最爱的女人生的孩子哪是其他人可以比的。

钟离笑拍掌,“我的想法和哥哥一样,皇上肯定在谋划着怎样铲除康王一党。等康王一党倒了,皇上就会惩罚太子的。”和哥哥的想法一致,让钟离笑更确定自己想的没错。

她迫不及待想王爷上位了。宋氏那女人拿着鸡毛当令牌,总是让她立规矩,她都烦死了。她想拿出水泥、玻璃的方子,让皇上对她刮目相看,但是她只是一个文科生,这些她一窍不通。找匠人来实验,但是屡屡失败,成功的影子都摸不准。白白让宋氏那女人笑话,让她挫败不已。以王爷对宋氏的不待见,待王爷登基,肯定不会封宋氏为后的。

后来计划着开现代那样的连锁超市,但是静王、勤王和诚郡王都被他们母妃管着,不让参与,王爷也不赞成,说是皇上婉妃对她意见很大,让她先安分一段时日。所以一直到现在,她除了有才女之名,什么都还没有。

想想就悲催,她堂堂一个穿越女,却混得那么差。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丰收的金秋十月。北疆的收成还不错,特备是红薯,虽然说还不能满足军中的伙食,但是给朝廷大大减负了。士兵们拿到自己分到手的银钱,更是热情高涨。这样的成果,都不用顾谨言说,将军们纷纷请旨实行。

过了中秋,离过年就近了。大半年积累,太子也能独当一面,顾谨言都不需要再过目一遍。

顾谨言也不得不感叹古代皇子的教育,从能力来说,真的很优秀。他有原身的记忆,但是原身本身能力就一般,即使有重生逆袭文世界里的积累,也是用尽了全部心力。这个和经营企业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这日,是春节封笔前最后一日。

太子批阅完奏折,来不及和父皇商量大臣们奏请的事情。就听到父皇说出令他石化的话来。“朕打算开年后就退位给你”

顾谨言好半天等不到太子的反应,也不奇怪。别说是当事人太子了,旁边站着的福公公手中的拂尘都掉了,嘴巴张得老大,足够塞下一个鸡蛋了。

太子反应过来,第一反应就是父皇在考验他。吓得赶紧跪下“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何必这么早就谈及退位之事,此话着实让儿臣惶恐至极,还请父皇收回成命。”说罢,太子额头触地。是不是他近来和朝臣们走得太近,让父皇起了猜疑之心

也不怪太子这么紧张,毕竟父皇还不到半百,身体一向安康,看着最少还能活十年。

他不是没想过自己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君临天下。毕竟他已经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之前他很焦虑,害怕父皇会因为康王而废了他。毕竟父皇对丽贵妃和康王的偏宠有目共睹,对他这个太子是很不满的,没少训斥他,要不是外祖家势大,而康王出身实在太低,他也不可能被册封为太子。有时候,想到被废后凄惨的下场,他都害怕心慌到夜不能寐。这些即使是母后和外祖父都是不能说的。一个人就这么硬扛着,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暴躁。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父皇明确告诉他,皇位是他的。且亲自教导他,也放了权。如今他很心安,反而不是那么着急着上位。

“行了,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不想登基才怪。你这点心思,朕还能不明白。”顾谨言走下来扶起他。

太子可行,那就上吧。他可以腾出来做其他事情。他顾谨言也不是不贪权,只是他更想做实事,而不是耗在皇帝这个位置。

“儿臣不敢”太子惶恐极了。

“朕意已决。待开年朕就让礼部着手安排相关事宜。你心里有个准备就行,先不要对外宣布。”顾谨言说得真诚。

“儿臣晓得”父皇话都说到这里,太子也不再说违心的话。

“待你登基,你母后就安享尊荣吧,后宫诸事就不要劳累她了。宫权交给太子妃。”顾谨言说道。

太子看看父皇,最终点点头,要不是父皇后宫妃嫔们都不干净,以母后的所作所为,废后都是轻的。如今他登基,母后能升为皇太后,他总会孝顺母后的,母后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另外善待康王。”顾谨言想了想又说道。

太子脸上僵也僵,勉强的点点头,果然父皇还是最宠康王的。

顾谨言怎么会看不出太子的不情愿,于是说道“康王只是朕拎出来磨炼你的,这么多孩子中,朕最对不起的就是他。待你登基,他也就老实了。朕也不要求你重用他,让他做个闲王吧。”都是原身干得好事。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善待康王的。”太子这次真心了不少,他和康王斗了那么久,要他毫无芥蒂的重用康王他是做不到的,但是让他做个闲王那就没问题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过了一个热闹喜庆的春节。

在太子苦苦压制心中的喜悦,这个年终于过完了。迎来了开年大朝。

顾谨言高坐在金銮殿龙骑上,心想自己也享受了一年多君临天下的滋味,也是够了。虽然眷恋,但是当他下了决心,也就不会反悔。顾谨言看向跪着皇子宗室、文武大臣。说了声平身。

待众人各种开年贺词奏请完毕,福公公拿出诏书宣读。诏书内容自然是退位于太子,命礼部着手皇上退位和太子登基事宜。

可谓晴天霹雳,一时间震得皇子宗室、文武大臣呆若木鸡。

好半天,康王率先长揖一跪“父皇春秋正盛,儿臣叩请父皇三思”

“儿臣叩请父皇三思”

“臣等叩请父皇三思”

回过神来的众人纷纷长揖跪了下来,一时间声若洪钟。太子虽然知道父皇已经下了决心,这会也跟着跪下

唯有顾承安愣愣的站立着。

“朕只是通知你们,没有和你们商量的意思。朕决议退位,众卿不必多言”顾谨言说完就宣布退朝。不给他们劝谏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