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 / 2)

加入书签

148

一连几天之后,辽国那边都没有来消息,基本上云遥就可以确定下来,这一次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让他们得手了,大豫也不是真的蠢,两边真要是都丢了,怕不是也要完了。

要是真的这么容易就能打下来,之前大豫也就不会能轻而易举的收复大徽了,想想也是有点东西的。

不过好在是华国这边暂时没有对上很多的火器,看来是朝着辽国去了。

他们三国之间其实悬殊并不大,辽国的人口和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云遥之前就让吴大人汇总过那边的一些情况,能看出来之前大徽的皇帝对于这个弟弟其实还是比较偏爱的,虽然还是有防备,但是他手中也有十万大军,整个辽国境内,十万也不算少了,打不下来皇城,但是自保足够了。

不过让人心寒的是,在大徽危难之际,这位辽国皇帝没有出手。

这一点其实也并不意外,出手也不一定就有用,他甚至都没有回去皇城,再加上后面的国号,其实也不难猜出来怕是早就貌合神离,两人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看起来那样,或者说是非常不好。

否则国号为什么要改

就算是他称帝,继续大徽也是被接受的,皇帝和继承人都死了,这个小皇叔好歹是个正统的继承人,以前也是个真王爷,何必呢

经过这几年的沉淀,辽国肯定也不止十万大军了,这一点恐怕都用不着大家来猜想了,没有人会不发育的,云遥可不相信这位心思缜密的小皇叔能忍着不发育,所以眼下怕是也是有了足够的实力的。

但是因为大徽在皇权中心一直掌握火器的关系,别的不说,在这一点上辽国就比不了,即使大豫现在有些摇摇欲坠,但是也是经历过的人,并且在皇权中心,所以自然也就可以互相一比了,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华国了。

这里面最让人意外和想象不到就是华国能在短时间之内站起来。

所以一开始大豫对华国还是掉以轻心了,否则不会那么轻易的失去了嶂州邺州两个城,说白了一点都不难猜,就是因为轻敌,谁能想到华国能有这么多军队

要是知道,当初他们攻打鲁地的时候可是一点儿都不费劲的,鲁王是怎么跑路的这件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他们是压根没觉得华国是个有实力的国家。

这事儿说起来也怪不得云遥啊。

她也是在猥琐发育的,而且中途有几次大豫都是有机会来针对的,但是却被策反了,在后面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可是怎么想华国这边也就是一个女人在治理,说白了还是对女人的轻视吧。

古代社会就是这样的,女人在社会是弱势群体,就好比大豫,在明知道已经被进攻的情况下,却依然没有太当回事儿,不过就是因为云遥是个女人。

云遥的视角是比较狭隘的,他们觉得她是注意不到那么多东西的。

所以想来想去,到底还是轻敌了。

也就是云遥自己,其实辽国和大豫都是不清楚到底华国有多少兵力和实力的,虽然在小皇叔寄来的信件中没有看出来想要知道的意思,但是每一次对话都是有迹可循的,合作说起来也是在摸底,不过倒是也没有摸到多少。

兵力真的不足。

前前后后整个辽国现在的兵力全部都加起来估计还不足十二万,这就是最多最多的了,而且这里面三十岁以上的青年人也是有的,虽然不多,但是占比也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这就是华国能拿出来的全部兵力了,要是让云遥来说,其实也就是这么多,多了是一点都没有,就这些兵力还是要感谢他们一直夜以继日的努力的收留那些流民,其实大部分都是从流民中来的,而且闲散的程度估计还不如大豫的军队,人家好歹是打了好多年了,七八年总归是有的,但是他们也就短暂的训练了几年而已,就几年,真的不算是能拿得出手的。

但是

华国靠的也不是这些兵力啊。

主要是靠玩家。

云遥现在线上统计的玩家数量大概是二十万左右,这个数量没有本地的百姓多,因为周边几乎所有的流民都被华国收留了,没有闹出疫情的情况下,在整个华国还是有不少人口的,在各个州府,在云遥开始接管鲁地之后,所有周边的流民就都有了家,合理的安排之下,大概涌入的人口加上本身鲁地剩下的人口,一共在六七十万左右,就是全部州府加起来的,别看这个人数不少,但是跟占地面积不小的鲁地比起来,六七十万不多了,以前鲁王在的时候,鲁地就有百姓八十万,大军都有二十万再手,这可是陛下特许的,所以眼下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里面真的能上战场的人也在少数,很多人还是不希望孩子上战场的,所以能务农的都去务农了,务农也是关键活儿,云遥从来都没有强迫过他们。

像是玩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自发的组建的军队去扫副本的大概是十万人左右,还有十万人就是没有那么容易能够保持在线时间的,或者不想参加的佛系玩家,但是正儿八经上了战场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两万人过去支援的,前方云遥支配过去可用士兵是八万人,其他四万人是驻守的,眼下州府有了府衙之后也就有了官差那些,所以驻守的官兵倒是不需要太多,八万加上玩家,这就二十万了

这个数字凑的很轻松。

轻松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数字并不是很难换来的,二十万大军可是冲向前线,后面还有一支目前为止在这个时代里面不可比拟的医疗团队,这就足够可怕了,二十万大军里面还有十二万左右的人是有拥有三条生命的,这就更加可怕了,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参军。

如果攻打前线变成了必备品的话,那就等于是要征兵的,像是辽国,大豫这些国家,都是有强制征兵令的,为了保护后面的百姓,挨家挨户,都要有一人到两人从军,不管是小家小户,还是大户人家,都必须有,这是规矩,否则怎么会古有花木兰

眼下这种情况,就必须去,没得选择。

但是华国没有。

甚至华国有个规矩,十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得从军,十三岁以上也是去青少年的兵营,就是做一些日常的善后工作,然后等年长了可能会调动,但是这个也是随机的,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

去往前线这八万大军里面,十八岁以下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还是属于那种做后勤工作的,这就是华国的规矩,但是别的国家,别说十八岁了,八岁只要没什么病弱都是要进训练营的,到了十二岁就直接上战场,因为战事都是持续很多年的,所以就要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说起来那是要多辛苦就有多辛苦,这一点云遥是明白的。

当初她提出的时候,吴大人他们都是表示不解的,因为这不符合逻辑,不管是哪个国家,除非是特别和平的年代,现在这个时候,当真不是能顾得上年纪的时候,可是她顾得上了。

她说“我们国家又不是没有人了,要让这些孩子来参军,进入军队之后的危险和训练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不致命,但是也是足够折磨的,所以没有必要,他们这个年纪,应该是读书的时候,我们国家那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他们一样可以保家卫国。”

大臣们都表示

不太好吧

其实一直在华国,百姓和英雄之间都有些微妙,虽然是一个团体也已经融入了,可是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百姓对他们总是感觉他们不同,他们特殊,他们能带来的东西也是特殊的,这一点云遥是看在眼里的,并且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华国看起来真的是非常弱鸡。

因为玩家总是不务正业。

研究这些东西本来就比较奇葩和猎奇,若不是知道肯定能派上用场,开始饿时候大多数都是不解的,比如百姓就不了解,所以看起来热闹的华国,就算是辽国的使臣来过一次,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这个国家人口多吗

反正不少。

这个国家有实力吗

反正奇葩的事情不少。

这个国家可攻打吗

反正最好不要。

就都是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这样的态度,更能激发别人对这个国家的未知。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占上风的原因。

可是辽国就不一样了,怕是已经被大豫摸的透透的了,谁不是曾经想过征战天下的人呢发展线路也好,其他也好,这些都是大豫那个皇帝在心里面想了无数次的,之前不想对上,只不过是因为想要低调发育两年,但是眼下可不是那么简单了,毕竟对方拒绝了他的好意啊。

想起来这事儿云遥还觉得有些不平呢,这大豫的皇帝根本就没有把华国放在眼里,想给那个小皇叔送公主,怎么不说送个皇子到华国来做质子呢

不过想来也没啥用。

他现在也没有儿子,只能是领养的罢了,那有能有多少真心在里面呢

小皇叔拒绝也是对的。

这种情况别说是小皇叔了,云遥自己也是会拒绝的。

是应该下令了,全力进攻,如果那边吃力的话,这边他们不拿出点成就来,怕不是要白白让他们这一次牺牲了,如果这一次他们打了败仗,损失是一定有的,再次进攻就需要时间,这样大豫就有时间来对付华国了。

那可不行。

云遥真庆幸自己是个小机灵鬼。

所以很快就让人往牵线送了战报过去,全力进攻,不要压着时间,能打下来就打下来。

因为有了机械手,所以他的团队还是专门留了人的,留下来就是为了送战报,在他们改良的摩托车之下,现在送战报也不是什么辛苦的活儿了,不到三天战报就抵达了前线,于刚看着陛下的手谕,整个人都不好了。

为什么陛下总是这么着急

倒不是说于刚是个能力不足的人,只不过整顿军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对于于刚来说。

他自己带出来的这军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英雄那边

对不起,没有办法整顿,是真的无法整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