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后院失守(1 / 2)

加入书签

看见包裹里的东西,范仲淹的神色充满疑惑,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云岚。

“这是何意?”

云岚抬起头。

“宁晏让我给相公带一句话。”

停顿了片刻,云岚说道。

“新粮亩产八石,可种两季!”

瞬间,名满天下,宰执大宋的范相范仲淹神色僵住了。

“速速更衣,备轿!”

“相公想要去哪?”

老仆赶忙问道。

“杭州府衙!”

……

宁晏一行,已经进入杭州府衙。

侯都头带着几名捕役,把宁晏带到大堂。

一路上,侯都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宁晏不仅没有被上镣铐,甚至是押解都没有。只是几个捕役前后紧紧的跟着。

宁晏也不慌不忙,一路朝着杭州府走去。

宋朝的行政区域大致分为路、州(府)、县,另外边境设有军司,大的相当于州府级,小的则相当于县。

路一级的主官,一般只有战时才会设置,称宣抚使或观察使!

如当年宋辽大战的时候,封河北路宣抚使,督战安民,是最高主官,一般都有知政堂的相公出任。

如今宋辽已经签订的澶渊之盟,北疆安定,就只剩下西军跟西夏鏖战,所以仅有陕西观察使,节制军事。

杭州府隶属于两浙路,江南腹地没有战事,所以不设路一级的长官,杭州府直接向朝廷汇报。

州府毕竟是州府,无论是建制还是规模,都不是余杭这种县城能比的。

而且杭州是江南重城,商业繁华,人声鼎沸。

这倒是让宁晏眼前一亮,毕竟是见惯了高楼大厦的人,余杭县城毕竟矮小,现在杭州府城,总算是有那么点意思了。

就是不知道宋都东京汴梁是个什么样子。

“宁公子,前面就是杭州府衙。”

侯都头小声的催促。

这辈子,他就没有干过这么憋屈的差。

可是一想想宁家庄园的情况,心里再憋屈,也没有任何想法了。

一路上,也多亏他他约束住了那几名捕役,对宁晏没有太多过激的行为。

尽管几名捕役都十分不解,可是碍于侯都头的面子,都有所克制。

“多谢侯都头。”

宁晏说道。

这侯都头很上道呀,至少让自己少受了一些皮肉之苦。

“到了府衙,就是通判大人说了算,宁公子好自为之。”

侯都头不愿意跟宁晏多牵扯,说了句话,便跟那几个捕役,离得宁晏远远的。

杭州府衙,通判侯胜一身官府,官威十足的坐在后衙内。

大宋一朝,通判一职是州府的副官,由朝廷直接委任,不仅有和知府知州相同的权利,还多了一份监察权。

若是知府和知州职责有失,或者是贪污受贿,通判有权可以直接向朝廷揭发。

这样一来,州府的两名大员,就形成互相制约的局面。

不过,侯胜这个通判不同。

杭州知府,是前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名满天下的范仲淹范相国。

你去找下他的毛病试试,估计折子刚递进朝廷,就会被人打回来,顺便给你带句话,以后上奏折,要想清楚再说话。

好在范相年事已高,而且身子骨不太好,经常要回庄内休养,所以杭州府衙的实事,基本都落在侯胜身上。

侯胜正在处理公务,今年江南旱灾,普遍欠收,只有往年的五六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