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前路漫漫(1 / 1)

加入书签

九气庙正殿,肖云与姜晨二人相视一笑。不过二人的笑容截然不同,肖云是担心命丧敌手露出得苦笑,而姜晨则是不屑一顾露出得冷笑。

肖云料想他肯定会把刀顺势一滑,自己顷刻之间便会毙命,想到这里,急忙沉肩歪头,顺势从地上牵起那截树枝,也是他唯一得救命稻草。

姜晨本以为稳操胜券,万没料到他会以这种方式脱逃,大吃一惊,猛地挥刀砍下。肖云忙将树枝悬于头顶,咔的一声,树枝断为两截。姜晨连砍三刀,肖云手中树枝已不足三寸,暗叫:“我命休矣。”

姜晨见他已无御敌之物,嘿嘿冷笑,随即挥刀砍下,突然胸口猛地一疼,左手急忙捂住。

肖云看准时机,手握树枝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向他手腕打去,哐啷一声,长刀落地。若在平时,姜晨焉能给他击中?但他这时胸口阵阵作痛,手指一松,单刀脱手。

两人同时俯身去抢兵刃,肖云手掌在下,先按到了刀柄,姜晨提起双手,便往他颈中扼去。

肖云一阵窒息,放开了长刀,伸手撑持,他本想也扼住敌人咽喉,但奈何手臂略比敌人断了些,只得双手撑在胸膛。姜晨知道自己受伤严重,这一下若不将肖云扼死,自己便命丧他手。

肖云被姜晨扼住咽喉,呼吸越来越艰难,胸口如欲迸裂。

姜晨见肖云拼命挣扎,就将身上全部气力,尽数用到手上。肖云一口气喘不过来,脸色发紫,双手已无力反击,慢慢垂下,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突然肺中积聚着的一股真气几次上行,要从口鼻中呼了出来,但咽喉气道被阻,这股真气冲破不得,又退回了下去。一股真气在体内来回翻转,始终找不到出路。

若是换作平常人,那就是渐渐昏迷,最终窒息身亡,但他偏偏无法昏迷,只感全身难受痛苦到了极点,心中一直叫:“我快要死了,我快要死了!”

突然之间,他只觉胸腹间剧烈刺痛,体内这股气越胀越大,越来越热,犹如满釜蒸气没有宣泄口。在这短短的一段时刻中,他正经历修道练气之士一生最艰难、最凶险的关头,生死成败,悬于一线。

突然前阴后阴之间的“会阴穴”上好像被气穿了一个小孔,顿时有气从“会阴穴”通到腹部的“曲骨穴”,又经关元、气海、膻中,一路向上,直到天突穴停止,因脖子被扼住,这股气又从“天突穴”回到了“会阴穴”。

这股真气来回在任脉几穴来回穿梭,始终无法从“天突穴”到达”廉泉穴”。

肖云虽然意识模糊,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双手死死撑在姜晨的胸膛,扼住喉咙的双手有所松动,体内那股真气就在松动那一刻冲破“廉泉穴”直到“上星穴”又到头顶的“百会穴”然后一路沿脊背下行,走风府、神道、脊中、到脊椎末端的长强。

又从长强回到了“会阴穴”,自此任督二脉因气而通。那罗守仁所受梵乾玄功乃是经脉逆行,故才从前腹的“曲骨穴“”上行到“百会穴”,又从百会下行到尾椎的“长强穴”,再经“会阴穴”回到曲骨,此为一周天。

不料肖云因祸得福,竟然在万分危难之际,打通了任督二脉。自运行一周天,真气慢慢就被索引着在经脉里来回穿梭,顿时意识清醒,身上有种说不出得痛快。

姜晨哪里知道手下之人,体内起了变化,见他意识清醒,手上力道加重。

肖云慢慢恢复了气力,双手乱抓乱舞,突然想起:“他适才捂住胸口,难道是他命门所在?”瞥眼看去,只见他右胸出有一掌印,当下左手变掌为拳,猛地击出。姜晨万没料到他还有力气,身体直接后仰,倒在了地上。

肖云脖子顿时一松,一个“鲤鱼打挺”跳到姜晨身上,一拳接着一拳落在他的胸膛之上。不知过了多久,肖云已无气力,软软倒在地上,大口喘息着。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肖云才勉强缓过劲来,见敌人一动不动,起身来探鼻息。他脸色忽变,身体陡然往后退去,失声叫道:“我杀人了,我怎么杀人了呢?”

原来姜晨本就内力薄弱,虽会一些拳脚功夫,也只能吓唬吓唬寻常人,何况他受了赤奋一掌,内伤极其严重,又承受肖云狂风暴雨的拳头,终于支持不住,气绝而死。

肖云呆呆得坐在那里,过了半个时辰有余,他才从杀人的恐惧里走出,心想:“他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不过是为宋三等人报仇罢了。”他虽然自说自话的安慰自己,其实内心仍不愿接受自己杀人得事实。

此时雨淅沥沥的,一阵大,一阵小。忽然山风袭来,一道清脆得风铃声响起,肖云抬头望去,却见到山神像正瞪大眼睛看着他,仿佛在说:“竟敢在本神神像之前行凶害命,你真是胆大包天。”

他打了几个冷颤,心跳加剧,低下头来,见姜晨的尸身横卧殿内,忽然想到:“这人已来抓我,万一他长时间不回,那玉衡堂再度追来,该如何是好?”

他拖着姜晨的尸身,一步步向后门走去,见院中一棵松树高耸入云,拿起刀在树下掘了起来。他全身使劲,只一顿饭功夫,已掘出一个大坑。他把姜晨的尸身放在坑中,又奔回神龛将衣服一并埋在坑里,覆土掩上,迈步向庙外走去。

肖云奔出二里许,杀人的罪恶感始终萦绕心头,加之初通任督二脉,还未勤加练习引导狂暴的真气,突然气血翻涌,跌倒在泥泞之中。

他挣扎着站起身来,踉踉跄跄走到一棵大树下行功片刻,平复胸腹中激荡的气息,引导着到处乱窜的真气归于丹田,如此运行十八个周天后,体内一股暖流,自前胸而至后背、又自后背而至前胸,周而复始地不停流转。

此时雨已停了很久,乌云已然散尽,浓雾潜消,远方的天际挂着一道彩虹,犹如一条美丽的项链。

肖云见一束阳光照在脸上,忙将真气导入丹田,见到远处的美景,心中也坦然了许多。他猛然想起师父所授翻云掌的修炼方法。

他虽然初此接触武学,但身据罗守仁数十年功力,学这般劲力精深的武功,本以为手到擒来。他拉开架势,对着大树,呼的就是一掌。那大树还是大树,岿然不动。

他心中茫然,在脑海思索着运功法门,忙气运丹田,又是一掌拍出,那大树还是不动。直练了两个时辰,那大树就是纹丝不动。

当下坐在树下大哭了起来,心中不停埋怨自己。殊不知这翻云掌本是从天象中所悟,风本无形,云雾缥缈,看似柔弱,却蕴含着无穷的破坏力。

肖云只知出掌用尽全力,却全然没有领会翻云掌的精髓,出掌时无需用力,只要将真气灌于手臂,势若飘风的击出即可。其中道理和道家的四两拨千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肖云急功近利,不免心浮气躁,没有达到静虚玄默的境界,又如何能学会这样精深的武功呢?

肖云眼泪已干,心中惆怅万千,长叹一声。他抬头看着前方,眼神忽然变得坚毅,迈步向西北方向走去。

此时正值盛夏时节,肖云不知不觉已行出十余里路,忽然觉得口干舌燥,猛听得有流水之声。偏偏只闻其声,不见水源,便寻声往前行走。转过两个岩脚还未看见溪涧,又往前走了一段。

忽听得路旁草堆中吱吱作响作响,甚是好奇,俯身拨开草堆。突然白光一闪,顿时草堆之中虫鸣之声尽消,忽听得左前方草丛里传出奇怪的声音。

那是肖云从未听到的叫声,他也不想再去寻找泉水,只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鸟兽在鸣叫。只见他压低身子,慢慢向草堆走去,走到近处,趴下身子,用手拨开草丛。

只见草丛的青石之上坐卧着一个灰白色的小貂,胸前两只前爪紧紧抱着两片碧绿色的叶子,正直勾勾的看着他。肖云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只小貂的坐姿犹如人一样,猛然想起:“爹曾经对他说过,有时候山里精怪常年吸收日月精华会启灵窍。”

肖云玩心顿起,笑道道:“你手里抓的是什么东西呀?”

那小貂好似如临大敌,突然瞪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好似能吞下一个核桃一样,两只前爪紧紧护着那两片叶子,一脸警惕的看着肖云。

此时肖云的好奇心完全被勾了出来,伸手就要捉它。那小貂突然毛发竖立,口中不停发出“桀桀”的叫声,肖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头晕眼花,砰的一声趴在了地上。

那小貂见肖云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后爪试探性的踹了踹他,见他没有任何反应,身子猛然一跃落到肖云的头顶,仿佛胜利者一般,在上面不停的蹦跳。就在小貂得意忘形之际,草丛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