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好一位圣君明主!(2 / 2)

加入书签

    叶贽神情古怪地看了汤昊一眼,然后继续开口道:“苏松是财税重地,所以哪怕没有钱粮,朝廷也必须要立刻疏浚河道,否则甚至会影响到漕运,整个京师都有可能陷入粮荒!”

    大明王朝施行两京制度,分南京和北京,北地粮产大多不高,因此每年都要通过大运河转运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粮食到北京。

    所以,漕运是国朝大计,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工部侍郎徐贯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能推脱,只能伸手向户部要钱,但问题是户部没有钱粮了啊!”

    “谁不知道疏浚河道这种工程,少说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哪里是区区十万二十万两银子就能打发了的?”

    明白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因果!

    汤昊脑海中闪过一道人影,那是一张悲天悯人的面孔,让人看了一眼就觉得……恶心!

    “所以,伱爹就提出了变法,将纳粮开中变成了纳银开中?”

    “没错!”叶贽叹了口气,“家父是真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偶然间与一盐商交谈时,听到了这个办法,但他从未想过这么做!”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一旦这么变法,那大明九边就彻底完了,边屯一废,粮价飞涨,九边军民日子就没法过了!”

    “但是,你爹还是这么做了!”汤昊冷喝道!

    “家父又能怎么办呢?”叶贽反问了一句。

    “徐贯一直堵在户部官署,问户部索要钱粮,否则他就不去履任,先帝爷一再催促,最后这责任就落到了家父头上!”

    “家父被逼无奈,最后只能入宫面圣,提出了纳银开中之策,先帝爷那可是同意了的啊!”

    “然后,弘治五年八月,各地负责盐政的官员都接到了一则命令,今后盐场生产的食盐直接在盐政衙门与盐商用白银进行交易,交易得到的白银直接送往北京国库。”

    “然后,仅那几个月的时间,户部就靠纳银开中,获利白银一百余万两,徐贯也拿着钱开开心心地去疏浚河道去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苏松又重新成了鱼米之乡!”

    汤昊被骇得倒退了好几步,神情都有些恍惚。

    “你们……怎么敢这样做?”

    “九边军民的死活,就没人在意了吗?”

    叶贽满脸悲戚,神情很是痛苦。

    “当时的内阁首辅,还不是刘健,而是徐溥,本就是江南人!”

    “纳粮开中,得利者是北地晋商,而纳银开中,得利者是南地淮商!”

    “家父叶淇不过只是一颗棋子罢了,内阁首辅徐溥才是里面的推手,而真正点头同意之人,正是先帝爷!”

    汤昊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所以,你说的才是真相?”

    “信与不信,取决于你,我只是不希望陛下记恨家父罢了。”

    叶贽苦涩一笑,随即闭口不言。

    汤昊沉默了良久,最终忍不住怒骂出声。

    “好一位圣君明主!”

      今日第二更,还有一更,希望读者朋友们多多投票支持,多多订阅支持,万分感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