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弱小即原罪(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这个济州马场……大概率是会被舍弃的!

    “你们这些朝鲜士大夫不是最讲究一个忠君爱国吗?结果却偏偏做出这种以下犯上的僭越行径,本侯倒是很好奇,届时朝鲜百姓会怎么看待你们这些士大夫,又会怎么看待伱们一直坚守的朝鲜儒学?”

    汤木和左一刀不太理解,为何要连夜送走,这么急干什么?

    汤昊目光幽深,眺望大明方向。

    诚然,大明这么做,确实不太地道,颇有几分“趁火打劫”的嫌疑。

    崔潭一时尴尬失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汤昊这个问题。

    汤昊大笑道,随即挥了挥手,安排人将这崔潭连夜送走,尽快敲定济州马场一事。

    “本侯这不是给你们那李怿大王,还有那什么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着想嘛。”

    “侯爷,济州岛的朝鲜官兵已经全部肃清,没有伤亡!”

    直到燕山君子嗣断绝,李怿这个嫡次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这才是符合礼法的嫡长子继承制。

    “谬赞了,谬赞!”

    所以,你还真别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左一刀和汤木领命而去。

    “中山侯。”崔潭正色答道:“既然你了解如今的朝鲜政局,那你就应该明白,李怿大王只是一个傀儡,哪怕他为了李氏王朝的统治根基,愿意舍弃这座济州马场,以此换取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也必须要经过当朝权臣的同意!”

    听到这话,汤昊点了点头。

    “崔潭是一个聪明人,回去之后他定会与朝鲜朝廷晓以利害,朝鲜那些君臣大概率不会发兵来攻。”

    崔潭闻言一怔,然后不禁神色黯然。

    “下官不明白中山侯的意思。”

    “等到此间事了,济州马场归属大明,立刻启航回京!”

    “罢了,先解决济州岛一事吧!”

    李氏王朝的建立,原本就与朝鲜臣民一直坚守的“忠君爱国”儒学观念不和,算是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个新兴王朝。

    “此事事关重大,本侯也必须要留在此地亲自坐镇,等此间事了,再返航大明……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啊!”

    方才听闻这崔潭叙述了一下朝鲜政局,汤昊一颗心也沉了起来。

    左一刀立刻反应了过来,道:“侯爷这是在担心京中局势?”

    不过,朝鲜也确实该敲打一下。

    汤昊负手而托,让人看不出喜怒。

    若是反过来了,给他一百个狗胆他都不敢!

    崔潭愈发紧张不已,眼睛死死地盯着汤昊。

    大明王朝这些年虽然朝政腐败吏治糜烂,文臣缙绅常年把持朝政,但他们到底还是有底线的,只敢糊弄皇帝天子,倒不至于真个摆明车马地去做什么权倾朝野、废立君王的权臣贼子。

    他身为济州州牧,此事与他有着直接干系,自然不可能抽身而去。

    “本侯只是觉得你这个人不错,以后也可以继续留在济州做济州牧,充当大明与朝鲜双方沟通的桥梁!”

    论国力论疆土,朝鲜比得过大明吗?

    十个朝鲜加起一起,或许能够比得过吧!

    但济州马场一事颇为关键,所以都走到了这一步,汤昊只能将此事彻底敲定落实,这才会率领船队返航。

    崔潭一阵无言,沉默半晌后,咬牙切齿地嘲讽道。

    但,这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大明王朝跟这朝鲜王朝,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群儒家士大夫在左右朝政争权夺利,只是大明士大夫还知道留守底线,而朝鲜士大夫则是连底线都没有了。

    汤昊轻笑道:“毕竟济州归属朝鲜良久,突然间就割让给了大明,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想来他们面子上也过不去。”

    现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这三位元老重臣,可以稳住大局,等待他汤昊回京了!

    一念至此,汤昊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

    “你们家这朝堂局势,怎么比我大明还要激烈呢?”

    他没有理由不担心!

    片刻之后,汤木和左一刀联袂而来。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哪怕他是嫡次子,但燕山君才是嫡长子,而且还是大明王朝册封的朝鲜大王,所以哪怕燕山君病了死了残了不能视政了,接替朝鲜王位之人也应当是燕山君的儿子!

    “侯爷,济州马场已经控制住了。”

    文臣缙绅把持朝政,他们又何尝不知?

    不知道现如今的大明朝堂是个什么局势,朱厚照这个小兔崽子又有没有认真听从他的嘱托,老老实实学习张居正的《帝鉴图说》,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帝王!

    “想来,你口中这三大臣,也是明事理的聪明人。”

    汤昊冷笑道:“若是我大明不予册封李怿,甚至派遣大明天使前来朝鲜,追查燕山君及其子嗣的死因,再将其公之于众,尔等朝鲜又当如何应对呢?”

    汤昊在一旁听得不由哑然失笑。

    “也就是说,想要完成这笔交易,还要看朴元宗这些勋旧势力的意见态度?”

    他最担心的事情,恰恰就在于此。

    崔潭听后哑然失笑。

    所以啊,汤昊和小皇帝这也是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勉强做一回趁火打劫的强盗匪寇了。

    “至于你这位济州州牧,还是继续做你的州牧,交易暗地里完成就行了,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这样对你们那位刚刚即位的李怿大王也是一件好事,不至于让人看不起,你觉得呢?”

    因为他突然想起了小皇帝朱厚照,那个天性聪颖却秉性顽劣的小兔崽子。

    “奈何朝政大权皆落入勋旧势力手中,所以李怿大王不仅对他们“赏赉特厚”,还对他们“礼待异常”,如三人退朝后,李怿大王要主动起身,等到他们出门后才能坐下,以示敬意!”

    此话一出,汤木和左一刀顿时都变了脸色。

    一腔忠诚,满是悲愤。

    结果现在好了,李氏王朝内部又出现了权臣当道以下犯上的恶劣事件,一旦公之于众,那朝鲜百姓臣民会如何看待这个李氏王朝?

    哪个大明文臣敢这样对他逼迫他,这小兔崽子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整死此人,比如放出刘瑾这条疯狗前去撕咬,活活地给这人咬成碎片!

    一念至此,汤昊也不由有些惆怅。

    “但保不准会有什么愣头青,非要试探一下我军成色,所以这几日不要闲着,完善一下防御工事,让兄弟们做好戒备!”

    偏偏人家大明士大夫却能够坚守臣子底线,而自家朝鲜这些个乱臣贼子,却是一个比一个没有底线没有下线!

    或许,从李成桂谋朝篡位那一刻起,他就给李氏王朝埋下了这些隐患。

    汤昊面容平静,没有丝毫愧疚之色。

    “就在同一天,在这些靖国功臣们的要求下,李怿大王被迫废黜糟糠之妻慎氏,将她赶出王宫,并纳靖国功臣尹汝弼之女、朴元宗的外甥女入宫,于今年正式被册封为王妃!”

    “只要你朝鲜做出明智的选择,与我大明完成这笔交易,那这一切自然就不会发生。”

    那朝鲜只怕瞬间就会天下大乱了!

    再者通过这一番交谈,崔潭也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朝鲜只能与大明做这笔交易,否则李氏王朝势必根基不稳,朝鲜子民将会陷入危局!

    汤昊背负双手,眺望大明方向,满脸愁容。

    “朱厚照啊朱厚照,一切即将步入正轨,你这小子可别让人失望啊!”

      今日第二更,读者朋友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