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1 / 2)

加入书签

十月里,贾琏归家,到了第八日,薛家便到了门口。

秋霜进了屋,低声对着张沅芷道“刚刚二房太太派了人来,说是薛家到了门口,希望太太将正门打开,叫他们家进来。”

张沅芷道“中门不能开,这是迎接皇族、嫡枝娶亲走的门,去将西正门打开,叫他们进来便是,我去母亲那儿,咱们一家在那儿等着便是。”

以薛家的社会地位,还不用他们出去迎接,否则那才是自贬身价,若叫人传扬开他们家主母出门迎接一个商户,那第二日,便有人敢来踩他们家一脚了。

又派人知会了自己的两个儿媳,张沅芷才坐着软轿,揣着手炉,一路到了荣庆堂。

临离开前又吩咐夏梨“离着梨香院五六百米处,挨着后门那儿,不是有一处二进的小院大概二十来间屋子,叫云栽院的,把那儿打扫出来,看这样子,薛家是打定主意要在咱们家住下了,听人说,刚刚那马车上,俱是行李”

“人家来了,怎么也不好将人赶出去。”

“只是他们家还有个哥儿,合该安排得远一些,远离后院儿才是免得传出闲话,挨着后门就极好了”

秋霜面色复杂,苦笑道“我倒真没见过有娘家不回,反倒来了姐姐夫家住下的也罢,咱们家的院子,日常都有人打理,无非就是加几副铺盖罢了我这就叫人去”

“有备无患而已,我瞧着像,但是也不保准,万一人家真的是前来投奔,屋子还没收拾好,那可真是怠慢了”

一路晃晃悠悠到了荣庆堂,恰好贾敏和黛玉也到了。

“四妹妹和外甥女也来了快坐下罢都是自家人,何须多礼”

史氏笑道“你今早不是来了一趟怎的又来了来来回回的,也不嫌麻烦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人便是了”

张沅芷坐了下来,唇角微弯,面色淡淡,“瞧您说的,显得我像那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齐宣王一样”

“不过啊,这次倒不是我有事,是二弟妹那儿”

她看看门外,“这不,薛家举家到了京城,投奔咱们来了,听门房的人说,这行李都在那马车上,马车牵到了马棚暂时放着,想必一会儿便要卸了。”

“且,咱们家是薛家到京后,他们登的第一家门。”

史氏面色淡了下来,“到底是客人,自该好生招待才是”

张沅芷笑道“其实我也不是不想招待,若只是薛王氏母女,我自是无所顾虑,将她们安排在后宅也可以,可他们家哥儿都十六岁了,咱们家还有三个未嫁的姑娘家,韫姐儿时不时也上门来顽,遇到了,可怎生是好”

“母亲想必也听说过他们家那个哥儿的名声”

实话说,有薛蟠在,便是薛家不吃不喝贾家的,她都不大愿意让他们住下来。

“不过听说薛家在京城也有宅子,只是年久失修,难免要修缮一番,想必,过一阵子便也搬走了。”

秋璃过了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她这下百分百确定了,薛家定然是要住下的。

但什么时候走,就得另说了。

薛家不足为惧,但是金陵的贾化和扶持举荐他的甄家,也真该收拾了。

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上蹿下跳的,惹人烦

不多时,便有人引着薛家一家三口到了厅中。

张沅芷不禁想到了原著,林黛玉甫一出场,千皴万染,溢美之词连连;反观与她同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的薛宝钗,却是寥寥几笔,一提带过。

由此可见曹公的偏爱。

打头的自是薛姨妈,穿着一身八成新的天马皮袄子,外头是石青色缂丝海龙皮的大氅,头上带着一套金玉头面,倒真有几分皇商夫人的派头。

身后跟着儿女,薛蟠生的高壮,披着玄色面天马皮氅衣,至于薛宝钗,穿的便是一身半旧不新的衣裳,里头是一件蜜合色的衣裙,脖颈上带着个项圈,上面带着一块儿金锁,外头披着一身紫色面的银鼠皮氅衣。

其人生的眸若水杏,面如银盆,唇如丹朱,十三四的年纪,立在那儿,如一朵花一般,倒是生了一副好相貌。

头上绾着个髻,不过斜斜插了几朵珠花并一只小凤钗,倒越发显得有一股清雅之美。

两兄妹见过众人后,便坐在椅子上,也不多言,只等着薛姨妈出面。

双方互相见了礼,史氏招呼黛玉道“听到了,你薛姨妈一家要在这儿住一段时日,又来一个姊妹,这段时候,你记得常来,和姊妹们顽耍,作诗,联诗,开诗社,这都是我年轻时候顽惯的,你们也不必拘束,每次开张,都走我的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