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1 / 2)

加入书签

好在两人还没有失去理智,史氏看着孩子,去了门口招来赖家的,“去,派人去张家,现在将这喜信儿告诉亲家”

“再就是,今儿府上添了丁,阖府上下,多发两个月月钱月底到账房支领”

赖家的连忙应了一声,喜气盈腮,“嗳就去,就去”

“嗳哟”赖家的又拍拍脑袋,“今儿乃是元旦,每逢正至之日,您和老太太是要去宫中朝拜皇后娘娘的,哪怕现今惠贤皇后薨逝,还有太子妃代受国礼呢”

“就算是咱们大奶奶是太子妃亲妹,她不去尚可,可您和老太太可不能不去啊”

史氏不由有些郁卒,日子是好日子,就是规矩多,若是寻常人家,哪还这般麻烦

于是道“趁着天色还早,将我的朝服拿出来,一会儿穿戴上,该进宫了,你们好生看着大奶奶,出一点差池,我扒了你们的皮”

最后一句,语气森然,叫赖家的出了一身鸡皮疙瘩,连忙应下。

而后又赔着小心道“哲敏贵妃的国丧期已过,洗三礼倒可以好生操办起来了”

史氏闻言,踏进屋门的脚步顿了顿,倒是有了两分笑模样,“这话却是说的不错。”

“好了,你去罢”又进了房中,与徐氏说着。

五鼓毕,婆媳两人坐八抬大轿,前有执事开道,一路行进皇宫,在已是空了的凤仪宫行礼,太子妃与众妃落座下首,而后三拜九叩。

至礼毕,宫中赐宴,一行人略坐了坐,便都出了皇宫。

太子妃将贾家与张家两家留下。

“本宫妹妹可还好本宫怎的听说,昨夜贾家一夜灯火通明”

柳氏当即面色大变,“不是还有半个月才到产期难不成绯儿出了岔子亲家怎么不打发人来知会我们一声”

身为张沅芷亲生母亲,她岂有不怨不怪之理,当下面色便不大好看,太子妃亦然。

“那本宫妹妹现在可好”

徐氏婆媳自知理亏,心中打鼓,但面上亦是不慌不忙。

徐氏笑道“太子妃和亲家母莫要心急,今晨我们入宫前大半个时辰,赦儿媳妇就已是生下了个大胖小子,力气大得很,嗓音也亮,赦儿媳妇是个有福的,统共两个时辰多点儿,孩子就顺利地呱呱坠地了我们都没想到赦儿媳妇现在好着呢就是脱力了,睡过去了。”

又低声道“才大半个时辰,就开了四指,这还不快之前本想着打发人去找亲家母你陪着她的,但一看这般快,第二日还要朝贺,你一来一回,又彻夜不眠,太过奔波。”

柳氏母女闻言,立刻转忧为喜,“好好好,母子均安,我又一个外孙子出世了,一会儿若是亲家不嫌弃,我同你们一道可好”

史氏忙道“哪有嫌弃的理只管来便是”

太子妃也兴致颇高,“正巧,本宫前段时日,给我外甥准备了不少的小玩意儿,还有一些补品,都一并带回去罢。”

徐氏与史氏刚要谢过赏赐,只听太子妃又道“还有豫儿,他听说自己的小表弟要出生了,特意从自己的小库房里搜罗出了不少儿时的顽具,指名要给孩子的,也拿回去。”

婆媳两人对视一眼,只觉更是荣耀,连忙谢恩。

徒豫听说姨母生下了小表弟,还吵着闹着要去看,被闻讯赶来的太子摁了下来。

外面天光大亮,已是下午,张沅芷醒了过来,下半身剧痛,她动弹不得,拽了拽手边的铃铛,“来人”

正在投着热巾子的朝兰听了声音,连忙撂下手里的活计,上前道“大奶奶醒了来,您用一些温水。”

说着摸了摸小几上的水壶,温温的,不大烫手,便倒在了小碗里,又拿出一个大迎枕,慢慢地扶着她起身,靠上,一勺一勺地喂给她。

又一勺温水,张沅芷摇头,朝兰才放在一边,又问道“您睡了五个时辰多,现下饿了罢我去叫人给您拿吃的来。”

“从您开始生产,小厨房那儿就一直忙活,家里的主子们,除了您和二房两位主子,都去宫中朝贺了,至今还未回来。”

“所以邵嬷嬷就只叫昨夜休息了的厨房仆役们在那儿守着,其余人都去休息了。”

张沅芷轻轻道“应该的,累着他们了,昨夜值夜的,跟着忙活的,都赏一个月月钱,我自己出。”

朝兰听罢,笑着走了出去,招呼人去小厨房取来小米粥和荷包蛋鸡汤等物,张沅芷刚刚生产完,又久不进食,胃里空得很,只能用一些流食,这些东西易于克化。

没过多久,坠露和朝兰都进来了,一点一点地喂给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