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 / 2)

加入书签

叶红道“少奶奶就算想动手,那也挤不进去啊。”

苏太太翻了个白眼,又催道“快去看看做好了没有,中午侯爷未必回来,有做好的米线,汽锅鸡之类,先弄些来我吃。”

叶红笑着去了,过了半天,果然叫丫鬟端了两道菜上来,王姨娘的米线,孙姨娘的汽锅鸡,苏太太问“怎么没有鸡枞”

“咱们回来的时候带的鸡枞干本就不多,之前两位姨娘争着要做,泡的泡扔的扔,都弄坏了。”

苏太太吃不到鸡枞,又心疼那么贵的菌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恨恨地骂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替我去骂她们几句,让她们收敛些”

两位姨娘仅存的战果给苏太太缴获了去,又给骂了一顿,都有些悻悻的。

她们两个虽是妾室,但李持酒喜新厌旧,又秉持家花不如野花香的作风,当然把她们两个也扔在一边干巴巴的。

孙姨娘从东淑那里听说消息后本来抢占先风的,谁知王姨娘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也紧随杀到,如今居然是两败俱伤,两人只好从满地狼藉的厨房撤退出来,垂头丧气地各自回房。

东淑在房内听甘棠马不停蹄地转述战况,笑道“有趣有趣,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甘棠似懂非懂,便问东淑“难道两个姨娘是蝉,太太是螳螂,奶奶必然是最高明的黄雀了”

“瞎说,”东淑笑道“我明明是岸上看戏的人。”

甘棠苦笑“可如今东西都给她们用了,也没得给侯爷做的料了,要不要叫他们再去买”

东淑正是不愿意下厨,才故意用了这一招祸水东引,当即制止“别多事。”

当夜李持酒在外应酬,很晚才回来。

东淑早已经睡下了,甘棠却如热锅上蚂蚁般在外打听消息。

因为委实太晚,苏太太也早安歇,李持酒当然不必过去了,本听着他要回这边来,不料半晌没消息,再打听,原来是给孙姨娘半道儿截了去。

甘棠气的站在檐下暗暗咒骂,知道李持酒今晚上不会来了,进了屋内看着自己正酣睡的主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也去睡了。

次日早上,东淑才睁开眼睛,却见到床边多了个人,竟正是小侯爷。

他正盯着自己瞧,那种眼神很怪异,不是之前灼灼逼人的那种。

才要起身,却给李持酒摁住“不忙。”

东淑勉强道“侯爷怎么什么时候来的”

李持酒道“才过来,有件事跟你说。”

“什么事”

“我领了五城兵马司的官职,明日是指挥使的生日,他昨儿亲口跟我说,让我带了家眷过去赴宴。”

东淑微怔“家眷是太太跟我吗”

李持酒点头,想了想道“你稍微准备一下,明儿我带了你们同去。”丢下这句他站起来,走了一步回头又道“你可有合适的衣物”

东淑不假思索地说道“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不过是正六品而已,不必太过盛装。”

李持酒微微挑眉“不过是正六品”

东淑愣了愣,确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冒出这句,竟像是看不起正六品一样,但这正六品的指挥使还是李持酒的顶头上司呢,那李持酒又算什么

她咳了声“是我失言了。”

“放心,”李持酒深看她一眼,笑道“以后当然有一品诰命夫人给你做。”

他说了这句,又想起一件事来“听说昨儿厨房内鸡飞狗跳的,我已经命人重新采买东西,别忘了答应我的。”

东淑扶额好阴魂不散,他居然还没掠过这茬儿。

李持酒将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向她“我听说从昆明回来之前,你特带了一个大坛子,哪里装的又是什么好东西”

兵部,正堂院。

李衾坐在长桌后的太师椅上,有些出神的盯着桌上的如意云头紫砂壶。

这壶他养的很好,温润油亮,是专门用来泡制普洱的。

水是特意从城郊南山所取的洁净山泉水,倒也是清澈甘美,可总觉着少了点儿什么。

门口人影一晃,是金鱼走了进来“主子,车轿已经备好了。”

李衾闭了闭双眼,抬手一挥。

金鱼退后,出了门口,却并不走远,只在廊下站定。

旁边的林泉道“你怎么一脸的如丧考妣”

金鱼怒视他“还不都怪你,真是多嘴”

林泉伸长脖子往内看了眼,才低低道“你是说岁寒庵的事你怨我多嘴我还说你没心呢,这么要紧的事情你居然想瞒着主子。多亏我听见了。”

金鱼瞪着他,气的变了脸色“你还不认错儿主子本来好好的,给你那句话弄的这两天整个人都乱了。你居然还觉着你做的对”

“有什么乱的我可没看出来,”林泉笑道“你也太小题大做,太小看主子了,主子行事自有道理,岂有你我担心的份儿。”

金鱼觉着的头大了几倍“那你告诉我,主子为何命人悄悄地把那岁寒庵的小尼姑接回京,又为何昨儿悄悄地送回去了”

林泉皱眉“这个嘛”

“你看你这蠢样,你不如再想想,”金鱼咬了咬唇,又道“主子从来不喜应酬,何况今儿区区的五城兵马司正六品指挥使的生日,也能劳驾他亲自过去”

林泉道“你有话直说阴阳怪气的干什么”

“你、你”金鱼咬牙切齿道“我看你不把天捅破是不知后悔的。”

岁寒庵那小尼姑是见过那个“侯爷”的。

在那之后李衾便派人把城门官已经巡卫上下都盘问了一番,虽凑巧有个姓“侯”的人,却是个外地进城的老商人,身边并没带女眷。

后来不知怎么着,李衾命人悄然把那尼姑带到京内,乔装打扮,叫亲卫不知领着去了哪里。

半天后回来,那尼姑哆嗦着说“是、就是那个人他就是侯爷,没有错儿的”

然后,李衾便派了一名亲信去了五城兵马司。

金鱼知道李衾找到了那个“人”,毕竟,假如不是姓“侯”的,那所谓的“侯爷”,如今倒有个现成的。

偏巧那人回京的日期,正是小厮在岁寒庵看见“夫人”的那天。

可金鱼又实在不敢多想。

他觉着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但是这误会若是弄的不好,可就是天雷撞地火了。

正在这时,门口人影一晃,是李衾迈步走了出来。

“走吧,”他抬头看了看阴晴不定的天色,淡淡道“时候差不多了,不要叫人久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