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43章

第143章

到底是亲儿子,谢昼没有在第一时间骂人,已经很对得起这个儿子了。不过,饶是如此,谢昼也没有任何好脸色,只说了一声“知道了”,就打发二皇子回御学去。

讲道理,今年才十六岁的二皇子,确实更适合待在御学里。哪怕如今这年头跟安雪莲上辈子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十六岁啊,不读书还能干嘛去当童工吗又不用他来赚钱养家。

但这不是因为太子已经入了朝堂了,二皇子心里只愈发得不平衡了,却没敢当面撅回去,只得耷拉着脑袋,硬着头皮回御学销假去了。

其实,有些内情别说二皇子了,连安雪莲都是不知情。

别看谢昼方才还跟安雪莲“激烈”的讨论了大选年龄设置的问题,但大选这个事儿吧,对平民百姓而言,确实是属于国家大事那个级别的。可对于安雪莲来说,这忒么就是个家事儿啊还是由她主要负责的,她当然可以插手。

可若是像太子进入朝堂之后的事情

说实话,安雪莲至今也不知道太子离开御学后到底在干什么,她没兴趣知道,太子也不会主动跟她说这个,指望谢昼那更是不可能了。

谢昼巴不得后宫和朝廷彻底割裂,哪怕安家已经大不如前,他也不希望皇后插手朝政。

别说插手了,最好连问都别问。

所以说,太子究竟在干嘛呢

是这样的,虽然太子名义上已经离开了御学,但事实上他还是没有彻底离开学习这个事儿。终身学习懂不懂别说太子了,谢昼也会隔三差五的让老翰林为他讲课。至于差事,就目前而言,太子主要负责的是请安折子。

怎么形容请安折子呢就是没屁事儿也要扯出屁话来

别忘了但凡能入仕的,最差也必须是个举人,当然多半情况下,入仕的都是进士或者同进士。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是个举人好了,那也是个饱学之士。倒是不一定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来,但写起请安折子来,却是一个辞藻华丽。华丽到太子压根就不能一口气顺着读下来,因为好多词汇看着就特别高大上,但他完全不知道这忒么是什么意思。

从去年三月末大婚,四月里开始正式进入朝堂以后,太子肉眼可见的增加了不少的词汇量,另外就是字写得也好了。因为谢昼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阅读巨量的请安折子,概括折子上的重要内容,提炼并誊抄后再交给他。

如此这般,太子还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提炼概括能力,反正被这么实操后,他的阅读能力算是提高了不止一筹。

想想也是蛮悲惨的。

假如,太子有的选的话,他其实宁可回到御学去,因为进入朝堂一点儿也不好玩,尤其如今他的顶头上司是他父皇,天天跟他父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连偷懒耍滑都不敢了。

要知道,以前在御学的时候,只要他做得不是那么过分,御学的先生都是对他睁

只眼闭只眼的。毕竟,谁又会专程跟堂堂太子殿下过不去呢

谁会呢

谢昼啊

进入朝堂还不到一年时间,太子已经快被折磨死了。尤其那些请安折子啊,它非但不会减少还能逐日增加。每到年节时,更是不光数量增多了,连厚度都能增加到一个恐怖的程度。太子就不明白了,那些人怎么就能针对一个问候的事情,写出上万字的锦绣文章呢

甚至于,在今年元宵之后,太子拿到了他有史以来接手过的最可怕的请安折子,粗略一算,有三万字

对方从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开始说,讲到一朝金榜提名,愿意为皇上献出自己的一切反正就是各种表决心,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实例,然后用了足足两万字去赞美皇上。

太子一边看一边吐血,心说你知道吗你别说写三万字了,你就是写十万字皇上也看不到啊

最终,他提炼了中心思想,忠君爱国。

四个字,搞定

最可怕的是,太子还不能不看,因为万一里面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的话,他父皇能喷死他。

这就很悲惨了。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二皇子全都不知道,他径自对太子羡慕嫉妒恨着,恨不得将太子取而代之。

而在二皇子悲愤不已的回到御学时,谢昼也已经到达了鸾凤宫。

彼时,自有人去汤池那头通知了安雪莲,待安雪莲“匆匆”赶来后,谢昼已经等得相当不耐烦了,并且已在心里将二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待见到安雪莲,他连个前情提要都没有给,开口就问“皇后你认为力嫔有脑子吗”

这是个好问题。

假如能将疑问句直接改成肯定句,那就更好了

紧接着,站在鸾凤宫的正殿里,帝后二人针对力嫔是否拥有脑子这一罕见的奢侈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的过程充满了和谐,结论出得也很非常之快。

快且一致。

帝后二人在力嫔不在场的情况下,就认定了她没有脑子,且不具备由隔空使得二皇子妃流产这一特殊的能力。

用谢昼的话来说,假如力嫔真有这种能耐,那么后宫里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呢要知道,力嫔是早在谢昼潜邸时期就开始伺候他的,这么多年下来了,哪怕是有不少人流产或者孩子夭折之事发生,但仍然有孩子存活啊

而安雪莲则更加得笃定。

“力嫔好不容易才从昭仪的位置上升回来,就算她再怎么没脑子,也决计不敢在短时间内搞事的。再说了,今个儿若说她想对付周昭仪,那我还是愿意相信一二的,可二皇子妃”

讲道理,二皇子妃生不生、生的是啥,跟力嫔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好吗

当然,哪怕是说她要对付周昭仪,理由都不够充分。周昭仪的出身放在外头还是不错的,可哪里比得上国公

府出身的力嫔再者,周昭仪还没什么宠爱,她纯粹是运气好怀上了。退一步说,哪怕周昭仪顺利的产下一子,对力嫔的影响也不大的。

事实上,因为起始点太大的缘故,在早期力嫔只拿安雪莲当对手。哪怕后来,力嫔逐渐放低了目标,那也是将矛头对准雅妃的。

其他嫔妃她尚且都不看在眼里,吃饱了撑着去对付二皇子妃

谢昼早就有了决断,听了安雪莲的话也只是更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末了,为了确保万一,他还多问了一句“力嫔和二皇子妃据皇后观察,可有矛盾”

安雪莲觉得他想说的应该婆媳矛盾,只是他不方便这么说,毕竟严格来说,所有的皇子公主都是谢昼和安雪莲的孩子,真要论婆媳,也不该扯上力嫔的。

不过,这种事情心知肚明就成,无需这般麻烦的说出来。

她认真的想了想,道“皇上,咱们又不是普通人家,像寻常百姓家中会发生的事情,在宫里是不可能的。况且,即便力嫔看不上二皇子妃,最多也是对她爱搭不理的。力嫔人在后宫,二皇子妃人在宫外,一年到头都见不着几面,想产生矛盾都难。”

其实,据安雪莲的观察,力嫔真的对二皇子妃没有任何看法。真要说的话,太后对安雪莲的意见可能更大才对,不过太后的做法是,虽然我不喜欢你但我可以选择眼不见为净。

安雪莲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又不是亲母女,何必非要互相折磨吗一年到头见个两三次面,大家假模假样的客气一番不就行了

塑料婆媳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谢昼被说服了,他连长乐宫都没去,就这样判定了力嫔无罪。

不过,这事儿还是给他警觉,之后不久,他就派了人彻查二皇子府。他的逻辑是,既然你如此在意这个事儿,那就索性查个一清二楚

谢昼亲自插手后,短短两天时间里,事情就有了眉目。

其实道理很简单的,二皇子府又不是什么传承百年的府邸,若是像力嫔的娘家齐国公府那样,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的,各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种真要查起来或许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二皇子府

去年九月才迎来了主人,到今年二月里,连半年光景都没有,所有的一应仆从,要么是十二监拨过去的人手,要么是二皇子出宫后才采买的。但甭管怎么说,关系都还算是简单的。

对了,谢昼对亲儿子还是很不错的,哪怕没给差遣,也不曾封爵位,但起码安家银子是给足了。

谢昼给了二皇子足足二十万两银子,这还不包括建府的费用。事实上,整个二皇子府就是拎包入住的级别,修缮改造的费用一点儿也没让二皇子花钱。另外,二皇子多年得的赏赐积攒等等,全叫他从宫里拿出去了。还有二皇子妃的嫁妆本来就是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由她娘家给的,另一部分是十二监那头给安排的皇子妃嫁妆,也尽数都带了出去。

正如二皇子羡慕太子的那般,太子也挺羡慕他的,饶是太子这些

年来得了不少赏赐,也从他父皇母后手里坑了不少宝贝,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没钱的。

想也知道,甭管是谢昼还是安雪莲,都绝对不会直接给金银的。假如是个公主,那逢年过节还能得一套价值不菲的头面首饰,要知道头面首饰哪怕不等于钱,但却是硬通货,随时随地能换钱的存在。

可太子

那就是个小穷逼。

他媳妇都比他有钱。

而腰包鼓鼓的二皇子,在出宫之后,很是采买了不少好东西。原先,谢昼并不知道儿子是怎么花钱,他又不是变态,怎么可能一直盯着儿子府上,去关心儿子府上是怎么花钱的。结果,就为了彻查二皇子妃流产一事,他被迫知道了。

因为是去年才彻底修缮一新的府邸,二皇子并没有对整个府邸做手脚,没那个必要。但他却购置了不少古董玉器,用后世的话来说,硬装部分没折腾,但是软装部分却几乎是全换了一遍。

反正,二皇子府那叫一个高调奢华,据谢昼派去的密探形容,简直就跟暴发户的家一样。

当然,密探是不会说得这般直白的,但谢昼他听出来了

考虑到人各有品位,兴许二皇子就是喜欢把家里搞得金碧辉煌的,谢昼第一时间没有发作,他还记得自己派人探查二皇子的目的是什么。

可之后不久,他就忍不住发作了。

他把太子提溜过来骂了一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