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56章

立场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而然也就截然不同了。

在谢昼看来,当初他斥责太子的原因,是因为太子在办差过程中出了岔子。但二皇子是吗他这个是属于后宅问题,也就是家事。两者本质上是有着极大区别的。

况且,像拘禁正妃这种行为,本来就有好几种解读的。可以说是正妃惹恼了二皇子,这才导致了之后的结果。但也可以理解成是正妃身子骨不好,病重到无法处理整个府中事务,这才将自己关在正院里调养身子骨,安心养病。

要知道,当年皇后也曾一度困守鸾凤宫,那可没人逼着她不出来,只是单纯的因为身子骨的缘故。

家务事儿啊,便是搁在千百年之后,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放在此时,更是很容易就轻飘飘的揭过去了。

可在群臣包括勋贵们看来,二皇子此次所犯的事情可算是天大的罪过。藐视皇恩啊这简直就是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偏他又是皇子的身份,相当于是既对皇上不忠,又对父亲不孝。

像此等不忠不孝之人,还留着过年吗就算不判个重刑,削了爵位夺了差遣,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依着外人的想法,无论怎么着,二皇子这回都是栽了的。当然,以谢昼一贯的为人处世风格来看,小命还是能保住的,毕竟杀子这样的名声,谢昼是肯定不愿意背负的。

谁能想到呢

去了一趟长乐宫,谢昼就把脑子给丢了。他倒是的确没有为难鲁国公府的大公子,毕竟仅仅是打架斗殴这种事儿,在他看来就跟小孩子玩过家家差不多的,又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直接翻篇就是了。

可他在放过鲁国公府大公子的同时,也没治二皇子的罪。

什么削去爵位,什么夺了差遣。

这些事情全然没有发生,据说谢昼倒是狠狠的喷了二皇子一顿,但老子骂儿子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这也能称得上是惩罚再就是,谢昼允许二皇子夫妻和离,并默许了他扶正侧妃。

之所以说,扶正侧妃这事儿属于默许的,是因为北周国的律法里,的确是有一条清清楚楚的写明白了,妾室不得扶正。但律法本来就是只管平民百姓的,皇室确实是例外的。

更确切的说,假如是皇室中人犯了律法,那是由宗室出面或者直接由皇帝出面代为惩罚的。

但随着二皇子回到府中,命人整理当初二皇子妃嫁过来时带来的嫁妆,包括十二监为皇子正妃所准备的那一份嫁妆等等,都算在内了

堂堂二皇子正妃,原本的恒郡王妃,就这样带着十里红妆以及一份和离书,恢复了单身身份,回到了她的娘家鲁国公府。而随即,原本的二皇子侧妃齐氏,则成为了正妃。

谢昼什么都没说,他肯定是不能承认自己纵容儿子休妻扶正妾室,所以他选择了闭嘴。但同样的,二皇子做了这些事情后,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惩罚,外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是你当爹的默许,你儿子能这么干

虽说是和离,已经算是给鲁国公府留面子了。但要知道,如果是休书的话,那女方是可以向官府提出抗议的。根据七出规矩,除非有实质上的证据证明她犯了七出之条,不然休书是无用的。

可如果是和离的话

鲁国公府接回了他们家的二姑娘,随后选择了闭门不出,只是在不久之后,就传来老国公爷病重的消息。

而对照着鲁国公府的凄凉,恒郡王府倒是十分的高兴。虽说大婚是无法补办的,像这种侧妃扶正,实质上的好处特别多,但名义上还是差了人一筹的。

举个例子,如今大婚的皇子也就只有太子和二皇子。二皇子妃的铁定不如太子妃的,见面要行礼的那种。但如果将来三皇子等人娶了妻,那么他们的妻子理论上来说,是要尊敬二皇子妃的,毕竟她是嫂子。

可事有特例,二皇子妃啊,她既非御赐的婚事,也不曾举办正式的大婚仪式,甚至于说,她比人家填房继室还不如。眼下,她当然不觉得这有什么,怎么着正妃的地位都比侧妃要高。但假以时日,当她发现这里头的问题时,只怕又该心态失衡了。

不过,最先崩了心态的却是另一家。

并非已经关门谢客的鲁国公府,也不是优哉游哉嗑着瓜子等着继续看好戏的安雪莲,而是

齐国公府。

早已念过六旬的齐国公啊,被这接二连三的新鲜大瓜,弄得差点儿一口气没接上来,直接上天去见先帝了。

毕竟,很多事情在毫不相干的人看来,只是一个热闹,当然也会评论一番,甚至会跟意见相左的人争论一番。但甭管怎么说,那些人都是跳出了是非圈子的。

可齐国公不是。

他都快疯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不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宫里的娘娘依着计划行事吗谁让她自作主张的先前升份位已经太过了,眼下更是气死我了”

他这般气恼,可他老妻却还是一脸的茫然“说是说过了,可娘娘”

“娘娘如何”

“当时是答应下来了,可我瞧着她似乎另有主意。就是那种,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齐国公夫人迟疑了再三,还是将当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她不说还好,说清楚说明白了以后,齐国公只愈发的愤怒起来。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原先为何不说清楚娘娘啊娘娘,她打小就是脑子不清楚还觉得自己最聪慧我特地叮嘱再三,让你把事情掰碎了给她讲,你你你”

“说了,真的都说了。可国公爷,您、您是不是太多虑了”齐国公夫人还是满脸的不解,因为照她看来,如今的行事大好,别说她那不聪明的女儿了,就连她都不明白,齐国公到底在气什么。

齐国公

他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为何家里一窝子笨蛋了

本以为只是长女将天赋点全点在了脸上,结果现在看来,问题根本就是出在他这个老妻身上。怪不得啊,女儿蠢笨不堪,儿子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原来是从根子上就出了错的。

齐国公只感觉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依着他原本的打算,只想要他这一脉蛰伏起来的。

原因很简单,当你还不曾拥有绝对的优势时,自然不能选择太过于高调。所以他才会盯上了二皇子,让二皇子当这个出头鸟,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哪怕将来真要是有个万一,倒霉的也是二皇子,他齐国公府,还有宫里的娘娘和六皇子,皆可以保全下来。

说白了,这是一场本来就不公平的赌法。

如果二皇子真有这个能耐将太子彻底拉下马,那么他迫害兄长的罪名就洗不掉了。不止对兄长不敬,还对嫡母不孝,如果再有人翻出来他当年舍弃亲生母亲庄妃的事情,那么他这辈子是无缘那个位置了。

退一步说,二皇子若没那个能耐,可他毕竟是排行仅次于太子的皇子。两虎相斗,即便没能做到两败俱伤的情况,太子也绝对没办法全身而退。

到时候,只要再抓住太子的某些小把柄,将人拉下储君之位,就变得太容易了。

此时的太子其实就好比是被群狼围攻一般,齐国公希望二皇子当那只头狼,不断的对太子发起攻击,在太子身上狠狠的咬下几块肉。至于二皇子最终是被太子反击而死,还是最后力竭而死,或者身负重伤不得不退到群狼之后,被他这个名义上的外祖父弄死

二皇子啊,他就是个工具人,一旦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去死了。

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齐国公府不能提前露面。

现在呢

明明可以看着二皇子去死的,他那傻闺女非要跳出来保全二皇子。这下好了,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大家还会死死盯着二皇子不放吗

不会,他们只会认为美色祸国,二皇子不过是贵妃手中的刀。

可一旦众人将目光都集中在了贵妃身上,那么他们迟早会发现,这一切都跟贵妃背后的齐国公府脱不了关系的。

齐国公差点儿没气得上天

“她根本就没必要这么做眼睁睁的看着二皇子去送死不好吗二皇子已经在太子身上咬下了一块肉,皇上已经对太子所有不满了。接下来,只需要等着其他人闻风而动,咱们就能够坐收渔翁之利。可结果呢她疯了是不是”

“升为贵妃就是个错误她不该的,她不该跟皇上要这贵妃之位。本来,她只是四妃之一,妃位上又有个格外招眼的雅妃在,她大可以躲在雅妃身后,让雅妃去当那个祸国殃民的妖妃。可她偏偏要自己跳出来”

“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蠢东西呢”

好好的一招“蛰伏在旁,伺机而动”的谋划,就这样被蠢女儿给毁了。

当然,齐国公最终也没能立刻上天,他只是气急攻心,病了一场。本来问题不大的,可因为他到底是上了年岁的人,这一病,拖拖拉拉的,竟是直到临近小年夜,才渐渐有了起色。

不过,正所谓因祸得福,就因为齐国公这一病,有些心思重的人就考虑这事儿是不是跟齐国公没什么关系。

因为贵妃这个做法太蠢了,不应该保下二皇子的,哪怕二皇子是贵妃亲生的又如何在二皇子名声彻底臭了之时,就算是亲生的都应该及时舍弃,尤其贵妃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想不通这里头是什么情况,又因为齐国公这一场病,以韩大人为首的众臣就开始往别的方向发散思维。总觉得这些事情不是齐国公做的,因为他没那么蠢,况且真要是他做的,他还会被自己的行为给气到

太医院并非铁板一块,别说是给勋贵们看诊了,哪怕是当初皇后的脉案,都能流出去。当然,肯定不是全部,而是委婉的表示皇后病情如何,是在逐渐好转,还是说单纯的只剩下熬日子了。

皇后的脉案尚且如何,区区一个国公爷又算得了什么呢

众臣们很快就得知了齐国公是因为怒火攻心才病倒的,至于迟迟未愈的原因,则是他年岁太大了,本身就有蛮多的小毛病。再一个,给勋贵们看病的太医那都是开惯了太平方子的。简而言之,就是吃了这方子绝对不会出事,但也很难立刻好转,图的就是一个安稳。

韩大人等众臣聚在一起讨论这个事儿,最终不得不将矛头对准了谢昼。

假如说,齐国公是无辜的,这里头并没有他的手笔。那么,以蠢笨闻名的贵妃更不可能是幕后真凶。当然,不是幕后的谋划者,并不代表她就是全然无辜的,也有可能她仅仅是单纯的在争宠。

后宫妃嫔啊

那费尽心思争宠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她原先都跌到嫔位上了,那么豁出去一切,只为了升份位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几乎九成以上的后宫妃嫔都干过类似的事情,只是多数都是失败者,没几个成功的。至于贵妃,不得不说,可能众人以前都小看她了,她既然能够连着两次爬到贵妃的位置上,就代表她兴许还是有脑子的。

一次爬到贵妃之位上,还能说是全然靠一张脸,可两次呢那就说明,她不像众人想象的那般蠢笨不堪。

可问题还是有的。

“如果说,贵妃不像咱们认为的那么简单,她为何要保住二皇子没理由啊,她大可以对二皇子放手不管,她根本就没有理由非要拽着二皇子不放。”

“所以问题还是出在皇上身上吧”

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

这是来自于后世的一段话,以韩大人为首的人当然不会知晓,但类似的意思他们还是明白的。

如果说,这几个月以来的变故,也就是谢昼突然对太子出手以及接下来的种种风波,都跟齐国公无关,跟贵妃无关,跟傻子二皇子也无关的话,那么

答案就只有一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