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番外二十. 大结局(1 / 2)

加入书签

番外二十

昭昭暮暮,年年岁岁

程亦行八岁这年,突然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起因是母亲昭夕拍的一部新电影,名叫一个小孩的一生。

自从成家生子后,昭夕拍电影的步伐就慢了下来。

但事实上很多人发现,早在她拍出纪录片长路时,就已经完全摒弃了快餐化的电影市场。

人家从构思到电影上映,也许只用短短一年,她却要花长达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才能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上。

从长路到一个小孩的一生,她花了八年。

八年之于电影圈,等同于很多人全部的职业生涯。多少明星冉冉升起又陨落,花谢花开,人走了一拨又一拨。

等到昭夕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媒体不约而同在标题里用了“回归”二字。

阔别多年,那个木兰又回来了。

只是这大概跟体质有关,昭夕又登上了热搜,引来无数非议。

舆论不断的原因只有一个,她在新电影中启用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主演。

一个小孩的一生,光听名字也知道,这个小孩的戏份基本上秒杀其他所有人。

虽然阔别影坛已有八年,但很显然,娱乐圈的腥风血雨与从前并无二致。

喜提热搜,惨遭非议。

即便网友们也大概换了一波了,但攻势比当年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又出来赚奶粉钱了”

“不是,都八岁了,赚什么奶粉钱赚学费吧”

“别问,问就是要把儿子拎出来当童星,从小捧红,延续她自己的路线呗。她不就是星二代甚至星三代出生的”

“毫无下限。别人都把孩子藏得严严实实,就她厉害,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她儿子,明星要从娃娃抓起的典范。”

“拿孩子赚钱是真恶心。这么小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就被曝光在大众视野里,从小过不了正常人的生活。”

就昭夕启用亲生孩子当主演一事,毁誉参半。

也有替她说话的,大概就是,一家子都有演员天赋,怎么,还不许别人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立的也有,呼吁大家关注电影本事,少说些有的没的。

只要演员演技好,电影好看,谁当演员有什么差别吗大家究竟是看故事的,还是看八卦的

从电影宣传放出第一张海报起,舆论就不断发酵。

昭夕没有作任何回应,也没有去看网上的只言片语。

程又年倒是看了一点,主要是有罗正泽这个地科院小喇叭的存在,想不知道都难。

尤其是,罗正泽还和小嘉在一起了,两个吃货一天到晚除了吃东西时小嘴叭叭的,讨论起昭夕的事情来,也叫一个认真。

昭夕有时候都觉得,她明明只有小嘉一个助理,却没给工资也喜提第二个小助理。

罗正泽既为偶像殚精竭虑,又为老婆小嘉的烦恼而烦恼。

总之,这两只小喇叭把舆论基本上复制粘贴了一遍,讲给昭夕和程又年听。

昭夕“我是久经沙场的人了,还怕这个吗”

小嘉生气“都多少年了,这批人还是没长进,除了当键盘侠就不会多读点书吗”

昭夕老神在在“多读书的那批暴民都脱离了键盘侠的行列,早就不喷了。你现在看见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赴后继的新一代键盘侠。”

说到这里,她也有点感伤。

小嘉小心翼翼问“老板,你还是在意言论的吧”

昭夕照照镜子,提了提眼角,“不是,我是心酸,怎么一晃八年都过去了,我都老了”

小嘉“”

舆论如何风生水起,在这个家里好像都无足轻重。

本来就是,一家三口都不是会为琐事操心的人。

三十八岁的程又年在为科研奔波,近年来的研究项目成为院里的重中之重,徐院总是拍着他的肩,感慨说后继有人了。

大家都说,他的目标大概是地科院最年轻的院士

但其实程又年本人并不很在乎这个,一个称号,远没有做实事要紧。

三十五岁的昭夕,每一天都在为保持身材和美貌殚精竭虑。

要健身,不能有蝴蝶臂。

多吃蔬菜,不能人到中年就发福。

臭崽子,别惹妈妈生气,气出皱纹你赔不起

除此之外,她还要多多看书,跟上未来的程院士的脚步

至于八岁的程亦行同学,他也很忙。

爸爸是学神,所以学习成绩必须好,不好很丢人。

妈妈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家,所以要从小培养艺术家的气质,装逼也很辛苦。

参演一个孩子的一生,倒纯属是一场意外。

当时昭夕试镜了好多小演员,始终不够满意,倒不是她的要求太高,实在是这部电影对演员的素质要求非同一般。

八岁的小孩大多活得像温室里的花朵,鲜少有人能演出主角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这个角色相当特殊。

到底有多特殊,直到电影上映那天,观众们才明白。

很多人抱着对昭夕的信任与期待踏入影院,还有不少人纯粹是看热闹,见网上传的那样火,热搜一个接一个,干脆去看看呗。

反正好就支持一下,不好就喷一喷。

这是现代人的快餐生活标准考试。

可是走进影院时,很多人还在嘻嘻哈哈说着八卦,电影散场,离开时,却没有几个人有心情说笑。

人们沉默着,像大雨过后的树,枝叶都流泪。

一个小孩的一生讲述的的确是个八岁小孩完完整整的一生。

小男孩叫习乐,从出生起,备受父母呵护。

与这个时代的众多孩童一样,他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小康家庭中,从小学习乐器,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影片的开头温馨可爱,讲述着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当看见小习乐苦着脸,哭丧着说自己脑袋糟糕,背不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观众都笑了。

老师每周打电话催促父母“我也很无奈啊,这是教育部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背”

影院里甚至有观众感同身受说“我家孩子也背不出啊可愁死我了。”

小习乐也不太会唱歌,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他老是跑掉。

但音乐细胞不行,共情能力却不错。

至少在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小家伙还哭了。

程亦行饰演的小男孩鲜活可爱,哭的时候憋得满脸通红,放声大哭,笑的时候眼睛一眯,狡黠里透着一点机灵。

大概是遗传了父母的美貌,他长得非常漂亮。

小男孩唇红齿白,比许多姑娘家都要美,可调皮起来,上蹿下跳、爬树翻墙,也不逊色于同龄男生。

观众们被他迷得不要不要的。

六岁伊始,进入小孩认知教育与三观逐渐发展的黄金阶段。

影片里,小习乐也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同时,飞快汲取着电视与书本里关于世界的描述。

他似懂非懂问妈妈“那两个人抱在一起亲嘴干什么呀”

妈妈一脸尴尬,观众哈哈大笑。

偶尔听见父母谈论社会新闻,说黑车司机绑走妙龄少女,他也会抬头问“绑走她干嘛啊”

父母一时语塞。

爸爸想了想,说这个世界上也有坏人,像大灰狼无缘无故要吃掉小红帽一样,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坏人,会抓走孩子,所以习乐今后也要注意。

习乐懵懵懂懂问“抓小孩干嘛他也像大灰狼一样,要吃掉我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