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之后的时光如俞升所说,行走在路上变成了很艰难的事儿。

每个月的冲击波前后几天都伴随着强烈的地动、龙卷风和各种地质灾害,让曾经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加速裂解,低矮村镇的房子也躲不过维原子冲击波纷纷倒塌。

曾经的平原逐渐看不出原貌,地面处处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翻搅过又重新捏起,山川林立。

偶尔有看起来一马平川的地方也裂开缝隙形成峡谷,深不见底。

现在的他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腿,他们变成了急行军在最恶劣条件下被拉练,几次都因为瞬间而来泥石流和山体碎石躲闪不及而受伤。

能找到合适的环境稍事休息就已是幸事,每月一次的冲击波让浓度一直维持在很饱足的状态。

他们手上握着那么多超界道具自不敢在进入小世界拖沓人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吸收更多能量持续特化。

每次分两个人进去移栽、转移动植物时能顺便能洗个澡就算是对他们极大的犒赏。

之前一年多兆青不间断准备的饭食成了他们的救命之物,他们经常在碎石乱瓦间吃着东西,稍一不注意手里的食物就有可能被林子里的猴子抢走。

起初他们也会愤慨,后来发现他们不过是几个人,而猴子这种类人成群结队。战斗只会拖慢他们的脚步,最重要的事儿是尽快让河图洛书长大。

他们拖家带口的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江西省经过赣州、走过瑞金、路过石城进入曾经的福建省。

没了交通工具人类的脚程再快也只能一日一日的走,他们在山里跨过2020年的元旦,又在小村镇的遗迹中度过再一个春节。

和在贵阳广西时不同,路上已经很少再能碰到其他幸存者,偶然碰到人数没有超过百人的小村寨。村寨中大多是几户同宗同族的留守老人和半大孩子,平均一个村子有五六个青壮年男女就算多的,小孩也被推上了求生活的第一线。

抢夺和杀戮已经不是现在的主题,恢复生机的植物和满地乱跑的动物让特人拥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但被阻断的交通和无法翻越的大山才成了特人的难处。

山民没有任何信息不懂自己的未来,也不知道应该留下还是上路。山民中超特人的比例比他们预想中的还少,经过了六七个小村才发现了三个超特人,都是兵人。

俞升认为这还算合理,老人和儿童多的村寨适龄特化的人少之又少,有能力的早就选择离开,剩下未敢妄动的便失去了第一时间到达聚集地的机会被再一次的留在原地。

迁移这个话话都说的容易,但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若他们年迈还带着孩子也未必敢随便踏上未知的旅途,还不如在这山中寻求一丝稳定,至少还有那么几亩土地在各种灾害下被保存住。

只可惜被统一的未来不允许这些什么信息都没有的人长时间滞留,而兆青他们现在也不敢随便指路,幸存者基地已经不像之前大多在省会城市,具体在哪儿他们也不知道。

如今他们已经到了福建,怎么可能告诉人去昆明去平塘,去海南呢

他们必须尽快走完河图洛书说的每个地方,还得收集90以上的地球样品。他们的任务比想象中更难完成,行进速度又比预想中还慢,两个月刚跨过两个省。

身负重任的他们没有趁手的交通工具,没办法护佑任何人。

陈杰的路线规划图失去效用,现在只能用特化无人机查看前后一公里的情况,路线全靠来回的碰。

他们辅助工具极全,比如两人宽的巨大钢条、各种吊车挖掘机,腰那么粗的绳索等等,还有海贼在空中的协助,即便如此他们也有根本跨不过的天堑必须绕路而行。

他们只能在路遇的村寨短暂停留,用末世前的物资和当地老乡交换些野味果实,留下一本帝都手册让村里的年轻人讲给小孩和老人。

俞升曾想将维面上温嘉明说的话转达给这些流民,告诉他们会有解放军来接。这是温嘉明在维面上的承诺,但陈氏小队不知道是否真还有组织能实现这个不抛弃不放弃的艰难目标。

虽然他们依旧相信如果幸存者世界有一个组织或政府正在试图聚集所有流民,那必定是华夏。但飞鸽小队都陨了一批又一批的战士,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到底用什么方式到来。

俞升更不敢保证给了别人希望之后的事儿,在这个世界中留下和迁移的生死率都是对半开,一眼天堂一眼地狱,谁能给谁希望。

他们能做的就是将每个村寨的经纬度详细记录然后继续赶路,期待遇到基地时将这些东西上交。

俞升几次想在意识维面上说明这些幸存者的位置,又怕触动了其他不明势力,暴露毫无反击能力的幸存者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行进路线。

重责如泰山压顶,愿不愿意都得背在身上,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谨慎周全的保护好陈氏小队的每个人,保护好兆青和陈陌,保护好这世界上最重要的超界道具。

保护好属于华夏的河图洛书。

这一路上兆青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植物开始反扑全面成长,几乎每天都需要他们花大力气清障才能继续前进,有时候连电锯都割不开植物的枝茎。

植物密密麻麻的生长出来,用几近拼命的方式将根须尽可能的扎到更深的泥土中,同时让自己变得更高、更强韧、更坚硬用来抵御即将到来的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