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风尘9(1 / 2)

加入书签

李海洋的想法很简单,经常往大夫家跑跑,让别人知道自己对学医有兴趣,而且有天分,治好几个人之后,大家慢慢的就会接受这个现实了。

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一个名医。

什么事情都怕做到最好

在现代大学进行扩招,也不分配工作之后,大学生的含金量马上下降了额,很多新闻报道的都是大学生反而不如没读书的人,大学生毕业之后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

在很多人的眼中,大学生也越来越不值钱了,有的家长宁愿让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去学一门技术。

其实现在仍然有很多好的大学,里面仍然包分配,毕业之后直接被分配到国家单位里面,做一些技术类的支持,只是很多人不了解而已,而且这些大学,要求的分数不仅高,其他各方面都要达标,相对来说,高考分数反而是最好完成的指标了。

现在也是,别看大夫,工匠,大厨这些人的地位不比读书人高,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做到最好。

医术最好的人,做东西最好的人,他们都不会留在皇宫里面,反而满世界的晃荡,不过头上都有皇帝封的一些官职,而且充分满足这些人的任性,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在自己有要求的时候,过来就行,标准真的不能再低了。

李海洋设想的十分好,只可惜在往那个大夫家跑第二回的时候,直接被父母给揪了回来。

一方面那个大夫没有收徒的心思,甚至觉得李海洋就是在和他强饭碗,警惕的不行,另一方面是兄弟们告状了,李海洋竟然不干活,跑到外面玩去了

李海洋真的无语了,没看到就这个没有多少医术的人家里的条件就不错吗村里人看病多多少少会给几个钱,如果没有钱,那就会给东西,要不然就会帮他干活,种地,挑水,劈柴,家里人竟然嫌弃李海洋是在浪费时间偷懒。

最后李海洋只好在田野里面找一些常见的药草,整理好之后,卖到附近县城里面的药店里面,也算多了一项收入,只可惜家人没有什么保密的意识,没过多久就被人知道了。

大家都开始找这些东西,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后来更是如此。

然后李海洋没有办法了,又开始用东西编制一些小玩意拿到集市上去卖,家里多了收入之后,父母让李海洋把这手艺交给其他的兄弟,而且认为种田才是大事,这些只能在农闲的时候做。

几年下来,家里也只是能让每个人吃饱而已,根本没攒下几个钱,因为没人敢大着胆子投资。

接着灾年就来了,好不容易养的肉呼呼的身子,又开始变的消瘦起来了。

最后逼不得已开始卖孩子,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呢,可是看到村子里面的人都是这样,而且孩子还是被大户人家给买走的,反而不太担心了。

就在这个时候,早几十年被卖掉,一直都以为人已经死了,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的大伯突然回来了。

现在除了李海洋的父亲隐约的记得有这个事之外,就只有村里的老人们知道这件事了,不过上了岁数的老人村里只有几个,加起来不到十个人。

但是也没有人怀疑什么,毕竟村子里面穷的要命,现在又遇到了灾年,更没有什么能值得人觊觎的东西。

李大伯比李父大了十几岁,虽然一直在皇宫里面小心做人,但是今年来好歹也混出来一个名头了,手头也有不少的好东西,这几年开始修身养性了,李父在外面是自由身,但是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儿去。

两个人反而看起来年纪差不多,虽然都很苍老,但是李大伯的气质明显要好上一些。

李大伯带来了不少东西,除了送给李海洋一家,还有送给村子里面的东西,让整个村子的气氛都欢快不少。

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李大伯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想要收养一个侄子。

他虽然想认养一个孩子,但更相信血缘上的关系,当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兄弟在世,而且这个兄弟有好几个儿子,并且有几个年纪都正好的时候,简直高兴坏了。

李父马上拍着胸脯说道没问题。

桌上的饭菜比过年的时候还要丰盛,每个人都不停的吞咽口水,快速的夹着自己喜欢的饭菜,还喝到了好酒。

吃的正高兴的时候,李父不免问到李大伯这些年的际遇,而且还询问他的家庭,免不了也想要炫耀一下。

这个大哥再有钱那又怎么样

还不是没有孩子也可能是没有儿子,自家穷又怎么样但是儿子多啊。

太监的地位也不低,尤其是在京城里面,提到太监都要小心翼翼的,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就算是朝堂上的重臣也不敢乱怼,双方全靠智谋对决。

李大伯也没有隐瞒,直接说了自己的情况。

李父当时心中就有些不愿意了。

在民间,太监的名声可不怎么好,而且子孙根都少了的人,总归没有那么多的底气。

第二天整个村子都传遍了,李大伯就是个太监的事情。

之前羡慕的人现在马上开始嘲笑起来了。

李海洋的兄弟本来不知道太监是什么,他们都没有成婚,也不觉得身体少了一个部件到底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听到大人们的议论,还有父母阴沉的神色,心中也忍不住忐忑起来了,渐渐的也开始嫌弃这个大伯了。

本来听说大伯住在京城里面,人人向往,甚至兄弟几个还起了争执,现在全都没有了,甚至推脱着不肯跟过去了。

李大伯有些失望,虽然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只要年纪适合就行,可是亲眼看到一个个不愿意的人,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好在他的眼光也不短浅,现在孩子都小,等到了京城开阔了眼界,过些日子,自然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李海洋被推了出来,李大伯本来还有些不愿意,他想要一个年纪更小一些的,这样养大了更亲近。

但是看到李海洋一点嫌弃的神色都没有,心中也舒缓了一点,目的达成了,他留下了一笔不小的钱,直接带着李海洋走了。

坐到马车上的时候,根本不让李海洋往外面看,好像不想让他记住这个地方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