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林11(1 / 2)

加入书签

至于南平王为什么没有儿子还想当皇帝,这一点也不矛盾啊,就算是没有孩子,该想成为人上人也会继续有这个想法,想家财万贯的照样也会继续努力,哪个皇室里面的人不想当皇帝

只不过有人付诸实践了,有人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而已。

看到夏公公一点都没有抓住重点,李海洋又说了一遍“南平王世子和皇帝长得一模一样,根本分不出谁是谁,之前皇帝中了蛊毒之后,又和南平王十分的亲近”

夏公公顿时目瞪口呆了起来,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指着李海洋说道“你们夫妻两个可真是天生一对啊,都这么敢想”

说完之后他又忍不住看四周有偷听的没有。

一般人看到南平王和皇帝的关系突然好了起来,谁都不会多留意南平王世子吧。

这两个人倒是真敢想啊,一个直接怀疑南平王世子是女儿身,想要嫁给皇帝,生下未来的太子。

一个更是怀疑南平王世子和皇帝长得像,到时候想要来个李代桃僵之计,直接把皇帝给换成另外一个人。

这两条想法都能说的通。

皇帝中了蛊毒之后,很亲近南平王这一脉的人,到时候无论怎么维护南平王一脉的人,都不会让人有什么怀疑。

就算有人怀疑了,也只是觉得南平王肯定做了什么事,没有人有胆子直接怀疑皇帝。

这两口倒好,一个比一个胆子要大。

“谢谢夸奖,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李海洋觉得夏公公的话就是表扬。

夏公公回去之后首先把药给了皇上,涂抹上去没两天就消肿了,他的年纪大了,晚上的觉很少,而且睡的不踏实。

差不多每天都要守夜,偶尔晚上不用他服侍了,还得担心皇上会不会找他。

夏公公想了大半夜,终于决定按照李海洋的话去做。

一个太监最荣耀的就是成为伺候皇帝的贴身大太监。

当今的皇帝最信任的是四个太监,每个人都管着一个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夏公公是其中一个势力最小的。

想想自己头上的三位公公。

那个李公公就不用多说了,从小就陪着皇帝长大,是他最信任的人。

王公公也不用多说,他伺候皇帝的时间最少,管事的时间多,是大内总管,但是办事能力强,皇帝离不开他。

孙公公最擅长揣摩人心,察言观色的本事炉火纯青,还泡了一手好茶,皇帝什么心情该上什么茶,没有人比他更懂。

去年的时候,孙公公犯了错,所有人都以为他就算不死,那也起不来了,谁知道剩下的人上的茶都不符合皇帝的性子,就凭借这一点,孙公公就这么又回来了

这本事夏公公简直要佩服了,什么时候自己能有他这本事就好了。

自己是排到了第四,有很多人佩服自己,但这也是第四啊,头上还有三个人呢,别人想要超越自己,自己当然也想超越别人啊。

如果不是有李海洋,自己还不是现在排在第几名啊,反正肯定没有人把自己放在眼中。

李海洋的建议总不会是错的,他们两个的交往虽然隐蔽,但是宫中的眼睛不知道有多少他们的关系肯定已经暴露了。

既然这样的话,自己干脆赌一把就好了。

皇帝的焦躁身边服侍的人肯定都看的十分的清楚,虽然不知道其他几位太监都是怎么想的,但是夏公公清楚,他们的意见肯定不一样。

第二天夏公公悄悄的进言了,说的诚恳无比,还建议皇上如果计划出了错,直接推到自己身上就好了,并且发誓南平王府肯定有阴谋。

看到皇帝还在犹豫,夏公公悄悄的开始搜集证据了。

原来不知道谜底是什么,推算的时候当然有些艰难,现在早已经知道谜底是什么了,从里往外面推算自然就简单的很。

南平王世子也不是从小就柔弱无比,小时候还是有不少人见过他的。

只不过后来先皇对自己的兄弟们都很提防,不是很亲近,不但是南平王世子,就连其他的王府世子进宫的次数都不是很多。

当时现在的皇帝只不过是皇子中不起眼的一个而已,有几个眼尖的觉得南平王世子和一个皇子长得有些像,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秘密。

当南平王府开始计划的时候,南平王世子才开始不见外人,就算有必要的情况一定要露面的时候,那也是精心的易了容,让外人根本看不出什么。

夏公公就找了一些证人出来,偷偷的说出了南平王世子和皇上长得非常像的事情。

原来觉得有危险,但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危险,就总觉得这危险离自己还遥远的很,让人心中难免有些想要放松的感觉。

现在知道这真相之后,马上觉得危险竟然离自己这么近,皇帝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马上开始行动起来了。

从天牢里面秘密挑选出来的人开始调查自己身边的人,然后开始查南平王府。

夏至早已经探查出了真相,此时自然也不用她再忙碌什么,不过现在她身上的事情也不少,刚开始来到京城的时候,意思一下往家里寄的书信,从来就没有得到回应过。

要不是送信的人是李海洋的手下,夏至确信东西已经送到对方手上了,还以为这中间出了什么变故呢。

夏至干脆直接断了联系,逢年过节的时候什么礼都没有送。

反正家里养了她十几年,该还的她早已经还了,或者说原主早已经还了。

如果没有她,那么王公子当初落魄的时候找上门那时,家里可能早已经把他给打发走了,因为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继母肯定不会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过去的。

那个时候肯定直接把人家打发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