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规矩(1 / 2)

加入书签

再说秦府,嫡母宋氏听说秦知允擅自与卫城村的一个乡野丫头定下了亲事,欢喜得不行“我原还愁着要给他定怎样的亲事,没成想他这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啊”

秦宋氏之前着实也是烦恼,毕竟这庶子在科考上出了个大风头,连带着老爷也多看重了他几分,若是再定个高门贵女的亲事,往后这秦府中可还有嫡庶尊卑之分

不成想这秦知允也是个没脑子的,竟给自己定了个在官场上一丝助力都没有的乡下女子

如今自己金尊玉贵的嫡子身份也不怕再有人来撼动一二,秦宋氏也是越发得意起来。

至于秦府其余众人的态度秦家家主本就对这个打小没养在自己身边的庶子无甚感情,不过因着他在秋试中考得好成绩而多了两分重视。可也架不住嫡妻时不时在自己面前的洗脑,本就对庶子时常不归家,连过年都不在长安过这等淡薄亲情的行径有些微词。

如今还出了未经父母同意便定下乡野女子的亲事,他也对这个庶出之子又淡了几分,这般没远见的人,科考考得好又有何用将来仕途能不能走得好还是一说呢

坐在正厅的众人面色各异,有幸灾乐祸的,有面露愠怒的,还有欲言又止的,都齐齐看着跪在堂中的秦知允。

“知允不孝,也不敢占用家中一丝一缕,今日恳请大人太太,我愿白身出府,不占府中分毫。”

秦知允今日回来不仅是通知秦府人他已定亲这事儿,更重要的是,他要光明正大地从秦家出去,这也是墨大庄对他提的唯一一个请求。

秦知允对秦府本就无甚感情,甚至还有淡淡的厌弃,加之苍王府那边也急着要为他回归原位,若与秦府不划清界限,怕是秦府将来也不会松口,甚至指不定还要以恩人自居,入主他与柳儿的家中,又该如何是好

他当年顶了李氏之子的名头是不错,可本也是李氏产下一子,出生不过七日便夭折,李氏为顾全自身在府中的地位,才托心腹嬷嬷寻来当时出生已有三月,但因胎中受损,出生后又受了不少罪瞧着也没比李氏夭亡之子大多少的秦知允,顶上了这身份。

当年秦知允亲生父母,即是被当今圣上追封为亲王的宁王夫妇在距离长安不足三百里处被刺杀,只得一个护卫拼死带着只有三月的秦知允逃出生天,在八方镇外眼看逃不过,便将小主子留在了一个庄户人家门口,并留下些许银两,自己则引着追杀的人往相反的方向逃离。

被那农户捡回去不过三日,李氏的嬷嬷辗转到此处来寻年岁相当的孩子,相中了瘦弱得跟李姨娘那夭亡的孩子差不多的秦知允,那农户本也不想多养一个,便将孩子卖给了李氏的嬷嬷。

尘封了十几年的往事就这么被掀开以后,秦知允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的生母对自己并无半分感情,为何魏川会到栖云寺来教授自己文武,为何自己明明是秦家子,却生得与秦府众人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当初的所有疑问如今都已一一解开,秦知允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并不是他的过错才致李氏对自己无一丝感情,也叫他与秦家断绝时来得干脆极了。

坐在首位的秦文轩对庶子擅自定下亲事的行径本就有几分愠怒,如今见他还要自请离家,心中更是憋得一口怒火,重重的拍了下桌几“真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一丝远见,无半分亲情的畜生速速离了我秦府的地界儿”

“老爷不要为着不相干的人动气儿,若是把身子气坏了可怎么是好”宋氏对秦知允自请离家的“惊人之举”感到惊喜之余也觉着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这官宦人家,哪怕是长辈都去了,也大都不会分家的,抱团才好共享荣誉,也好办事儿。

这秦知允这样儿的,离开秦府,那就是个没有一丝背景的小秀才,还能作起甚风浪不成

秦知允并不管宋氏的酸言酸语,他不是宋氏,他也知宋氏在担忧什么,不过秦知允自己不管是知道自己身世之前还是之后,他都没有想过要贪图秦家的什么。

从以前到如今,秦知允从来都瞧不上秦家的这点子东西,说到底秦文轩也不过是个寻常的六品闲官,秦府也不是什么贵族之后,秦知允自问自己并不比秦文轩差,将来的成就未必就比秦文轩差,又有甚可贪图的从头到尾也只有宋氏自己日日怕旁人贪图她甚罢了

若说真有贪图妄想的,那便是一家人的温暖亲情了,只可惜自己要的这些,秦家从来都没有给到他一丝一毫。

“李姨娘,这些财物,就当是我报答你的恩情了。”秦知允捧着一个三尺见方的楠木盒子,站起身后走到李氏面前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虽然不多,也是我最后的一点儿心意,日后还请李姨娘多多保重自身。”

李氏抱着秦知允塞过来有些重量的楠木盒子,愣愣地看着已长成七尺男儿的青年撩起青袍转身离去的样子,想起方才那孩子深深地看向自己的那眼,似乎早已知道所有事一般,却叫她莫名多了几分心虚。

被老爷以教子无方为由训斥了一顿的李姨娘抱着一直没开启的木盒子回到自己住的小院落,遣走下人后才打开,却被里头整齐摆着的几锭黄金、一沓银票给吓得说不出话来,顿时心生悔意,若是她这两年对那孩子好些,是不是今日就不止能有这么些钱财

李姨娘如今也是看透的了,她年岁渐去,已然留不住老爷的恩宠,如今多什么都不如多些钱财傍身,要知如今茵茵也快及笄了,女儿的嫁妆也该暗暗筹备起来,这如今得了这么多钱财,燃眉之急得以缓解的同时,也叫李姨娘有些后悔。

出了秦府的秦知允也不管秦家众人会如何想,他挂着秦家子的名头这么些年,秦家确实有恩于他,但他也帮着李氏巩固在秦府的地位,毕竟府中这么多年便只有她李氏一人是有子的妾室,并且他给李氏的那一匣子钱财不下三千两,也算对得起李氏当年的“救命之恩”了。

“如今你与知允那孩子的亲事也定了下来,这两位嬷嬷是我费了不少功夫才请回来的,往后柳儿你也该好好学学规矩才是。”趁着秦知允在处理秦家事宜时,帮两人定下亲事的魏川又带着两个年约五十的嬷嬷上了墨家“这位是林嬷嬷,这位是陈嬷嬷。”

“林嬷嬷、陈嬷嬷。”简单地屈膝行完福礼后,墨云柳瞧着那两位嬷嬷从头到脚处处都板正得很,眉眼之间也尽是威严,想来应是大户人家的礼仪嬷嬷,也不疑有他“多谢魏先生,我定会好好学的。”

如今墨云柳虽说也懂些规矩,但也是简单的日常礼仪,知道自己往后是要嫁给秦知允的,自己也不能给他丢脸,自己还在盘算着该学学大户人家的规矩时,魏川这靠谱的外援就上线了,自然是感激不尽地谢过魏川的好意。

“老奴见过墨姑娘。”一高一矮两位嬷嬷一板一眼地行礼后,个头稍矮的林嬷嬷眼神直直地落在墨云柳身上“老奴不敢受姑娘的礼,也有几条规矩要事先与姑娘说道说道。”

墨云柳见她这般严肃,自己也不由得越发认真起来“嬷嬷请说。”

“那老奴便直说了,姑娘如今虽懂些规矩,不过还远远上不得台面,姑娘既然要跟老奴学规矩,那学规矩的一切事宜便都要听老奴的。”林嬷嬷挑剔地打量完墨云柳一圈,有条不紊地立规矩“起初第一阶段,姑娘必须每日抽出两个时辰来学规矩,学会所有规矩后方可少这门课程,除礼仪外,琴棋书画、执掌中馈也都要一一学起来,往后在家时便由我与陈嬷嬷一起指导姑娘,外出时由陈嬷嬷随侍,若有错漏,自要惩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