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六章

古代的着装方式最让楠笙腹诽的便是宽衣大袖,忒费布料。但最让楠笙满意的却是穿上这种衣衫后无论怎么吃,只要脸不圆,旁人都很难看出你胖来。

但胖不胖自己心里最清楚,楠笙在经过一段时间暴饮暴食后,便又消停下来了。

其主要原因还是楠笙的病渐渐的好了,贾母为表怜惜之情,命令楠笙不准在闷在屋子里,一日三餐都跟她一道用。

就荣国府的菜谱,一顿两顿还好,吃多了谁不腻味呀。

这一腻味,到是再没继续为情所困,为爱发愁了。

在写实派其他人没成才前,楠笙没了婚约,一时间惦记楠笙的人就更多了。谁叫这媳妇是个自带聚宝盆出嫁的那种呢。

然而,不说凤姐儿为了自己也要阻止楠笙嫁人,就是楠笙自己也干了件更狠绝的事。

她要为刘泰守孝三年。

刘泰没死,你守什么孝

出家即出世,出世即离世,即是离世自是不在这世上。刘泰为国尽忠,为君捐躯,实乃天下读书人应该学习之楷模。

她乔楠笙虽然是弱质女流,但却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做为刘泰曾经的未婚妻,她定要为刘泰守满三年孝再论婚嫁。

一年都不能表达她忠君爱国的这份心。

以楠笙如今的年纪,三年后那是直接从大姑娘变成了老姑娘,怕是更不好说亲了。再以楠笙的表现出来的清高傲骨,她是绝对不会给人做续弦的。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竟是没几个劝楠笙改变主意的。

然后没多久,楠笙这一番拒亲的话就传到了刘家人耳中。

楠笙这位写实画派的成手画师,刘家还是比较看重的。刘家已经损失了一个刘泰,就更不能再损失楠笙了。于是在楠笙发表了这么一番宣言后,便立即派人过府想要接楠笙回刘家守孝。

瞧瞧这番话说的,多么掷地有声呀。

乔大姑娘的德,言,容,功,堪称当代妇德表率。就算刘泰出家修道,但我们刘家也承认楠笙这个好媳妇。

刘家这一招也算是绝了,于是各方人马又都开始转头去看楠笙要如何应对。

新帝越岩派人去听墙角,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后续发展。赖家那边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叫在老太太后院打杂的二等丫头多长个心眼,至于一直关注此事的薛蟠,则是挠了挠头,笑得傻兮兮的。

她精的跟猴似的,一定没问题。

将自己喜欢的人形容成猴子,你咋就这么能呢。

幸好薛蟠这话没说出来,不然传到楠笙耳里,这位怕是别想着抱得美人归了。

╮╰╭

这件事上,楠笙若没想到进退之路,又怎么敢这么干于是楠笙的女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宣言就被搬上了舞台。

当初舅舅跟刘泰订下这门亲事的时候,就曾有言再先,他们婚后所出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过继到乔家。若是个女儿,那就再过继个儿子。

所以她和刘泰的亲事取消了,但她身为乔家后人的责任却没因此而消失。

为乔家传宗接代,是她乔楠笙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你说刘泰没跟家里提过这件事

不可能呀,我舅舅临终前可是交待得清清楚楚的。若不然,那么多人,怎么就偏偏选了刘泰这个并不拔尖的人

还不是刘泰答应的最痛快。

再有,且不说这些陈年旧事,只说刘泰是为太上皇认可度躯出家,前脚刚当了道士,你们家后脚就将他前未婚夫接回家来,这是对太上皇的旨意表达不满和抗议吗

瞧我乔楠笙,就坚决拥护太上皇的旨意。

圣旨叫刘泰出家,那本姑娘就用最虔诚的心给刘泰守孝。然后等孝期结束,就找个更好的男人嫁了,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她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杠杠的

刘家被楠笙这段不要脸还要立牌坊的发言恶心坏了,勉强维持风度的快速彻底荣国府,准备来个老死不相往来。

另一边,新帝越岩在听了心腹一字不错的转述后,不禁拍案大笑。然后眼珠子转了转,嘴角带着一抹揶揄的给楠笙下了一份圣旨。

圣旨上除了夸了一回楠笙忠君爱国的思想外,还着重捧了一回太上皇以及对楠笙坚持为刘泰守孝的赞同和支持。

为了憨憨,这事都必须支持到底。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如今的楠笙又被这一连串的事情弄到了风口浪尖上,以薛憨憨的家世想要抱得美人归,那是绝对没有半分竞争力的。所以先将此事压下来,用三年的时间慢慢淡化这件事对楠笙影响是目前来说对楠笙和薛蟠最有利的办法。等三年后他总不会一直做个傀儡皇帝的。

楠笙和刘泰这对未婚夫妻,一个奉旨修道,一个奉旨守孝,不知情的外人都要叹一回苦命鸳鸯。然而事实就是刘泰在为他当初起的坏念头修身修心,楠笙则是求仁得仁了。

纷纷攘攘的琐事普告一段落,姑娘们要搬进大观园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薛蟠一打眼就相中了怡红院,他一心认为那地方最适合他薛家的姑娘。至于楠笙,这个薛蟠到是知道一些。元春的口谕一下到府里,老太太就先让楠笙挑屋子,楠笙推辞了一番,自己挑了藕香榭这个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