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 115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就在楠笙各种不放心的时候,宝玉终于因为要过生辰而被元春放了一个小长假。

元春是个很严厉的长姐,对宝玉的功课也越来越上心。说起来元春关心宝玉上进的同时,也用督促宝玉上进打发时间。

长夜漫漫的深宫大院,元春都是靠着给宝玉批改文章,以及从历年科举试卷中提取各种可能提会考到的题目叫宝玉提前练习。

就算这些题目到时不会考,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懂得举一反三,照葫芦画瓢,就不相信做不出好文章来。

宝玉每五天产一回作业,然后元春也在宝玉交作业的那天将前一次批改好的作业和新的作业题目让人捎出来。

一来二去的,元春有了事可做,也少了深宫怨气。宝玉有作业要交,到也少了招猫逗狗。

不过宝玉一天天的变蔫到是不争的事实。

像脱了水的大白菜,都干巴到卷边的程度了。

╮╰╭

贾母带着俩儿媳妇给太上皇的小妾守制去了,凤姐儿又休了产假,东府尤氏到是也报了产育没跟着一道出京城,只到底不好过多的管束西府的事。再一个,可能是出于私心,王夫人在凤姐儿撂挑子的时候,当着很多人的面跟她婆婆请示请住在府里的薛姨妈帮衬管家一两日。

这样的请示,贾母自然是当场就欣然同意了。不但同意了,还调侃薛姨妈别当想着照顾自家儿媳妇,也多关心关心她们家的四个丫头。

至于宝玉,不用贾母说,那都是荣国储的凤凰蛋,地位自然不是几个姑娘能比的。

眼瞧着宝玉的生辰就到了,薛姨妈便想着人家祖母老子娘都不在家里,这个生辰虽然不能大办,但也不能太冷清,便决定小小的办上一场。

其实按着这个时代的规矩,高堂尚在,自是没有宝玉庆生的道理。不过在这荣国府,规矩啥的,那都是瘸了腿的。

瘸着瘸着,也就习惯了。

薛姨妈吩咐了灶上,准备好席面。之后的事情便都交给宝钗去张落。这也算是借着荣国府的地方和人情往来给宝钗历练了。

宝钗本就是八面玲珑的性子,又知晓元春放了宝玉的假,便邀上几位姑娘直奔宝玉的住处,将要给他庆生的事提了。又问宝玉有什么想法,也好叫底下人去张落。

长日无聊,楠笙也来凑了一回热闹。然后看着宝钗反客为主的样子,心下不由轻声叹息。

这事怎么看都带着股别扭。

能不别扭嘛

迎春不以为意,从不拿主意。便是姐妹们在一起聊天说笑,也是极少张口的性子。惜春年幼,性子孤拐,不说话则已,一说便能噎死个人。三春里,便只有探春最是世故圆滑,也是个拿尖要强的性子。

此时她坐在宝玉下首,看着宝钗反客为主的样子,面上虽不显,但心底却老大不乐意了。

黛玉的视线也时不时的落在宝钗身上,想说什么却张了张嘴又咽了下去,看起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特别的吊人胃口。

楠笙还在装失忆,规矩什么的如今都是一知半解,她现在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重新跟府里的人认识,目前进展就是认识,但却不熟的程度。

看了一回热闹,又听宝玉和姑娘们说无酒不成宴的遗憾。楠笙半点不上心的同时还想着哪天得找人多采买一些上好的酒装到空间里。

最好是那种已经封坛的。

史湘云已经很久不来荣国府了,姐妹们心里膈应她行事,觉得她心性存污,便是宝玉偶然提起史湘云,不是无人附和,就是被巧妙的引走了话题。宝玉又是个看到姐姐就忘记妹妹的博爱性子,老太太也不提接人的话,史家也不带她来荣国府走动,时间一长,到是真的对史湘云生疏起来。

这个生辰,姑娘们仍旧玩的热闹,只少了一段美人花间睡的一幕。夜里,宝玉仍旧在园子里开了夜宴,众人随意坐了,然后便是抽签饮酒解闷。

这样的场面,这样记录红楼夜宴的现场,楠笙再如何忙碌都是不肯错过的。

而且她还不忙。

宝玉住了最靠里的蘅芜院,姑娘们为了参加他开在那里的夜宴,几乎是从园子各处赶过去的。

席中,众人抽签,竟与原著相差无二。只轮到楠笙的时候,却只抽到了一支空白签。

楠笙见此,不由一笑,很是不以为意。宝玉几人请楠笙重抽,楠笙也只是摇头拒绝了。

喝了一杯酒,说了一句行酒令,便将签筒交给了身边的人。

原著中,薛姨妈为了就近照顾黛玉,便住在了黛玉的潇湘馆里。然而这一次,薛姨妈虽然也住进了大观园,却没有住潇湘馆。

既没住潇湘馆,也没住宝钗的怡红院,楠笙的藕香榭,而是住进了她外甥媳妇的稻香村。

寡妇门前是非多,别管是年轻的,还是上了年纪的,注意些也再没错了。

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见夜色深了,便直接点齐了媳妇婆子去蘅芜院接人。

一批媳妇婆子正好顺时针方向的将所有的姑娘都送回自己的住处后这才回稻香村给薛姨妈复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