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不死玉(2 / 2)

加入书签

既然这玉是穿山甲挖出来的,那必然是墓里的陪葬品了。

我也仔细看了看,发现这玉中间还有个窟窿,底下有一个豁口。这并不是一般的玉佩,而是多用于陪葬、供奉死人的玉玦。

再掂量品相和质地,没的说,老货。

“你看得出来,这玉佩是做什么用的吗?”我问老刘头,玉佩戴身上的见得多了,现代人也有挂玉佛玉观音的。

可把玉吞下去,那绝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来的事。

“这玉…恐怕是来头不小啊。”老刘头把玩着玉,有些爱不释手,甚至毫不讲究地,舔了一口那玉,把我看的嘴角都微微抽搐了。

“你看这儿,这儿有一字。你再看这儿,这儿也有一字。”老刘头把玉佩给我看。

我按着他指的去看,果然看到了两个古字,可是那是一种花体,上边的像个在跳舞的小人儿,下边的像个‘巫’字。

我眉头皱在一起,对古玩,我造诣不深,只能请老刘头给我指点迷津:“这啥意思?”

“要说这两个字,得先说说这枚玉佩的来历。”老刘头手捋着山羊胡子,一副老年间教书先生的模样,摇头晃脑地吊着胃口,“这枚玉佩,传说是成于朱明王朝末年,嘉靖皇帝手中。那皇帝老爷迷信方士,晚年时追求不死之术,从而受民间方士启发,想出将魂魄封入玉中,吞入体内,以保魂魄不离体,长生不死的邪术!”

“这么邪乎?”我大吃一惊。

要说嘉靖皇帝的事,我也是知道一些的。他的早年还算过得去,是个好皇帝,可惜中老年开始就犯了皇帝的通病,想求长生不死,最后可能是吃了重金属超标的丹药把自己吃嗝屁的一个倒霉皇帝。

那种人会想出一些续命的邪门法子来,这我完全信。可是,这种连野史都不曾记载过的事情,老刘头是怎么知道的?

老刘头指着玉佩上的两个字跟我说:这传说都有出处,嘉靖皇帝也曾派人上茅山请人过。咱茅山有前辈曾见过这种东西,这上边的两个字,上边是个‘不’字,下边是个‘死’字,所以这东西被叫做不死玉。

老刘头说着这话的时候,嘴里还是啧啧有声,这枚不死玉如果年代鉴定真为嘉靖年间的东西,那不但价值连城,还能证实茅山记录的真实性,一举两得啊。

一边感慨着,他一边动作十分自然地把玉玦往自己兜里揣。

我眼睛都瞪圆了,呵斥道:“你干啥?快拿出来!”

“哎呦,小柳爷,您还信不过我啊?这东西交给我出手,到时候卖给那些收藏家什么的。钱到手咱三七分账,咱们发了啊!”老刘头乐呵呵的,还当我是怕他把玉玦独吞了。

哎呦喂,我的个祖宗哦!你可真是财迷心窍啊!

我数落道:“我说老刘啊,你怎么这么鬼迷心窍啊?这东西可是从黄庭军尸首里挖出来的,怎么?你就不怕拿了不死玉,你也变得像他一样?”

“我的妈呀!小柳爷,你咋不早说啊!”老刘头一听吓的脸都白了,匆忙把玉玦掏出来,烫手似的丢给了我。

比起小命,那金山银山都不重要了。

我赶紧给接住,怕掉地上给砸碎了。一边低声数落:“老刘爷,您也走南闯北的,胆子咋还这么小?这东西摆明是邪物,没准拿了惹祸上身。咱先检查检查,真没问题,咱再想办法出手不迟。”

我也不傻,这东西要真像老刘头所说,绝对价值连城。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属于天赐的富贵,说不定就能给我把小摩托换成宝马、雪佛兰呢!

正美美想着,突然,我察觉玉玦有不对劲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