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长乐镇(1 / 1)

加入书签

这里是长乐镇,不能说是富足,和长乐市相比相差甚远,可也是百余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镇了。从明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存在,从古老的城墙和陈旧的巨大圆木支柱就能看出来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人口算是密集区,街道四通八达,交错纵横,大街小巷,宽窄分明。巷子里的路面是用硬石灰铺成的,两个人走起路来都觉得挤。街道上确宽敞的很,路面是用一掌厚的石砖铺成的,表面光滑,可整体凹凸有致,每一块石砖都经过精挑细选一样,大小的当,大小相同,脚踩上有一种踩在土地的松软的感觉。据说这样的街是带兵打仗时,专为御驾亲征的皇帝修建的,所以才这等的高标准,严要求,历经千年而不损坏。有的石砖的连接处长着贴在石砖上的小草,长在石缝里可以说是生命力顽强,长在这个缝隙里,是长错了地方,不出三日就会被打更的老王头铲下去,他不只是半夜敲锣,用那公鸭嗓划破这漫漫的黑夜。下午五时准时出现在东南西北的大街上,手中原来半夜敲的罗变成了一把手枪大小的铲子,用来在天黑之前在大街上斩草除根的,说白了就是清洁工。不过这样的义务劳动他得不到半点银子的,完全是自愿,他就是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付出!可人们口中褒贬不一,一他是常乐镇的老人,生他养他,死了也还要在这,这是一份情感寄托。二一些顽劣之辈口无遮拦的说“没事闲出屁了,事都管到大街上了!”听到他们出言不逊,老王头拿出了晚上打更喊叫的音量力争,多数情况下已众人闭口不言的四散而宣告结束,老王头那不依不饶的眼神目送他们在自己的视线内消失。

晚上打更老王头是半夜23时从家出发,只走大街,不穿小巷,不是天黑路滑,走小巷心里害怕。如果小巷也要走一番的话,常乐镇走上一圈天已经大亮了。罗声,语声节奏分明,敲击两下罗,在罗面还在震动中,老王头的喊声已经和第二次敲击声叠加在一起,回荡在夜深人静的空中“子时已到,众人休息!”有的人家听到信号及时关灯,有的人家则是回敬一句他听不到的恶语“老不死的,还不睡觉!”有的人家还是灯火通明……这不是强制的条文法律,只是提醒,别无他意。

镇子上有四条长街,九十度交叉穿行,巷子多的数不清,其中公长街是最长的街,从城南门开始,到城北门结束,纵贯整个镇子,街上从南到北有集市,店铺,典当,摊位,布庄,酒楼,赌坊,还有巡捕房,人家……能在这条街上安家立户的人都是常乐镇上财力首屈一指的,有镇长,还有本镇的几个富商。家门更是气派的很,拿首富万三千来讲,家门口那两个如人高的是石狮子就是一般人家的全部家当了,常乐镇是属于带有情感的资本主义社会,镇上亲朋好友相处融洽,可是贫富差距很大。三个台阶之上是双开的正门,没有古代王爷府阔气,门的宽度可以准许六个人一起并行,足有两个女人家一样高,门表面和城墙巨大的木柱子一样有历史了,可没有丧失一点名门大户之气,特别是那两把敲门锁,是虎头铜面。门上面是一个屋顶形状的房檐,一个长方形的牌匾,红体金字“万府”这个牌匾是用金丝楠木制作的足有半吨重,如果有贵客来访的时候,万三千出门相迎,第一个介绍的就是这个牌匾,说是清朝的一个宰相亲笔写的,这个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万三千怎么说怎么是了。四周的围墙比门还高,原本也没有这么高,这是为了防贼,万三千故意让人加高了许多,太阳光每天都是最迟照到万家的,都说富人怕光看来是真的。像这样的老宅子,都是祖上积德传下来的,在这里富有的多数是子承父业,孙成子业,而且都是大家大业,甚至是经历了百年的大业。

万三千是从爷爷那里接过鼎盛一时的盐庄和酒楼,现在年过半百,头发就已经花白,原本是身材消瘦,脸上轮廓清晰地他,现在更是略显苍老许多,看来鲍鱼,海参也不能抑制忧郁带来的衰老。手中的拐杖本是他母亲杨老太的专属,自己也命人定制了一根纯金的,只是出门照看生意手扶着,金拐杖开领路,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金拐杖闪闪金光,真的给他带来了高贵和天生的盛气凌人的姿态,本是走路正常的万三千,带着拐杖反而更加吃力了。在家比老管家(老忍)走的还快。万三千继承了这庞大的家业,也继承了爷爷乐善好施的性格,镇子上遇到难处,需要出手相助的时候,他也会慷慨解囊,镇上的乡亲们也都认可他的德高望重,在常乐镇上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可万三千的父亲,奶奶,爷爷在他三十有余的时候就疾病过世了,而且蹊跷的是在同一年去世了。老人有的邪乎的说“万家得的钱财太多,阎王要钱花一点,所以派人来索命!”有钱人都是短命鬼这个不是真实的理,在万家是真理,三十而立的万三千就接过了万家的船舵,这几年祖上保佑风调雨顺,家业不算是兴旺,可也没有败落,可万三千的身体是每况日下,讲几句话都要咳嗽一声,每日早中晚都要喝土黄色,味道极其苦涩的中药,一般人别说是喝,就是味道这个酸苦的味道都难以忍受,可是万三千像是品上等的铁观音一样津津有味,喝药足有了一年多,咳嗽没有厉害,可也没有明显的好转,只能起到维持的作用,用万三千调侃的话说“整天喝汤续命!”。正像算命杨半仙看到万三千手相,五指合实,密不透风,掌纹清晰明了,捋着胡子如有所思的说,“大富大贵之样,可以抓八方之财,可有操心之命……”最后大惊失色的欲言又止。万三千也没有多过问,知道了这个不可告人,不是秘密的秘密,他也无数次的释怀,也是爷爷从小灌输的思想“成事在人,败事在心,人各有命,富贵在天!”这也如家训一般被万三千刻在了中间庭院的石碑上,前面的两句想必他坐拥万贯家财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后面的两句只能在生命的残阳中寻找真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