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拾珠(1 / 1)

加入书签

老孙头说完,我连连点头:“日本人屎都吃得下去,何况臭豆腐?”

老吕已经喝得半醉,通红着脸说:“老孙头你就没认识个日本娘们耍耍?”

“屁,整个施工队,一个女的都没有!”老孙头反驳着。

“等会,我手机里有个片儿,老孙头给你看看,那日本娘们浪的啊。”老吕大着舌头,开始掏兜,却听老太太在外屋用炒勺

敲了一下锅沿,“当”的一声给我们仨吓了一跳。

我赶紧拉住老吕:“你他娘的瞎说什么,孙大爷能是那种人吗?你那片还好意思给别人看?也不怕别人笑话,你回头发我手机里,我给你鉴定鉴定,你得悬崖勒马,别走上犯罪道路。”

酒菜合口胃,酒喝得也越来越多,老孙头酒量却不甚高,在和老吕连干三杯后,老孙头神神秘秘地从壁橱里掏出一个铁盒子,在里面掏了半天,捏出来一颗珠子。

“给你俩开开眼。”老头把珠子举到我俩跟前,那珠子和玻璃弹珠大小,通体洁白,里面却有一丝淡青色絮纹,拿在手里,温润如玉。我不懂珠宝,再加上酒意上涌,看了几眼后不以为然地递给老吕。

老吕脸红脖子粗地看完说:“这是珍珠啊,在大连那买的吗?下次老孙头你找我,我二姐夫在大连开旅游用品店的,我给你上货价。”

“你们那啥破玩意,我告诉你,这是我在别墅捡的。”老孙头得意地说。

话说当年,老孙头和日本人混得熟了,就常在一起喝酒,但因为施工的原因,两人多是在老孙头的家里喝酒,这日子长了,日本人也觉得不好意思。有一次,这日本工程师便邀请老孙头来这别墅院里,回请一次。

当天晚上,老孙头带了些猪头肉、臭豆腐、豆干等小菜进了院,到了一看,这日本工程师早就在门外等着了,见老孙头一来,忙热情的请进院里。这院里和平日施工忙碌不同,如今院里没有了别人,几台运土的大车停在一侧,院里空空,只是在侧面摆了一张小桌,上面摆了些酒菜,当晚月明风朗,凉风习习,在这月色下品酒倒是惬意,只是老孙头是个粗人,哪懂得附庸风雅,见这桌上酒菜齐务,于是端杯就干,这日本清酒的味道,老孙头喝着就像果汁一样,很是爽口。

酒过三巡,那日本工程师脸已微醺,借着酒劲,老孙头便向他打听在这里建别墅的真正意义。

“这里,是要开发,开发个旅游渡假村,以后会有很多人来这里游玩,你们的收入也会高的。”日本人虽是喝多了,但说话还是滴水不漏。

“我说,咱们也算是朋友,你就别骗我了,哪有在这里建房子的,而且这房子连地基都没有,这房子一碰就塌,哪里能住得人,你们是不是在这里运什么东西?”

老孙头的话一出口,那日本人脸色变了,“孙桑,这话,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有人对你说过什么?”

日本人的突然变脸,让老孙头也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不过又一想,这是在中国的地盘,老子怕你作甚,你还以为是几十年前呢?老孙头想到这儿,一股豪气油然而升。

“我说,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们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了,这周边的一草一木跟自己家种得一样,哪能看不出来?你真当我们傻呢?”老孙头端着酒一口喝光,抹了抹嘴说道。

“哈哈,孙桑太会开玩笑了,这里是你们的家乡,你们当然了解,不过,在我们眼中,这里并不荒凉,这里风景绝佳,环境清幽,而且靠山而建,冬暖夏凉,实在是难得的好地,而且我们也早有规划,等别墅建起来,会修一条公路,方便交通,到时候,这里还会有配套的饭店、商店,孙桑,我建议你可以在这里开一个小饭店,你和尊夫人的小菜,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啊。”日本人吃了一口臭豆腐,闭着眼,满是享受。

“哦?”老孙头心下虽然还是不信,但是看这日本鬼子打死不说,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几杯酒后,老孙头尿急,他看院里有几辆空残土车停在边上,就跑到车后面撒尿。那天月色很好,老孙头喝得有些多,眯缝着眼睛尿尿。

突然他发现货车车厢的缝隙里有个东西闪闪发光,像萤火虫一样,那光不刺眼还很柔和。老孙头赶紧一手提着裤子,一手伸进去摸,抓出来一看,竟然是一颗珠子。

这残土车拉的是土,怎么还能有珍珠?老孙头没出声,把珠子揣好,若无其事地又回来喝酒,日本人自然不知道他在那车里发现了什么,而老孙头也只是和他喝酒吃菜,对这别墅修建再未过问。不过也是从那时起,老孙头更加坚定了,他们干得活不是盖别墅这么简单。

别墅完工后,老孙头他们也都回了家,日本工程师也要回国,临别时,来老孙头家道别,送了老孙头一张酿酒配方。可是不到半年,这别墅经营不景气,接连转手了两个国内的企业,也都因为地方偏远没有起色,后来也就荒废了,日本人所说的公路、饭店自然也没了下文。渐渐的,大家也都忘了还有那么个地方,前几年,有几个淘气的小孩在那边玩,从那十多米高的塔楼上掉下来摔死了一个,然后村里人就说那院子里开始闹鬼,别墅里经常会听到呜呜的鬼叫,吓得人们更不敢去了。只有老孙头,对那珠子的来历念念不忘。小日本走了后,他独自去别墅探秘,发现地板水泥异样,更加坚定他们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前几年,老孙头的儿子在哈尔滨上大学,老头送儿子进城,他也偷偷地把那珠子带在了身上。这么多年,他都是一个人悄悄地拿出来把玩,月光下,这珠子散发着淡淡柔和的光晕,让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咧着嘴傻笑。只是自己就见过玻璃球,啥值钱的珠子也没见过,自己老婆更是大字不识一个,这珠子到底是什么来历,他全然不知。所以老孙头就想借送儿子上学的机会,去城里找个明白人看看。

儿子入校后,老孙头却没回家,他带着这珠子住在一个小旅店里,贴身藏好,接连去了几个知名的珠宝店,人家看了两眼就扔了过来.老孙头又向人打听古董店的位置,可是他先后找了几个古玩店,“这真是好东西,不信等晚上有月光的时候,你再看看,那光线,可漂亮了。”老孙头极力和向古玩店推介,可是也都被当骗子给轰了出来。

倔犟的老孙头坚信他们是不识货,那晚在月光下的一幕让他念念不忘,他没见过夜明珠,但是那颗珠子在他眼中,就如那夜明珠一般,他坚信这珠子的不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