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2)

加入书签

贾代善得到消息之后,将所有将领紧急召唤到帅帐中研究,贾赦直接表态“去他大爷的,合着他们觊觎我大庆,就发动攻击,损失不起,一封降书就打算完事儿咋不美死他们呢”

平时还会跟贾赦唱个反调的史鼐,这次也站在贾赦这边道“奶奶个转的,这帮小娘养的,想求和没门老子要是不将他们彻底打服了,这口鸟气可出不去”

军中的汉子,或许也有这样那样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却没有一个缩头乌龟,对于战场杀敌,更是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似的要往上冲。

贾代善很满意他们的表现,他之所以叫来众人商议,就是为了降书没送来之前,先出气再说,于是,当即整顿兵马,准备分三路攻杀。

贾赦和张氏一路,打的是孔雀之国,就是这个瘪三国使坏,想坐收渔翁之利,呵呵,那就别怪他痛打落水狗。

贾代善则是亲自率领兵将攻打洪沙瓦底,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罂粟灭绝,不是他多心,直觉告诉他,这东西未来怕是对大庆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因为这福、寿、膏,他之前不止一次的见过,它是这周边几个附属国每年进贡的物品之一,宫里的娘娘们,很多都是喜欢吸食的。

深宫寂寞,一群女人等待一个男人的临幸,本就辛苦,而那个男人,一年甚至都难得提起一次兴趣儿,每次宠幸妃嫔,几乎都是因为,前朝不好封赏,不得不肉偿的时候,才会献身。

无事可做的宫妃们,甚至连每朝每代都会出现的宫斗娱乐,都提不起兴趣儿,毕竟,宫斗的前提是勾引到皇帝。

可是狗皇帝的裤腰带累得极紧,把贞操看得跟个大姑娘似的,她们斗给谁看啊有那时间,还不如睡个美容觉,吃点儿美食来的自在省心。

所以,本朝的后宫,可以说是历史中都少见的和谐,一个个姐姐妹妹的称呼的,说不上真心实意,但也少有火、药味儿。

皇帝自己也知道自己干的事儿有点儿不地道,这后宫中的女人,大部分都是为了安抚前朝纳进来的,他压根儿不认识,若是不看宫装头饰,他十有八、九是猜不出来这是自己的妃子还是命妇进宫请安的。

也因此,皇帝对于宫妃们喜欢的福、寿膏,那是很大方的,基本上是进贡的单子上有这东西,他就按照品级直接分发下去了。

另外,江南等富庶地区,很多有钱人也喜欢这口,家里的太太夫人们,没事儿吸两口儿,那表情就跟要升天了似的,男人们觉得有了这玩意儿,婆娘对自己去小妾屋里管得松了,一般也是乐意给与投资的。

还有,那些盐商、茶商之类的,为了谈生意,很多时候,就会选择去烟馆或者妓院,找两个小妞伺候着,一边儿爽着,一边儿也就趁机把生意给谈下来了。

贾代善就曾经被请到烟馆去过,但是,因为他伤过脾肺,对着烟雾缭绕的地方实在无感,这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贾赦不知道这东西潜在的危害,但贾代善却细思极恐,立即想到,这怕是这些番邦小国的一种手段。

这才一面命人将写好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一面直接率领将士去原产地连根拔除,让这东西灭绝。

而史家兄弟,这次也是单独带兵,他们攻打的是安南,目的就一个,把这些安南猴子彻底打服就行了。

京城,每月初一十五固定的大朝会上,皇帝在上面端坐着发呆,太子估么着贾赦回来的时间,其他朝臣却已经吵得快要打起来了。

原因就是一队看着无比凄惨的,操着生硬汉语的使臣们,竟然敲钟鸣冤,请求皇帝给他们做主。

这个真的是史无前例的,倒不是没有人击鼓鸣冤过,只是,外国人来大庆击鼓鸣冤告本朝大都督,这个真的是从来没见过的。

当时,正在大朝会上,群臣们正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着皮,以表示自己并非尸位素餐者,突然,一声声钟响,将众人惊吓够呛。

撞龙钟,这得是多大的冤屈才能有人冒死击鼓要知道,那鸣冤鼓击响,甭管你有天大的冤屈,也得滚过钉板,受过鞭笞,以示决心之后,才能将冤情呈于御前。

这是为了杜绝有点儿事儿就告御状,也是代表着苦主冤情已经到了愿意刀山火海的决心,不然,谁有冤屈,皇上都得亲自处理,那皇上也不用干别的了。

所以,这鸣冤鼓虽然并非只是摆设,但其主要作用就是惊醒皇帝,心怀百姓,莫要贪图享乐罢了。

而大庆朝,自开国以来,还真没有人撞过龙钟,皇帝也是愣了一下之后才反应过来,但既然有人撞龙钟,皇帝势必是要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等听说撞龙钟的竟然是洪沙瓦底、安南和孔雀之国的使者的时候,皇帝呆了,他还得处理叛乱之国的人的冤情

底下等着答复的守钟侍卫着急了,这撞钟人身份特殊,那这杀威棒到底上不上啊

倒是太子先开口了“既然有人撞龙钟,那甭管是什么人,站在我大庆的土地上,就得守着我大庆的规矩来,撞了我大庆的龙钟,惊扰了圣驾,该有的惩戒就绝对不能少。”

太子话落,太子一派的人自然赶紧出列“臣等附议”

其他人倒是有心反驳太子的话,给太子添堵,但是,谁也不傻,太子把高度提升到惊扰圣驾,他们要是再说什么上国风度,那不就是明着说,自己不在乎圣上安慰了吗

又不是没事儿找抽,这些人纵然不愿意,也不得不陆陆续续地表态臣,附议。

外面的使者们原本在击鼓之后,还是很高傲的,他们觉得,中原人好面子,说不得皇帝为了邦交都得亲自来迎接他们,他们正好可以将贾代善等人的所作所为公布出来,要个说法。

但是,等他们看着侍卫们抬着钉板,手持杀威棒走出来的时候,一个个就傻眼了,这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啊。

若是早知道这样,他们直接给鸿胪寺递上书信,等待传召,然后上述不就完了,何必吃这样的苦头

洪沙瓦底地人,当即嚷嚷着他们是使臣,大庆的皇帝不能这样对他们,他们要面见中原皇帝。

而跟出来的大臣,正是刑部侍郎张裕,张裕冷笑道“你们在我大庆撞龙钟之后,就得守着我大庆的规矩,你们既然跳过了礼部,那就得我刑部接手了。”

这些人眼看着张裕一挥手,刑部的打手们就拎着杀威棒向他们走来,那领头的洪沙瓦底人见势不妙,赶紧道“我们不告御状了,我们现在就向鸿胪寺递交帖子,通过礼部面见你们的皇帝。”

张裕的脸色当即一冷道“你们的意思是,这龙钟要随你们想撞就撞,不撞就拉到这是存心戏耍我大庆,羞辱我皇”

“既然如此,那你们这些刁民直接打死就是,很不必污了圣听去,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送到刑部大牢,听后处置”

四周被鸣冤鼓引来的百姓,无不拍手叫号,这些番邦小国,刚刚可是高傲的很,还扬言要告西南大都督荣国公贾代善,要大庆皇帝给他们说法。

说你奶奶个腿儿,小孩子都知道,打仗输了告家长丢人,更何况还是告人家的家长,那就不是丢人而是缺心眼儿了,谁远谁近不知道

面子,面子值几个钱,荣国公乃是皇帝亲近重臣,会为了你们这些犯上作乱,有不臣之心的逆贼受到处罚梦那醒醒,起来上个茅房放松一下再睡吧

使臣们看着面前这个看着是文弱书生,但说话行事明显狠厉又带着杀伐气息的男人,他们怕了,他们认怂,愿意滚钉耙,受杀威棒和鞭笞。

这些下来,看在他们是外国使臣的面子上,这些人也不会真的要了他们的命,但进了刑部,依照这男人眼底藏着的杀意,他们肯定是活不成的。

跋山涉水地赶到中原的京城,他们不想丧命,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吃皮肉之苦。

等着,大臣们看到,本来就为了卖惨而风尘仆仆,如今更是各个带伤,拖着半条命趴在金銮殿上哭诉的使臣们,一个个都心有戚戚,这张裕真是老太师的种,一副温和的面孔,但张嘴就能要人命。

而这些使臣们,想着西南战场上那几个同样面容俊秀的大庆将领,尤其是为首的贾代善父子,总结出了他们的人生信条,这世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越美丽的越恶毒这句话,也绝对不限于女人和动植物。

皇帝对眼前的使臣们并没有任何的同情心,想着他们进贡来的福、寿、膏,更主要的是,这些狼子野心的东西竟然告逸风的状,皇帝对手下留情的张裕有些不满。

同样是皇帝近臣,张裕对皇帝的眼神很了解,但是他只能语气无辜的,又带着一丝遗憾地说道“启禀陛下,他们仍然坚持告御状,臣也只能按律行事。”

使臣们显然也是听出了张裕语气中的遗憾,当即打了个哆嗦,心里一突,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吃皮肉之苦。

皇帝也叹气,他也知道,不能真的当着百姓的面将这些人打死,否则面上就说不过去了,只能对张裕点点头道“张爱卿,先退下吧。”

张裕领旨退回自己的班位之后,皇帝道“尔等本非我大庆子民,为何要到御前告状你等若有冤屈,合该先奏鸣你们国王,由贵国递交国书,再由鸿胪寺上折奏禀,到时,朕自然会根据情况给与定夺。”

“尔等这般贸然击鼓鸣冤,实在是闹得难看,这般行为,至两国威严于何地尔等可知罪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