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2 / 2)

加入书签

大队的干部们都喜气洋洋的,和过年一样兴奋。

都是因为这些猪崽子回来的缘故。

虽然说之前也知道队里有这么多猪崽子,可是因为在公社养着,他们一直看不到,所以也就没觉得。现在都运回来了,挤成一团,白白胖胖,看的人心的都热乎了。脸上笑容都止不住。

苏大宝还拿着算盘算了几次账,说这要是按尽量卖,能得好大一笔钱呢,可惜之前就答应二十块一头了。不过又想到用那笔钱买了母猪,买了机器,还白得了种子,又觉得赚了。就和青玉当初说的那样,钱放在社员手里都是藏在床底下的,给大队好好用,就能创收。

他还把这账算给大队部的干部们听,张主任激动道,“还是青玉会算账,大宝你得学着点了。”

苏青玉进来了就听着这话,问道,“学啥呢”

大队干部们见她回来了,都更热情了,“大功臣回来啦。”张主任热闹道。

苏小六忙结果苏青玉的杯子,给她接水。“说和你学算账呢,这次这批猪仔给咱队里创收啦。”就把苏大宝那番话说给苏青玉听。

苏青玉笑着道,“那还不止呢,马上还要继续创收。”

苏卫国笑着道,“咋了,又有好事儿了”

苏青玉点点头,找了个椅子坐下,“今天我去了机械厂定开荒的犁,你们猜后来遇着啥事儿了”

大队干部们都盯着她,然后摇头。

苏青玉就把在厂里的事儿说了一遍。

苏卫国他们目瞪口呆。“这,那能行吗咱们队里现在还没自己的猪呢,这些猪崽子都是社员们的。荒地里那些油料种子,那不都没有种吗,也不知道能产多少。”

苏青玉一摆手,“这都不是事儿。那猪崽子那么多,谁知道是不是都给社员的干啥要说那么清楚呢,只要让他明天来看到我们队里这么多猪崽子,他不就对我们有信心了”

苏卫国这才明白为啥苏青玉要急着把公社的猪崽子给弄回来了。

苏青玉又道,“至于荒地的事儿更不用担心了,咱可是从海城拿回来的种子,还有肥料呢,咋样也能有收成的。而且,公社知道我们试验田的事儿之后,还要安排拖拉机过来给我们开荒,让公社的民兵也来帮忙。”

“”

大队干部们都不知道说啥了。

青玉这出去一天,办了多少大事儿啊。

张主任高兴的红了脸,“青玉,你可真是咱队里的小福星,咱队里好事不断啊。”

“不,不是我给队里带来好处了,是大家的努力。”苏青玉也不接这个所谓福星的称呼,没意思。她的目的是要让人知道,运气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不是你们同意队里社员养猪的事儿,咱也没钱买母猪,要是买不来这些母猪,咱也没这么多猪崽子。现在也不会有钱去买机器,得不到试验田。这些好处啊,都是大家一步步的,做出来的。”

大队干部们开始还有些心虚,慢慢的又想开了,觉得自己当初虽然有私心,但是总算也为队里做了点事儿。

苏青玉笑着掰手指头,“以后咱有了学校,孩子们能上学,以后都有出息。队里有了养猪场,能一直挣钱,社员们也不差肉吃了。再种了大豆油菜,开了榨油厂,以后家家户户都有油吃了。吃穿不愁,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听着苏青玉描述的未来,办公室的干部们莫名的有些心酸。

回想以前过的穷巴巴的日子,为了过年杀猪的时候多拎一斤两斤的猪肉,都和做贼一样的躲着社员们。还被社员们背后骂。现在堂堂正正的过好日子了,不止不会被骂,还要被社员们念叨好话。

还是大队好了才好啊,大队好,他们这些干部日子也会好。

以后也不能再为了那点小钱小利的去影响大队发展了。

可不能再过回以前那种穷巴巴的日子了。

苏卫国也是雄心万丈,“以后咱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搞发展。以后社员们顿顿白米饭,吃不完的咸鱼腊肉,吃菜也要吃的满嘴油。”

苏小六吸了口口水,“队长,您别说了,我这都流口水了。”

其他人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大伙儿笑闹完了,又商量好了明天的迎接活动。就放学,学校孩子正好放学了,让苏家屯的学生和老师们过来凑个人数,走个过场。最好是再弄一捧野花献上。敲下工锣的过来敲打几下锣鼓,这场面够隆重了。

荒地那边更好办了,中午就安排大伙儿去荒地开荒。等李副厂长以来,看那么多人卖力工作,也没啥好顾虑的了。

商量好了之后,苏青玉才离开大队,准备去学校看看。

刚进学校,邢教授就从办公室跑过来了。

“苏校长,苏校长。”老教授一脸高兴。

苏青玉道,“邢老师,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邢教授笑道,“好事好事,走,去办公室说。”

因为老教授们也要教书,所以学校给他们分了一间办公室,平时就他们几个人在里面办公。

苏青玉到的时候,几名教授都在。

陈教授道,“老邢,你这么快把苏校长叫过来,回头没弄好,看你老脸还有没有。”

“怎么可能弄不好。我还以为多复杂的东西,这东西挺简单嘛。”邢教授一脸自信道。

苏青玉纳闷的问道,“啥事儿啊”

邢教授就把自己画好的图给苏青玉看。

说实在的,苏青玉看不懂。她一个学文科的,对这些机械图纸看不懂。

但是她大约看出来,似乎是一种农用机械。

“这是,我买的那批机器”

“简化版。”邢教授道。“昨天我们去看过那些机器了。那应该是旧的吧。技术应该落后现在很多年了。”

苏青玉点头,“都是用了几年的了。”

邢教授一脸我理解的表情,“我就说呢,看着好像没进步多少,我估计你还被骗了,这种机器可不止用了几年了。不过我也考虑到了大队的情况,估计也买不起新的。”

苏青玉一摸脑袋,得了,她一个外行还是被人忽悠了。

看来以后专业的事儿还是要找专业的人干。她这再聪明,不如专业人士懂啊。说到底还是穷了。

她笑道,“老师,你就直接说我们穷就行了。”

邢教授严肃道,“穷不要紧,我听小朱说,你们和县里机械厂关系好。所以我就给你们画了一些图纸。上面是根据目前使用的机械改装版,完全是根据本地的地形和土质情况改装的,也比较简单。你让他们给你做一套出来。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苏青玉这下子不淡定了,“邢老师就看那么点时间,就能做出来”

吴教授和高教授立马道,“还有我们,我们也是给他数据的。”

邢教授鄙视的看他们,“这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数据也是可以做出来的。没有什么大的技术含量。不过这里条件简陋,我们也做不了什么测试,只能在你们现有的机械上面进行改动,技术含量和现在也差不多。”

苏青玉惊喜道,“这就够用了”

总比没有好啊。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老师,你们咋想到做这个啊。这可真是大惊喜。”苏青玉欢喜的脸色涨红。

邢教授摸了摸鼻子,严肃道,“总不能白占你的功劳,我没提醒你们农用机械的事儿,就干脆给你们弄点出来。也算是弥补一下。”

苏青玉笑着道,“那我可赚大发了。不行,我得给你们改善伙食,我请客,今天晚上都加一个鸡蛋。都别和我客气。”

廖教授道,“那我也不能白吃了,听说你们弄了试验田的种子回来了,有时候这些实验的步骤不一定正确的。特别是你们这片田还是刚开荒,肥力不足,和真正的试验田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给你们的种植方式来做。我可以帮你们盯着那片荒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

苏青玉欣喜道,“廖老师还会种地吗您不是学生物的吗。”

廖教授道,“生物本来和农学也是通的,当初也学过。搞学科教学的,可不仅仅只能学一种学科。比如老陈,学文学的,还会几国外语呢,都是为了看国外书籍。”

苏青玉觉得自己挖了宝藏一样,“以后每天给你们加鸡蛋。我请客,都别客气。你们得好好养好身体,咱一起为农村建设做贡献。”

陈教授见她高兴,打趣的道,“就一个鸡蛋,让咱心甘情愿给你干活了”

苏青玉笑道,“没办法,咱太穷了。等以后队里富裕了,不止加鸡蛋,还要加鸡腿,加猪肉。”

陈教授道,“这就不用了,还不如给几只鸡崽子我们,我们自己养。这田园生活,养鸡养鸭,才有滋味。”

苏青玉爽快道,“行,保准配备齐全。想养猪崽子我都给你们配。”

这些宝藏一样的人物,待遇必须提升。人家不要求名车豪宅,只需要几只小鸡小鸭的,这要求够低了。

考虑到未来还需要继续和机械厂亲密合作。

苏青玉琢磨着,明天一定要让李副厂长在苏家屯高高兴兴的。但是也不能总是太有求于他们了,这样的关系很容易破裂。还是要互惠互利才行。互相促进,互相成长。

她仔细的看着这些图纸,心里想着,这要是好用,没准还能全县推广啊。一些大队买不起,机械厂不还能搞租借吗

就县里那小机械厂那规模,那技术含量。不增加效益,以后也难逃改革之后没落的结局。

“老李啊老李,我也是为你们操碎了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